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18 01:19:30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鄭步春
每經記者 鄭步春
本周四A股先漲后跌,滬綜指收挫2.10%至3086.06點,盤高3204.70點。殺跌主要集中在尾市,殺跌時勢大力沉,銀行、證券、保險等品種急挫。
當前的市場敏感信息較多,且不很透明,這應不利于股市的平穩。個人認為,股市應建立基本的制度,才能有章可循,且制度建立后也不宜頻繁變化,唯如此才能減少傳言或謠言的生存土壤。
這兩天最敏感的消息無疑是配資清理方面,普通投資者也只能從盤面走勢中猜測相關情況,但這種“看圖說話”只適用于極少數高手,多數投資者是容易誤判,因主力在短期內制造些假象的能力還是有的。
昨尾市殺跌可能與配資清理方面消息不很明朗相關。投資者越是拿不準,操作上越容易不理性,無形中就有助漲助跌效應。
今晨投資者顯然應先觀察兩方面信息,一是清理配資方面有無最新的權威說法,二是美聯儲動向。
如果配資清理溫和一些,但清理的大方向不變,那么股市短期內走勢會好些,但磨底時間卻有可能延長。對于場外資金來說,場內的待清理的資金越多,其進場操作的顧忌必越多。
在美聯儲方面,如果其宣布加息,個人相信A股會走出利空出盡走勢;如果不加息,A股中多數個股的走勢不會受太多影響,但個別帶H股的權重股及一些資源類股例外。
此外,在美聯儲不加息情況下,如果其會后聲明偏鷹派,即強烈暗示不久后還會加息,個人認為這種情況對A股是相對最為不利的。
就技術圖形看,筆者認為周四尾盤的急殺不完全是壞事,因這至少清理了許多浮籌。只要未來清理配資方面沒有十分意外的事件發生,或隔夜外盤沒有特大波動,那么筆者相信周五A股恢復漲勢應為大概率事件,投資者短期內不宜過度做空。
本周末投資者對降準應多少有所提防,由這個角度看短期內就更不宜過度做空了。這幾天隔夜Shibor始終維持在1.9%這一相對高位,然而央行公開市場進行了逆回購回籠貨幣,故筆者對降準的預期略微加重。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