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頭條

每經網首頁 > 頭條 > 正文

股市進入聯動模式 全球經濟怎么了?

2015-08-25 01:25:02

在美聯儲接近加息之際,市場越來越熱衷于談及外部風險了,上周全球股市遭血洗,從新興市場到歐美國家全線下挫。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在美聯儲接近加息之際,市場越來越熱衷于談及外部風險了,上周全球股市遭血洗,從新興市場到歐美國家全線下挫。美股更是創下3年來最差的單周表現。昨日,亞太主要股市延續頹勢出現大幅跌,經歷了一個“黑色星期一”。

《《《

市場動態

亞太多個股指創新低拖累大宗商品

◎每經記者 黃修眉

隨著美聯儲加息漸近等利空接踵而至,上周全球股市經歷“黑暗一周”,從新興市場到歐美國家全線下挫。本周一開盤,全球市場仍未能逃脫“開門黑”,高風險資產拋售加劇,亞太市場主要股指跌入歷史低谷,彭博大宗商品指數盤中更是創1999年來新低。

針對全球市場近期出現的聯動模式,法興銀行全球首席經濟學家卡拉·馬庫森認為,近期市場最顯著特征是,沒人抱著新興市場的央行會進一步向市場注入流動性的想法而買入風險資產,表明市場信心不足。

多個亞太市場股指創新低

彭博數據終端顯示,昨日(8月24日),亞太多個市場主要股指開盤不久便繼續跳水,創歷史最大跌幅。

具體來看,截至昨日收盤,日經225指數下跌4.61%,自上周二(8月18日)高點以來已連續五天下挫,回落幅度達10%。韓國綜合指數自7月17日創下高點后便一蹶不振,昨日跌幅達2.47%,回落幅度已有12.36%。

此外,昨日,馬來西亞股市跌至三年低點,較4月21日峰值已回落17%。澳大利亞股市昨一度下跌3.8%,創逾四年來最大跌幅。菲律賓股市昨日也一度跌6.5%,創逾兩年來最大跌幅。加坡股市跌至逾三年來低點,今年來已下跌逾14%。

“表面上看,很容易將夏季全球股市大跌歸咎油價下跌和新興市場貨幣戰爭。”杰弗瑞投資銀行首席全球股市策略師西恩·達比(Sean Darby)表示,“事實上,通脹放緩和通縮、全球貨幣收緊及新興市場獲利惡化等因素產生的影響更大。”

法國興業銀行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米卡拉·馬庫森(Michala Marcussen)稱,近期市場最顯著的特征是,沒人抱著央行們會進一步向市場注入流動性的想法而買入風險資產。這反映出各央行迄今釋放的巨額流動性,帶來的經濟上成果并不是那么顯著。很顯然,隨著時間推移,投資者對靠非常規貨幣政策來推動經濟增長已失去信心。這也與學術界的發現相吻合,即每一輪量化寬松(QE)的回報率都在遞減。

股市下跌引發大宗商品風暴

全球股市不安定帶來的恐慌情緒波及大宗商品市場。被視為全球需求晴雨表的銅價,昨日創出六年半來新低。

昨日,彭博大宗商品指數(Bloomberg Commodity Index)盤中一度下跌1.2%,至86.79美元,創1999年以來新低。據了解,彭博大宗商品指數涵蓋從雞蛋期貨到天然氣在內的22種大宗商品。三年來,彭博大宗商品指數已跌去了40%,今年來已跌去近17%。“大宗商品尤其能源的價格令人憂慮。”市場分析機構Energy Aspects表示,今年原油產量飆升、巨量過剩庫存以及市場對原油需求有限令油價受壓,國際原油價格或跌進30~40美元區間。

與此同時,全球股市遇挫引發匯市風暴,風險貨幣遭遇拋售,歐元、日元以及美元受到青睞。

昨日,澳元兌美元盤中大跌1.57%,至0.7202,刷新六年來新低;新西蘭元兌美元盤中大跌1.70%,最低觸及0.6578;美元兌加元上漲0.50%,最高觸及1.3257。

