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A股動態

每經網首頁 > A股動態 > 正文

滬指絕地反擊重返3200 齊魯:滬股通金額上升助反彈

每日經濟新聞 2015-08-31 07:41:51

齊魯證券分析指出,市場估值存在超調,在當前市場出現超調情況下,一旦市場情緒出現好轉,市場有望形成力度較大的反彈。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劉明濤    

每經記者 劉明濤

 

連續暴跌再起死回生,上周A股經歷一次驚魂“過山車”,雖然“V”型反彈走勢未能令滬指周線收紅,但指數重返3200點,繼續向“牛熊分界線”靠攏,人氣在不斷修復。齊魯證券分析指出,市場估值存在超調,在當前市場出現超調情況下,一旦市場情緒出現好轉,市場有望形成力度較大的反彈。

大市風向

滬股通推波助瀾

8月11日,央行毫無征兆的調高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引起市場對人民幣趨勢性貶值預期。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率連續三天貶值幅度逾5%。由于美元加息預期及對人民幣未來趨勢的不確定性,外匯市場定價錨短期失效,導致外匯套利資金退出,投資者拋售風險資產,全球股票市場出現大跌。

“825”央行進行了年內第二次雙降,流動性寬松大環境仍未發生變化。齊魯證券指出,降準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外匯占款流出的缺口,緩解了市場對基礎貨幣減少而導致流動性趨緊的擔憂。另一方面,實體經濟資金供需的剪刀差,在7月份進一步擴大,從六月份的5.5%水平擴大至6.5%水平,連續三個月擴張,表明整體貨幣環境仍然是寬松的。由此,不論是人民幣貶值帶來的基礎貨幣減少,以及實體經濟對流動性吸納而導致的場外資金減少的狀況并未發生。市場對流動性趨緊擔憂暫時解除。

從估值水平上看,短期處于超調狀況。當前上證A股市盈率為16倍,相當于2011年二季度水平,當時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1周為2.2%水平左右,票據直貼利率為4.8%;全部A股扣除銀行估值水平為37倍,相當于2010年年底水平,當時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一周為5.7%,票據直貼利率為5.2%。而當前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一周為2.39%,而票據直貼利率為3.1%。市場估值存在超調,在當前市場出現超調情況下,一旦市場情緒出現好轉,市場有望形成力度較大的反彈。

該券商還表示,從8月24日開始,滬股通使用額度連續4天保持高位,統共使用額度287.32億元,創下滬股通開通以來新紀錄。在市場暴跌至3000點左右位置時候,境外投資者認為A股市場進入底部區域,資金通過滬股通通道大量涌進A股進行抄底。從歷史對比來看,除去六月股災之時,每當市場調整之后,滬股通流入較大金額時候都造成市場一波反彈。

因此,在市場進入底部區域以后,在短期對人民幣匯率貶值預期得到釋放,流動性寬松邊際性改善之下,市場投資者情緒得到一定程度的好轉,市場將會展開反彈行情。

市場關注度:★★★★★

驅動周期:中長期

重點關注:投資者情緒的變化

 

行業熱點

生物質綜合利用大時代

根據《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和《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2015年和2020年我國生物質發電裝機容量分別要實現1300、3000萬KW;根據《2013中國生物質發電建設統計報告》,截至2014年底生物質發電裝機容量有望達到1100萬KW;若最新數據目標實現,則2015年需新增200萬KW,2016-2020年需新增1700萬KW,年復合增長率高達18%;以2.5萬KW/站估算,2015年需新建80個、2016-2020年需新建680個(平均每年136個)生物質電廠;長青集團投運(沂水、明水、寧安)、試生產(魚臺)、籌建(忠縣、郯城、嘉祥)共計7個生物質電廠,市占率小、未來空間大。

國泰君安分析認為,根據開展生物質成型燃料鍋爐供熱示范項目建設通知,2014~15年建設120個生物質成型燃料鍋爐供熱示范項目;根據《生物質能發展十二五規劃》,到2015年生物質供氣220億立方米(截至2012年,我國工業鍋爐62萬臺(鍋爐總數98%),平均容量8t/h(總容量435億t/年),其中10t/h以下燃煤小鍋爐42萬臺,占68%。未來大部分將被淘汰,生物質集中供熱是重要替代方式。

生物質熱電聯產直燃技術(爐排爐、流化床)商業化程度已經很高,氣化技術也有一定發展,技術不是最主要行業壁壘;在前期投資、燃燒成本、當地政府支持力度等條件相同的情況下,能夠拿到優質生物質熱電聯產項目的核心競爭力在于企業的市場拓展決心及其執行力。

因此,國泰君安推薦市場拓展能力強,項目運維質地優良的長青集團,以及其他受益標的如凱迪電力、韶能股份以及迪森股份。

市場關注度:★★★★

驅動周期:中短期

重點關注:生物質發展運用

 

先進制造迎政策紅利

8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國務院專題講座,討論加快發展先進制造與3D打印等問題。

李克強指出,推動中國制造由大變強,要緊緊依靠深化改革和創新驅動,加快實施“中國制造2025”和“互聯網+”行動,努力克服創新能力弱、產品附加值不高、管理和銷售服務落后、資源環境約束加劇等問題,突破發達國家先進技術和發展中國家低成本競爭的雙重擠壓,通過創業創新助推產業和技術變革,在轉變發展方式中培育中國制造競爭新優勢,促進經濟中高速增長,邁向中高端水平。

西南證券分析認為,3D打印制造出來的金屬零件,具有高性能、低成本、快速試制等特點,在多方面符合航空航天領域對于未來設備的制造需求。2014年中國3D打印市場規模約達46.5億元。未來幾年中國3D打印市場仍將保持40%左右的增長速度,到2018年有望突破200億元。中國市場規模正處于從無到有的擴張階段,得益于關鍵技術瓶頸的突破、政府的大力支持、3D打印概念的快速推廣、資本市場的追逐熱捧。

根據WohlersAssociates統計,2012年航空航天應用僅占3D打印下游市場的10%,2014年這一比例提高至15%,增長速度超過22%。3D打印未來最有可能在航空航天、醫療、模具和工業設計領域大放異彩,市場需求井噴式發展,應用領域想象空間無窮。

因此,在如今國內經濟疲弱和經濟風險加劇,國務院專題講座重點討論先進制造與3D打印等新技術,表明國家對加速生產結構轉型的態度。目前國內二級市場對于3D打印仍處于主題投資為主的階段,涉及材料類、設備類和應用服務類個股整體受益。建議關注機器人、華中數控、華工科技以及博士股份等。

市場關注度:★★★★

驅動周期:中短期

重點關注:3D打印市場開拓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股市 股票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