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21 00:53:24
去年末今年初,中國的房地產經紀行業莫名恐慌。先是中原地產的創始人施永青向業界宣布,中原將擁抱互聯網,推出包括員工持股、上市在內的一系列轉型計劃。而后,鏈家又相繼并購了上海德佑、成都伊誠、廣州滿堂紅。無論是中原,還是鏈家,都直指并購和轉型是因為互聯網企業顛覆房屋經紀行業。
直到幾個月之后,人們才知道讓中原和鏈家這兩家行業老大恐慌的互聯網公司的真面目。愛屋吉屋,這家今年3月份才開始涉足京、滬二手房業務的公司,在不到半年到時間里,橫掃千軍,以在北京市場超過49.5%,上海市場超過29.6%的復合增長率,成功躋身這兩個城市二手房的第一軍團。
整個平臺的成交量從4月的不足1000套,激增至9月的4000多套,6個月增長了3倍,布局的城市從原來僅僅只局限于京滬,到現在遍布廣州、深圳、天津、成都、重慶、南京、杭州、武漢等地。對于二手房中介行業來說,狼真的來了!
效率奧秘:用最少的經紀人賣出最多的房子
此前有報道顯示,僅僅到今年8月,愛屋吉屋的成交套數就已經達到了市場成交最多的房屋中介企業的75%,但經紀人的人數卻只有后者的15%~20%。據此測算,愛屋吉屋的人均成交套數是傳統中介的5倍。
愛屋吉屋能取得如此高效的二手房銷售效率,是和它的模式、平臺密切關聯的。傳統中介公司在考核業績時,往往會過于關注個人和門店的業績,導致經紀人和經紀人間,門店和門店間的合作欠佳,不僅經紀人間的搶單時有發生,還造成門店間相互搶單的現象。
經紀人和中介門店有非常強的地盤觀念,自己所在的板塊,一般不允許同公司其他門店的業務員提供服務。由于同一企業旗下的不同門店會經常發生搶房源、搶客源現象,因此行業內經紀人甚至經紀門店私藏房源、客源,不把相關信息上傳總部共享的行為時有發生,大大影響二手房交易的效率。
往往一套房子從掛牌到最后成交,需要經過兩到三個月甚至更長時間。即使那些獨家委托,在價格上擁有優勢的房源,也需要花費至少一個月才能賣掉。
但愛屋吉屋依托互聯網,完全打破了傳統中介行業的“潛規則”,讓二手房的交易真正流動起來。“我們為客戶提供的是全新服務,每個經紀人一對一服務客戶,不受門店的限制,所以每個經紀人都可以帶著客戶看北京所有地方的房源。”愛屋吉屋的聯合創始人鄧薇表示,一名經紀人可以覆蓋的服務范圍至少是傳統門店的16倍以上,大大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在愛屋吉屋,經紀人不用像傳統中介那樣,到處招攬客戶。購房者可以直接在APP移動端或電腦官網上挑選房子,然后愛屋吉屋的經紀人會主動與客戶聯系,約看客戶挑好的房子。由于不受門店制約,愛屋吉屋經紀人在客戶的需求下會陪客戶全城帶看,直到客戶滿意為止。
這些工作,不僅提升了用戶的體驗感,也大大增強了賣房的效率。在北京和上海,愛屋吉屋的經紀人人均銷售套數和租賃套數,都是全行業領先。
不斷提升的客戶滿意度
如果只是依靠互聯網的模式創新,愛屋吉屋也許能取得不錯的單人銷售業績,但絕不可能在短短幾個月內就實現市場份額的迅速飛升。和其他中介相比,愛屋吉屋最厲害的一招,是針對行業頑疾、針對行業痛點,做出了革命性的舉動,全面有效地提升了客戶服務的滿意度,將傳統介行業動輒3%~4%的投訴率降到了1.1‰。
通常的,虛假房源也是這個行業很難杜絕的現象。由于害怕房源信息被其他中介公司盜取,很多經紀人通過網絡掛出的都是假信息。在二手房專業網站瀏覽可以發現,很多房源從戶型圖,到內部裝修,甚至連家具都是一摸一樣。對于虛假房源信息,愛屋吉屋正在大力推廣把房源都用視頻錄入,虛假房源通過視頻“原形畢露”,真實呈現“所見即所得”。“我們用一種全新的服務模型與傳統的中介公司進行PK。愛屋吉屋相信為人民服務最有價值”。鄧薇如是說。中介本就屬于服務行業,“互聯網+”或許能讓產業更加淳樸、讓經紀人更加回歸服務的本質。在現時這個硝煙彌漫、群雄爭霸的中介戰國時代,愛屋吉屋正欲以此作為不可匹敵的戰斗力,從中殺出一條血路來。
