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捉妖記》票房24.26億號稱史上第一 業內人士質疑“有水分”

每日經濟新聞 2015-09-13 00:11:19

截止9月11日15時,《捉妖記》上映59天累計票房24.2671億,超過上映47日的《速度與激情7》的24.2655億,成為中國內地電影的票房冠軍。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師燁東    

每經記者 師燁東

“如果沒有最后兩周所謂‘公益放映’的幾千萬票房,已經過了熱映期的《捉妖記》不可能成為歷史票房冠軍”電影行業分析師陳鑌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按照其發行方旗下院線某些影廳超過100元的票價仍有108%的上座率來看,如果數據屬實,那么只能說明8月底有些人是在影院花100多塊錢蹲著或者站著看完《捉妖記》的。”

根據藝恩實時票房數據顯示,截止9月11日15時,《捉妖記》上映59天累計票房24.2671億,超過上映47日的《速度與激情7》的24.2655億,成為中國內地電影的票房冠軍。

在此之前,捉妖記被業內人士質疑“買票房”已鬧得沸沸揚揚。而針對影評人對其提出午夜場滿上座率、《捉妖記》發行方安樂影業旗下院線同一屏幕每隔15分鐘便排片等質疑,安樂影業方面回應為滿上座率為包場公益放映,15分鐘一場則為旗下院線排片錯誤。

11日,《捉妖記》官方微博則發表聲明,稱8月28日至9月11日期間,捉妖記公益放映票房為4042萬。《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發現,這15天內,《捉妖記》的“公益票房”平均每天達到了269.5萬,尤其在后幾日,該數據幾乎占到了《捉妖記》當日票房的100%。

針對《每日經濟新聞》提出有人質疑其最近兩周4000萬的公益票房完全是為了成為票房第一而買票房的問題,安樂影業方面回應采訪稱,關于公益放映等事件,其已經在《捉妖記》官方微博有過回應,不再多做回應。

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陳少峰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捉妖記》的高票房,說明國產電影針對市場的意識在不斷提高;但是《捉妖記》在國產電影保護月內上映且延長了不短的檔期,其紀錄仍然存在一定的水分。“國產電影更應注意的是影片質量如何能不斷上升,而非如何靠手段贏取票房”。

央視曝光捉妖記包場內無人觀看

實際上,早在8月25日,即安樂影業回應《捉妖記》開始公益包場放映的前三天,便已經有網友及影評人質疑安樂影業存在通過旗下院線刷、買票房的行為。

隨后,微博上有加V影評人對《捉妖記》提出票房造假的質疑,并附上截圖說明安樂影業旗下的百老匯院線給《捉妖記》進行了大規模的排片,時間一般為早場或午夜場,但上座率卻達到100%,甚至有部分影廳上座率超過100%;而長度超過120分鐘的《捉妖記》,在同一影廳甚至出現每隔十五分鐘就有新排場的情況。

對于質疑,《捉妖記》官方微博在8月30日夜間發出官方聲明作出解釋。聲明中顯示,安樂電影公司的確使用了片方付款的方式進行包場,但目的是進行公益放映,回饋給特定的觀眾群體進行免費觀影;至于凌晨場次以及不到半小時就輪排的情況,則是因為總部與各地影院溝通時出現問題,之后會要求各地嚴格執行總部的放映規定,也歡迎觀眾監督。

在公司做出回應后,中央電視臺電影頻道仍然針對《捉妖記》的公益放映做了專題報道。央視記者到進行《捉妖記》公益放映的影院進行了實地探訪,卻發現在早中晚隨機探訪的三個場次中,現場都沒有任何觀眾。安樂影業總裁張晗隨后在回應央視的采訪時表示,這些無人觀看的公益場次票房是會計算入總票房之中的。

陳鑌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8月末以來,安樂影業下屬的多家影院,屢屢通過全天超過100萬甚至200萬的票房進入全國院線票房單日百強榜,而其中部分影院主要的票房來源都是《捉妖記》。

“以公司旗下的杭州百老匯影城為例,在8月28日到30日的這三天中,《捉妖記》每天的票房貢獻度都在85%以上,票房/排片比都在2以上,平均票價都在100元以上,場均人次都在172人以上,甚至上座率都沒有低于108%,也就是說有‘觀眾’是站著或者蹲著看完影片的。”陳鑌說道。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電影行業咨詢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無不惋惜的說,“其實本來捉妖記破了國產電影票房紀錄之后,業內對于該片都是贊賞有加的;但是發行方后來的一些行為的確有點過分,引起了人們的反感,不知道他們怎么想的”。微博上一名加V影評人亦評論道:“冠軍來之不易,但要取之有道”。

某影視咨詢公司高層則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對于一些偷買票房等行為,我們并不贊成,但是總體來看,捉妖記市場基數是足夠大的,對于其最后沖刺階段的買票房事件,放大來看意義并不大。”

監管缺失致票房亂象屢禁不止

實際上,《捉妖記》被曝出買票房并非個案,國內院線在票房上的不規范現象存在已久,尤其三四線城市屢屢被曝出偷漏票房情況,近年來,網友在微博以及影視論壇上曝出觀影時電影票被院線通過手寫偷挪票房等現象層出不窮。

而業內大佬對于亂象也逐漸“忍無可忍”。8月28日,華誼兄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總裁王中磊就在微博貼出兩張一早一晚的電影票房的截圖,怒斥“票房都去哪了?請拿開臟手!”疑暗指由華誼出品的電影《三城記》票房被偷。

易觀國際分析師郝茜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盡管現在的院線都裝有廣電部門核準的計算機聯網售票系統,但是由于受到利益誘惑,一些影院仍然會選擇鋌而走險。

“現在影院的投資成本不低,一般收回成本需要七八年時間。院線通過偷、漏票房或者是不同分賬比例的影片挪票房,可以少交稅、基金或是少給片方分錢。”郝茜說道。

而隨著網絡售票在院線的普及,,一些影院偷、漏票房手段也發展的五花八門。一些院線會在售票時售出自己分賬比例較高的電影票,而后手寫改為其他電影來逃分賬;部分院線則銷售爆米花“捆綁套餐”,將飲料、爆米花與電影票打包出售,將電影票設定為最低定價而獨吞差價利潤。

上述不愿具名的電影行業咨詢公司高層表示,實際上,偷漏買票房并不是近近些年興起,只是隨著微博等自媒體的興起及傳播使得這些院線“伎倆”的信息被公開開來,從而被業內外所知。而目前整體來看,這些現象是在主管部門逐漸規范的情況下比前些年是要少的。

近年來,監管部門亦加大了處罰力度。今年初,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協會(下稱“協會”)發布公告,通報了2015年1月份,10家影院違規使用“雙系統”售票,長期偷漏瞞報電影票房收入,截留票款等違規行為。據《第一財經日報》報道,據此前的案例來看,違規影院會接受30-100萬不等的罰款,以及4-6個月停片處理,國家電影專項資金管理委員會也將取消違規影院當年先征后返、各項資助和獎勵資格。

“雖然主管部門針對偷漏挪票房開始逐漸加大處罰力度,但是其違規成本仍然比較低,而且中國有數千家電影院,監管并不容易;買票房雖然也存在不少電影中,但是這一行為并不違法,只能說部分買票房現象不太光彩。”郝茜進一步分析道。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捉妖記 票房冠軍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