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頭條

每經網首頁 > 頭條 > 正文

華為明確云計算邊界 聯手運營商PK互聯網云商

每日經濟新聞 2015-09-19 11:31:45

作為云計算提供商的核心設備供應商,華為進入云計算市場會不會踩到合作伙伴的腳?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孟慶建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華為IT產品線總裁鄭葉來講述華為云計算的成果。

每經記者 孟慶建

在云計算市場泡沫溢出、概念落地的今天,運營商、IT設備商、互聯網巨頭爭相投入巨資圈地競賽,國內云計算市場強手林立。

而在電信市場漸趨飽和的環境下,華為希望在云計算市場擁抱一個萬億規模的糧倉。盡管這個過程很痛苦,華為為IT產品線規劃每年投入5億美金,至今沒有實現盈虧平衡,但是增速值得期待,9月18日,華為戰略marketing總裁徐文偉在云計算大會上表示,華為預計云計算業務2015年營收增長目標將超過40%。如此,將成為終端之后華為“三駕馬車”中的新驅動力。

但作為云計算提供商的核心設備供應商,華為進入云計算市場會不會踩到合作伙伴的腳?華為首次表態厘清云計算邊界:聚焦基礎設施和平臺,不開發上層應用,不觸碰用戶數據。華為副董事長徐直軍首次回應華為云計算與運營商云計算業務競合關系稱,“互聯網企業在云計算市場占領先機,華為與運營商合作大于競爭,只有合作才能在與互聯網企業競爭中有勝算。”

聯合運營商搶食

IDC最新報告預測,未來5年里,全球用于云計算服務的支出或將增長3倍,預計到2020年全球信息通信技術支出將增長到5萬億美元。其中有60%的增量將由云計算所產生。

目前,全球范圍內的云計算服務規模僅占IT市場總量的1/40,還有1000多萬臺數據中心的服務器都不是以云的方式工作,另有3000多萬臺服務器不在托管中心,龐大的產業增升與商業拓展空間令獵食者們個個摩拳擦掌。

阿里云、騰訊云先后宣布今后將投入60億美元、100億人民幣構建云生態。但今年7月份華為進入企業云市場引起更大震動。IDC數據顯示,2015年一季度,華為存儲中國市場收入第一,全球市場收入增長率第一,進入云計算市場對于華為是業務的自然延伸,但作為電信、互聯網企業云計算業務的核心供應商,華為進入企業云市場,是否在搶食合作伙伴市場,一直是業界的疑問。

徐直軍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產業界對華為進入企業云市場有各種聲音,事實上,華為和運營商在企業云市場合作大于競爭。運營商有廣泛的機房資源、網絡資源和用戶資源以及平臺,華為有全套云服務硬件、軟件解決方案,合作是最理想方式。華為愿意積極幫助運營商在公有云領域的拓展,將IT云化能力無差別提供給運營商,并優先和電信運營商進行面向企業公有云的合作。”

IDC最新公布的2014年上半年《中國公有云服務追蹤研究》報告,阿里云以22.8%的市場份額首次登頂IaaS服務市場,擁有先發優勢的中國電信與中國聯通分列第二、三位。位列第四、第五位Windows Azure和亞馬遜AWS。但在增速上看,電信與聯通2015年上半年云計算營收增速均超50%,而阿里云上半年增長達到106%。

徐直軍對記者表示,“互聯網企業發展云計算業務有天然基因,華為和運營商只有通過合理的商業模式合作,才有希望與互聯網為基礎的云服務提供商在競爭中掌握勝算。”

“華為能力有限”

事實上,盡管華為高調進入企業云市場,但面臨運營商、阿里云、亞馬遜等早期布局的廠商,華為同樣面臨強手如林的局面。

“華為不可能在所有方面做到第一”,華為戰略Marketing總裁徐文偉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華為是一個能力有限的公司,不能做所有的事情。企業IT系統要走向云架構和云服務,需要大量產業界的玩家、合作伙伴共同參與。無論是基礎設施廠商還是營運開發商、渠道商、集成商都將作為云生態的一部分。”

做為生態最高食物鏈,華為首先要厘清自己的業務邊界。徐文偉對記者表示,華為云計算業務設定,聚焦IAAS(基礎設施即服務)、使能PAAS(平臺即服務),云計算業務不做上層應用開發,不觸碰用戶數據。同時,華為不會介入運營商傳統的IDC業務。

開放是華為云生態的關鍵,華為IT數據中心解決方案營銷總監張建華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華為云計算的整體策略是業務驅動,它的本質特征是開放,根據客戶需求不同選擇不同的云服務方案,比如華為建設混合云解決方案,其中的公有云和私有云既有可能是華為的技術,也有引進合作伙伴的云服務技術,未來IT建設方式是越來越開放的過程,華為和合作伙伴綁在一起。”

客戶群體差異化

華為認為,公有云市場是一個全新的增量市場,目前還在初級階段,未來將是多玩家并存的市場。當前互聯網公司是公有云市場的最大玩家。

華為與阿里云、騰訊云關注的客戶群體有明顯的差異,服務國際市場大型客戶的經驗和優勢決定了華為云計算業務關注的多是工商銀行之類的巨型公司,而非草根企業。在華為展示的云計算樣本標桿中,不乏德國電信、招商銀行、太平洋保險、中央電視臺這樣的行業巨頭。

徐文偉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華為服務大型企業的經驗決定了與互聯網云服務提供商不一樣的市場定位,華為過去更多的是B2B業務,具備服務大型客戶需求的能力,針對廣大的中小企業不是華為的優點。這也是華為云計算和互聯網企業云服務的差別。華為云計算聚焦在金融云、媒資云、政務云、園區云市場”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華為 云計算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