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8-31 00:46:32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萬敏
◎每經記者 萬敏
“今年小微企業退出的貸款有10億元。”8月初,民生銀行深圳分行行長吳新軍在一次采訪中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當前該行小微貸款的平均利差水平在4.3%左右,僅比平均貸款利差水平略高,并且未來息差可能還會下降。
銀監會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上半年末,銀行業金融機構用于小微企業貸款合計22.05萬億元,較一季度末增加6361億元。不過,民生銀行半年報顯示,報告期內,該行小微貸款余額4026.76億元,比上年末略有下降。作為另一個小微企業貸款大戶的招行,6月末小微貸款余額3290億元,較上年末下降1.95%。
小微金融風控難度加大
近日,民生銀行發布的半年報顯示,上半年,該行累計投放小微貸款2302.03億元,略高于去年同期。
吳新軍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民生銀行深圳分行的小微貸款增量到6月末占全行的103%,前7個月累計投放小微貸款228億元,到7月末的小微貸款余額達到285億元,在深圳同業占比達到14.4%,當年新增56億元,名列民生銀行系統首位。
據了解,民生深圳分行的特殊性部分來自于當地的經濟環境。2015年上半年,深圳GDP達7550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8.4%,中金公司預計,2016年,深圳的GDP總量將會超過香港。
盡管深圳的發展前景會為當地的小微企業成長提供沃土,但對銀行來說,做好小微業務的風控和貸后管理,比擴大規模更為重要。“1億元的貸款不良損失要靠60億元的貸款利潤來彌補。”吳新軍說,小微業務都是戶均貸款200萬左右,一筆一筆做起來的,承受不起更多的損失。截至7月末,民生銀行深圳分行小微貸款的不良率僅為0.12%。“不夸張的說,這應該是業內最低的不良率了。”吳新軍表示。
隨著風險的增加,銀行最常規的做法就是增加抵質押物,但如此一來,貸款周期與門檻必然會提高,這也是上半年以來小微企業金融增長放緩甚至停滯的原因之一。民生銀行在中報中表示,其小微貸款中抵押、質押貸款的占比達45.71%。
記者注意到,民生銀行半年報顯示,其上半年集團不良貸款率為1.36%,比上年末上升0.19個百分點,從不良貸款行業分布來看,制造業、批發和零售業依然是重災區。
銀行對小微金融趨謹慎
近年來,總部在深圳的平安銀行也將業務重點有意向小微金融傾斜,該行并未在半年報中單獨披露小微業務的相關數據,但零售貸款中的經營性貸款不良率比上年末上升了1.63個百分點。
對此,平安銀行表示,“2015年上半年,受宏觀經濟增速放緩、產業結構持續調整等影響,部分中小商貿企業及個別大型企業出現經營困難、資金鏈緊張、斷裂、無力還款等情況,本行資產質量受到一定影響,本行已通過一系列措施,加大不良資產清收處置力度,加大撥備及核銷力度,遏制資產質量的較快下滑。”
小微金融在經濟上行周期可以做到高風險高收益,但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時,處在產業鏈末端的小微企業受到的影響最大,商業銀行的風險偏好也急劇下降。正因如此,盡管國務院、銀監會數次發文著力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央行也多次定向對小微貸款金融機構降低存款準備金率,以引導銀行加大信貸支持,但銀行自身的資產質量負擔也隨著經濟下行而變得日益沉重,對小微金融也更為謹慎。
吳新軍認為,在不同的時期,實體經濟遇到的困難的表現形式也不一樣,未來小微企業的發展仍有潛力,經過一輪經濟周期之后,能夠留存下的客戶本身質量非常好,這些小微客戶自身也在發展成長,當下小微企業能夠成長到中小企業的占比大概在30%左右,銀行未來可以給這些成長起來的中小企業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務。
例如,民生深圳分行亦在介入客戶產業鏈融資需求,截至目前,該行為深圳的搜于特、愛迪爾、富安娜等核心企業量身定制與上游供貨商下游經銷商的授信解決方案。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