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22 00:51:37
這次大跌是在市場積累了很多獲利盤的情況下出現的,屬于“結利式”出逃,由于市場風險意識極高,因此誘發了連帶效應。短期看是反彈行情中的一個調整,和之前的恐慌性殺跌逃命有本質的區別。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王硯丹 余強
每經記者 王硯丹 余強
當A股融資余額終于重新回到1萬億元關口時,此前一直向好的A股卻在昨日(10月21日)突遇滑鐵盧。昨日早盤市場波瀾不驚,午后風云突變,兩市開始大幅跳水且跌幅不斷擴大。截至收盤,兩市跌幅超過9.90%的個股有911家。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昨日市場午后跳水,與之前兩市遭遇千股跌停情形頗為相似,在毫無征兆情況下大跌引發投資者爭相出逃。不過,無論是利好因素還是做空動能上看,目前市場情況明顯好于前期市場。有市場人士表示,這次大跌是在市場積累了很多獲利盤的情況下出現的,屬于“結利式”出逃,由于市場風險意識極高,因此誘發了連帶效應。短期看是反彈行情中的一個調整,和之前的恐慌性殺跌逃命有本質的區別。
兩市約800只個股跌停
昨日,滬深兩市早盤運行平穩,不過午后出現大幅跳水,前期題材股紛紛偃旗息鼓,兩市約800只個股跌停,下跌超過9.9%的個股超過900只。截至收盤,滬指報3320點,跌3.06%,驚險守住3300點。此前大熱的創業板昨日遭受重創,整日下跌6.63%,最終收于2344點。值得注意的是,昨日兩市放量明顯,兩市合計成交11721億元,時隔兩月再回萬億水平。
盤面來看,昨日銀行股是為數不多的亮點。其中工商銀行上漲6%領漲整個板塊;光大銀行和民生銀行同樣變現不俗,分別上漲5.87%和5.02%。此外,昨日中字頭概念繼續活躍,中國醫藥漲停、中國交建、中國銀行、中國建筑均有不錯表現。前期熱門板塊在昨日遭到殺跌,國產軟件、智能機器、體育等板塊表現慘淡,多只個股跌停。
一位深圳地區私募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大盤連續反彈后積累了一定的獲利盤,加之上證指數遇到60日線阻力,今日出現較大的調整。目前估值仍然高,市場難以出現大行情,大盤將維持震蕩格局。
融資余額九連增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與國慶假期后A股行情持續回暖對應的是,兩市融資余額也同步增長。節后10月8日~20日共有9個交易日,其中10月8日、15日、19日和20日融資余額日環比上升均超過1%;12日達到2.62%,為今年以來第二高的日環比增幅(最高日環比增幅為2月25日的2.7%),一改連續數月的融資余額震蕩向下趨勢。同花順iFinD統計數據顯示,10月20日(本周二),滬深兩市融資余額連續第九天上升,至9930.94億元,創下股災之后最長連續回升紀錄。
除了融資余額以外,兩市單日融資買入金額也見底回升。8月21日~9月30日,滬深兩市無一日單日融資買入超過1000億元。而10月以來,已有12日、16日、19日和20日四日融資買入超千億。最大值發生在10月19日,單日融資者買入1191.72億元。
與此同時,兩融標的中也出現熱點全面開花的情況。隨著三季報高潮來臨,一些質地優良的績優股明顯受到投資者青睞。而由于反彈過程中一般中小市值個股彈性更大,中小板和創業板也出現明顯資金凈流入。
但在面對融資余額處于1萬億元關口的時候,周三市場再次出現了震蕩。1萬億融資余額到底是頂?還僅僅是坎?
事實上,在去年12月19日滬深兩市融資余額首次達到1萬億元以后,12月23日、24日兩天市場均出現較大幅度回調,融資余額均跌下過1萬億元,且這兩日的單日融資買入金額也有明顯放緩。由此可見,上一次市場面臨1萬億元關口也非一帆風順。
申萬宏源研究所策略研究部通過微信平臺向投資者發放了A股投資情況調查問卷后指出,自上月信心回升以來,本月市場繼續趨于穩定,投資者對于暴跌的恐慌繼續減少。“盡管股市回升趨勢明顯,投資者信心恢復,但未來一個季度愿意加倉的投者比例卻并沒有增加,反而下降了11個百分點至17.6%。”因此雖然投資者風險偏好略提升,對于暴跌的恐懼仍未緩解,大盤短期上行或有阻力。
市場環境早已不同
突如其來的大跌,不由得讓人想起前期多次上演的千股跌停。不過,當前的市場環境,相對于前期已經明顯改善。此前,市場積聚了多股做空動能,清理場外配資更是讓市場人心惶惶。而目前市場配資清理基本結束,此類殺跌動能已經消除。此外,相比于前期,目前產業資本減持被禁,“價值做空派”動能明顯不足,這些因素都使得市場目前難以出現如前期一樣的大跌。
此外,目前場內積極因素同樣不少,“十三五”規劃即將出爐、PMI數據轉好、國企改革實質性推進等多因素使得目前市場環境仍然讓不少投資者愿意穩步進場。在業內人士看來,9月中旬至今的這波行情,是從6、7月股災和8月二次殺跌后“幸存”下來的“膽小者”推動的,這部分投資者本身就具備很高的風險意識,市場風向不太對勁時,他們結利離場的愿望就非常強烈。
上述私募人士告訴記者,這次大跌是在市場積累了很多獲利盤的情況下出現的,短期看是反彈行情中的一個調整,和之前的恐慌性殺跌逃命有本質的區別。雖然今天的大跌對投資者的信心打擊很大,但如果后市能很快止跌,不破壞反彈趨勢,估計市場能很快恢復信心。趨勢很重要,如果所有支撐位都被跌穿,一變為下跌趨勢,這就預示著熊市的延續。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