每日經濟新聞 2015-10-23 14:38:30
中通快遞今日對媒體表示,預計“雙十一”當天攬件3000萬單,將臨時增加派送員1.6萬人以上。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李卓
每經記者 李卓
今年上半年紛紛巨額融資落地的通達系快遞,正積極備戰“雙十一”。
從業15年多,連續6年實戰雙十一的中通快遞副總裁倪根炎今日(10月23日)對包括《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內的媒體介紹,預計今年“雙十一”當天中通的業務量一定會超過3000萬單,攬收量可達2600~2800萬單。為此,中通預計將臨時增加派送員1.6萬人以上、新增臨時派送車輛4000臺;并且,金華、合肥、東莞、鄭州、南京5個自有產權的分撥中心在“雙十一”前投入使用,以保障快件的高效中轉。
中通方面介紹,中通連續三年業務量實現了80%~100%增長 ,在今年過去的10個月里,其中有8個月占據了全行業業務量的榜首。就在今年上半年,中通還剛剛獲得了一筆巨額融資。
記者了解到,去年“雙十一”當天,中通全網業務量突破2420萬件,實際攬收1700多萬單。2014年,中國快遞業務量達到140億件,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快遞國。中通作為中國快遞行業巨頭之一,目前單日快件量已達1200萬件,全年營業收入超400億元。
國家郵政局預計,今年“雙十一”期間快件最高日處理量將突破1.4億件,全行業快件業務量比去年同期增長四成以上。
對于備戰今年“雙十一”的最大難點,倪根炎表示,各管理區將會根據轄區內站點雙十一期間歷史派送記錄增長比例數據,一對一要求站點落實臨時派送人員匹配工作,按照每人100單/天的工作量標準增加派送人員,預計總共增加16000人以上。不過,這些增加的人員是遠遠不夠的。
“雙11壓力最大的是臨時增派人員,因為社會車輛的增加無非是價格高低,派送是最大的難點。”倪根炎說,“所有臨時派送人員對路況不太熟悉,派送的技術含量反而是最高的,一個快遞小哥要熟悉一個區域一般要2~3個月時間。為此,只能要求原有的快遞小哥在雙11期間以雙倍的工作量來應對。”
距離“雙十一”越來越近,中通上海轉運中心日均快件操作量已經達到去年“雙十一”時的水平,員工卻比去年同時期有所縮減。然而大體量的快件似乎并沒有給操作員們帶來太大壓力,中通表示,這主要得益于近期開始實施的電子面單大數據分單。
記者同時了解到,就全球“雙十一”的國際備戰,出口方面,中通國際已經推出歐盟專線、美國專線、澳洲新西蘭專線、日韓專線、東盟專線、中東專線及全球其他國家專線包裹寄遞業務。預計今年也會有大幅增長。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