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5-09-20 23:41:16
9月20日晚間,青海明膠發布重大資產重租停牌公告,公司擬通過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的方式購買神州易橋(北京)財稅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權,公司于2015年9月21日開市起停牌。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李菲菲
每經記者 李菲菲
上市以來始終以明膠為主業的青海明膠(000606,SZ),竟要收購一家財稅公司?
9月20日晚間,青海明膠發布重大資產重租停牌公告,公司擬通過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的方式購買神州易橋(北京)財稅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神州易橋)100%股權,公司于2015年9月21日開市起停牌。
青海明膠近年來業績并不理想,受制于明膠行業低迷現狀,公司三大主營業務板塊在2014年均未能實現盈利,此次重組的公司資產狀況如何?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發現,本次重組的標的公司——神州易橋為國內一家提供財務、稅務、金融等綜合信息服務的綜合性平臺化軟件服務運營企業,總部設立于北京,下設遼寧、山西、四川、江蘇和浙江等分公司,控股、參股公司多達10家,而作為重組標的,神州易橋與青海明膠的業務板塊并無關聯。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就在此次青海明膠停牌前的兩個交易日,公司董事長連良桂通過競價交易方式分別增持了公司38.57萬股和63.39萬股。
收購神州易橋100%股權
據公告內容,青海明膠擬通過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的方式購買自然人彭聰、百達永信(北京)投資有限公司、新疆泰達新源股權投資有限公司(公司第一大股東天津泰達科技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持有的神州易橋(北京)財稅科技有限公司 100%股權暨關聯交易并配套募集資金補充公司流動資金。
公司資料顯示,神州易橋成立于2009年,注冊資本1122.278萬元,為國內一家提供財務、稅務、金融等綜合信息服務的綜合性平臺化軟件服務運營企業。
值得注意的是,神州易橋的資產狀況頗為神秘,公開報道鮮少提及,然而這家看似“低調”的公司實則布局龐大。
據神州易橋官網信息,公司總裁彭聰畢業于長江商學院EMBA,總部設立于北京,下設遼寧、山西、四川、江蘇和浙江等多家分公司。《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發現,神州易橋控股、參股公司多達10家,其中,北京微稅信息服務有限公司、江蘇神州易橋財稅軟件有限公司、遼寧易橋財稅科技有限公司3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為彭聰。
上市公司籌劃資產重組稀松平常,然而一直深耕于明膠產業的青海明膠為何收購一家財稅公司?
事實上,以財稅公司為標的進行資產重組在上市公司中早有先例。今年7月,利歐股份(002131,SZ)宣布停牌重組,據公告描述,“重大事項為擬并購國內一家提供財務、稅務、金融等綜合信息服務的綜合性平臺化軟件服務運營企業”。
近年業績存憂
對于青海明膠此番收購神州易橋的原因,《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試圖聯系上市公司了解情況,但電話未能接通。值得注意的是,青海明膠近年來業績堪憂。
公司資料顯示,青海明膠前身為始建于1956年的老牌國有企業青海骨膠廠,1993年12月更名為青海制膠總公司,1996年10月公司于深交所上市,此后的近十年間,公司一直以明膠為主業,公司業績并不理想。
據青海明膠2014年年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利潤-1.18億元,同比下降571.42%,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15億元,下降幅度達534.08%。三大主營業務板塊——明膠產業、硬膠囊產業、膠原蛋白腸衣產業均未實現盈利。
日前公布的2015年中報業績亦不理想,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4251萬元,較去年同期下降93.25%。除此之外,上市公司9家主要子公司、參股公司中僅有1家子公司——廣西海東科技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實現盈利,然而該公司在報告期內并無任何經營活動。
2010年至2012年,青海明膠扣非后凈利潤分別為-2797.56萬元、-4124.17萬元和-599.9萬元,不過公司均依靠非經常性收益得以盈利。
2013年12月底,公司通過政府補助和拋售百洋股份(002696,SZ)股權獲利3178萬元,令2013年實現2662.88萬元凈利潤的青海明膠再次逃過虧損厄運,不過當年公司扣非后凈利潤為-4059萬元。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青海明膠停牌前,9月16日和9月17日,公司董事長連良桂通過競價交易方式分別增持了公司38.57萬股和63.39萬股。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