不僅在二手房領域,追求完美的愛屋吉屋在租房市場上更是將“服務至上”這一理念推向極致,因此揭了整個行業傳統的逆鱗。由于年輕人沒有足夠的能力租下一整套房子,常常需要幾個人合租才能租房。過程中可能存在少數二房東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而傷害的客戶利益,也正是因為這小撮壞分子致使整個傳統行業長期束手無策,演化成了行業弊病。
愛屋吉屋卻自找麻煩,主動要碰這顆硬釘子。他們認為,租客通過中介租房子,中介是應該盡到告知義務和核實房源的義務的。如果中介沒有盡到這些義務,沒有發揮這樣的監管作用,那么發生黑二房東的問題了,理應由中介承擔。但現實中很多傳統中介因為在法律層面沒有過失,并不愿意承擔這樣的責任,這也是為什么很多傳統中介屢屢被客戶投訴,久治不絕演化成行業頑疾的問題所在。
6月18日,CEO黎勇勁發出公開信《點一盞燈,不怕黑》,宣布愛屋吉屋即刻啟動“黑名單”制、“房東點評”和“租客點評”功能、“租房不怕黑”系列服務保障等三大舉措。
愛屋吉屋承諾“先行賠付損失、代為訴訟追償、實行聯動政府行政保障”,。愛屋吉屋的租房用戶,如果遭遇“黑二房東”,一經查實:首先愛屋吉屋將退還租客租房傭金;其次墊付租客已經支付的押金和房租所遭受的損失部分;第三獲得用戶的正式法律委托,提出法律訴訟;最后,愛屋吉屋將與政府主管部門和工商管理部門密切溝通,申請行政手段,為用戶討回公道。
在業內,愛屋吉屋的突飛猛進是可作為一個現象來討論的。不能不承認,他給傳統中介帶來了巨大的沖擊和改變,不僅是模式上的,也是速度上的,他讓人們看到了發展的種種可能性。而探究背后之因,并自省其身,是傳統中介在震驚之后最應該做的。如果因為愛屋吉屋的沖擊,傳統中介能有些許改變,讓服務更加貼心周到,讓消費者獲得更多的實惠,那對整個行業而言也不失為一種收獲。
多城市殺入前五
北京市住建委數據顯示,愛屋吉屋9月北京銷量達到851套,與排名第三的麥田僅差4套,距晉級探花郎只有一步之遙,后市十分可期。上海方面,據上海房產交易中心統計,愛屋吉屋以2461套的業績連續五個月雄踞三甲之列,同時也締造了連續六個月逐月遞增的行業傳奇。
自今年3月進入二手房市場以來,愛屋吉屋陸續在廣州、武漢、天津等新業務城市展開布局。憑借著良好的口碑與強大的自身實力,愛屋吉屋的新城市業務做得風生水起。尤其在在廣州、深圳等市場取得了不俗成績。
繼8月攻入廣州前六之后,愛屋吉屋9月顯示出了極大的爆發力。廣州9月成交295套,與8月相比猛增135%,排名升至第五。同時,以武漢、天津、成都等為代表,愛屋吉屋在國內焦點城市的成績也不容小覷,分別排名第四、第四及第五。
Analysys易觀智庫分析認為,O2O將是DT時代下房產經紀的主流模式。這是因為,在DT時代,數據是一種新的生產要素,它在線上;而傳統的房產經紀行業的生產要素,如房源、客源及經紀人團隊,都在線下。從經濟學的效率機制看,從線下到線上是趨勢,這將極大提高交易效率,但是房產的重資產性決定了交易撮合只能在線下進行。所以,在這些約束條件下的線上線下打通、融合是必然的選擇,當然,共識是顧客價值與顧客信任。目前,O2O模式也有分化,取決于對“互聯網”的認知與定位,即“互聯網思維”還是“互聯網工具”?
以愛屋吉屋為代表的互聯網房產經紀更像是前者,利用自身的互聯網思維及先進模式,對整個行業進行著變革。一個是飛機大炮,一個是刀耕火種,從謀局角度看,更看好前者。 文/楊涵茗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