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地產 2015-10-16 12:18:43
在“十三五規劃”中有一個熱點話題,涉及15%以上的人口,也影響著中國經濟未來30年,這個話題就是人口老齡化。
每經編輯|楊羚強
10月26日至29日,“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將在北京召開。
你知道嗎?這是一場將影響中國經濟下半程的會議。
這場會議將影響“十三五”規劃的出臺,“十三五”規劃則將為中華民族沖刺“第一個百年目標”發動引擎,為“第二個百年目標”夯實基礎。
而在“十三五規劃”中,有一個熱點話題,涉及15%以上的人口,也影響著中國經濟未來30年,你不得不看!
這個話題,就是人口老齡化。
國家統計局《201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14年中國60歲(及以上)人口已達2.12億(占比15.5%);65歲(及以上)人口1.37億人(占比10.1%)。據世界衛生組織預測,到2050年,中國將有35%以上的人口超過60歲,成為世界上老齡化最嚴重的國家。
某種意義上,中國老年人口的生活質量,已經不僅僅是單一家庭考慮的問題,它也影響著“中國夢”的實現。但換個角度,“老齡化”或也會成為中國經濟的新增長點。
10月15日,中國物業管理協會研討會上,綠城物業分享的經驗,就讓中國經濟界眼前一亮:

“50年后”這一代“老人”的消費觀念和消費能力已經有極大提升,其生命周期也比上一代更充裕,而他們更為多元的消費需求,有望成為中國經濟的新增長點。
你能想到的養老服務,它都有!
即便在上海這樣經濟發達、基礎設施完善的一線城市,要想找到一個同時擁有醫院、老年大學、養老院、俱樂部、老年食堂,能為老年人修剪指甲、理發、口腔護理、傷口換藥、烹飪送餐的適老社區,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但專業的物業管理服務公司——綠城服務,卻能夠提供滿足養老需求的全面服務。

從代掛號、代訂購物品、建立健康檔案,到烹飪、健康管理、助浴的近百種老人生活所需的服務,綠城不僅能供應,還能讓超過半數的服務免費化。
綠城服務擁有自己獨特的“長者服務”體系,包括“頤、樂、學、為、居”五大服務類別、近百項服務內容,涵蓋業主從生活到精神的各種需求。同時,綠城服務根據長者的居住狀態及自理能力程度,為他們量身定制了服務內容。
“我們將園區老人當做社會珍寶,將長者服務當做一項公益事業來做。”綠城服務總經理楊掌法說,這也是綠城集團創始人宋衛平的要求:綠城服務作為一個服務者,一個服務資源的整合者,要以一顆真誠之心,在利他的商業模式下,不斷改善生活、提高生活、引領生活、創造生活。

我們也發現,早在2006年,綠城便提出“天使計劃”,開始關注園區老人;2007年,“園區生活服務體系”創建,杭州藍庭項目成為綠城養老的最初試驗田;2009年以來,綠城服務全面踐行園區服務體系,嘗試逐步試點開展園區養老服務;2014年,烏鎮雅園交付運營,綠城養老事業初具雛形;2015年,綠城服務將園區長者服務工作,作為提升和完善公司服務體系架構和服務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養老理論研究及項目調研基礎上,形成了《居家養老服務目錄》,在全國園區全面試行10項長者服務,經過半年的座談、調研、試點、完善,推出了近百項長者服務。
銀發經濟時代來了!
歷經二十年發展,綠城服務已從房產開發的配套服務者,成長為獨立的、綜合性的幸福生活運營商。
綠城服務是以公益事業為初衷,發展、完善的一整套長者服務體系,已服務了20余個省、100余個城市的400余個在管住宅園區。截至2015年9月,綠城服務園區60歲以上老年業主達12000余人,70歲以上老年業主4000余人。

客觀來看,綠城服務的長者服務體系,已經成為至少在浙江省范圍內拉動“銀發經濟”的一個重要商業平臺。
一方面,銀發產業的服務商、商品供應商,看中綠城龐大的老年業主資源,主動尋求合作,尋求商業開發的空間;另一方面,這些企業所提供的商業資源,也進一步完善綠城長者服務體系的內容,使后者服務更為優質、專業。
楊掌法介紹稱,如今的60歲以上老人,已經和前一代老年人完全不同。他們大多出生于上世紀50年代以后,消費的需求、購買力和消費觀念都和比上一代有很大轉變。很多人愿意退休后,移民到國外,享受更好的養老生活。

邦爺也發現,這一代老年人的消費觀念更加開放,消費能力更高。
邦爺的祖父一輩,長輩們不考慮養老,有點余錢都會存起來,想著離世后給子女、孫輩留下一筆錢。但到叔伯一輩,他們雖然也會替子女操心結婚、教育,但已經舍得花錢去境外旅游、去飯館消費。
綠城長者服務體系的諸多服務中,還包括法律咨詢、心靈雞湯、理財服務等傳統銀發服務不涉及的領域。這一定程度說明了銀發一族的消費內容升級。
可見,隨著這個年代生人逐漸步入老年,進入銀發消費市場,中國銀發產業的崛起,已經不再是紙上談兵。
不過,市場雖大,要分到蛋糕也是不容易的。楊掌法告訴邦爺,不同的老年人需求完全不一樣,有的身體健康不愿意服老,有的則因為老年癡呆,已經沒有自理能力,需要請看護照顧。
對待這些需求各異的老人,老齡化服務行業需要提供的不僅是生活服務內容的差異化,還需要有因心理狀態差異化而提供的不同服務與產品。而在老人消費心理研究,包括老年專業服務方面,我國還有太多空白。
如今的“50后”非常不容易:他們該長身體的時候,沒有足夠的營養,耽誤了身體發育;該求學的年齡,被發配到天南地北,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返城以后,又經歷了國企大規模的下崗,鐵飯碗沒有了。如今,他們步入老年,終于可以享受經濟社會發展的碩果,有更多的錢,更多的時間養老,能享受到更好的生活。
綠城服務作為老年人社群服務業的先行先試者,已經在一定程度上搭建了比較完善的老年服務體系。邦爺覺得,這不僅僅是中國經濟未來的福氣,也是我們這些做子女的福氣。

天下每一個想讓自己的父母過上幸福晚年生活的人,都應該轉發這篇文章,讓我們的父母比任何一個時代都要幸福。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