此外,多個新興市場國家的貨幣兌美元創新低,貨幣貶值幅度在3%以上的新興市場經濟體高達17個。

例如,昨日南非蘭特兌美元在14年來低點附近掙扎;新土耳其里拉兌美元也在歷史低點附近徘徊;馬來西亞林吉特兌美元觸及17年來的低點。

一些業內分析指出,大宗商品下跌,使新興市場經濟體受創嚴重,新興市場貨幣全線走低,因為這類國家的經濟依賴原材料出口。

《《《

成因分析

投資者瘋狂拋售為哪般?三大“元兇”浮出水面

◎每經記者 孫宇婷

上周全球主要市場遭遇了四年來最黑暗一周。本周一(8月24日),從股市到匯市的全線遇挫似乎在告訴投資者:最黑暗的時刻還沒有過去。

拋售背后的元兇究竟是誰?《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發現,目前,市場普遍將矛頭指向三個方面。

美國加息預期沖擊新興市場

隨著美國經濟的否極泰來,美聯儲已多次暗示將很快加息。美聯儲此前明確表示,加息的決定將取決于就業、樓市和CPI等數據的改善。

2013年,時任美聯儲主席的伯南克首度透露“加息”之意時,新興市場就遭遇過動蕩。當時,美聯儲雖然一再重申將在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維持低利率環境,但對前景的不確定性依然讓投資者感到恐慌。

一時間,新興市場貨幣貶值、股市下跌,具有避險功能的債券市場也遭遇冷落,與當前情況極為相似。但與兩年前相比,這輪動蕩的程度更加劇烈。

首先,與兩年前相比,如今美聯儲真正走到了加息的大門口,年內出手已是大概率事件,況且眼看著9月,這一敏感時間點漸行漸近,市場情緒必定十分脆弱。

其次,由于新興市場國家多為外向型經濟體,很容易受到美聯儲加息造成美元升值帶來的沖擊。此外,大宗商品市場波動對這些國家的影響也非常大。目前,在強美元和弱需求的夾擊下,大宗商品市場已步入“寒冬”,這對新興市場國家構成了嚴峻挑戰,更加大了新興國家轉型升級的難度。

油價暴跌觸發大宗商品走軟

大宗商品價格指數已滑落至16年來最低水平。目前,正值全球主要大宗商品消費國遭遇經濟增長下滑,大宗商品暴跌傷及巴西、澳大利亞、南非等多個商品出口國。

昨日,倫敦金屬交易所的三個月期銅價格跌至4921美元/噸,期鋁價格跌至1527美元/噸,這兩大交易最活躍的基本金屬分別創出2009年6月以來低價。昨日盤中,鎳價一度下跌3.8%至9735美元/噸,創近六年半來新低。

上周,美國原油庫存意外增加導致全球儲量過剩,本已觸及逾六年新低的原油價格,跌幅再度擴大。

數據顯示,截至8月14日,美國原油存貨驟增262萬桶,總計達4.56億桶。據此前彭博的預估數據顯示,原本預計減少82萬桶。鑒于原油庫存不減反增,花旗集團預計,在供大于求持續的情況下,WTI(美國西德克薩斯輕質原油)價格有可能跌至每桶32美元。

市場泡沫累積需釋放

全球金融市場評論員奇澤姆認為,還有一個令投資者慌張的原因是,全球股市最重要風向標——標普500的估值終于要突破關鍵的技術位,現在跌穿了200日移動均線的支撐區,這令美股投資者擔心會面臨更多損失。畢竟美股已經牛了多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今年6月中旬,瑞信就曾提醒,全球股市中期出現泡沫概率為60%~70%,股市估值嚴重過高的條件正在形成:過剩流動性仍支持市場走勢,貨幣政策或保持寬松。隨后估值高企的A股市場便遭遇罕見巨幅調整。

就全球重要基準指數標普500而言,其已46個月沒有出現10%幅度調整,即使上周五經歷3%以上下跌,距離巔峰期的跌幅也不足10%。

《《《

機構觀點

新興市場引爆金融危機?大摩:遠沒有那么壞

◎每經記者 孫宇婷

經歷兩日的短暫喘息后,本周一,新興市場主要股指自由落體般的下墜再度將投資者拉回了黑洞。貨幣搖搖欲墜,大宗商品沉淪,熊市咆哮而來,這似曾相識的一幕喚起了不少投資者對于1997年~1998年間亞洲金融危機的記憶。

1973年原油危機,1980年美國衰退,1987年股市崩盤……2008年次債危機,如果將上述時間點串起來,會意外地發現,全球金融危機似乎在上演著“七年之癢”。那么,次債危機七年后的2015年是否會延續這樣的“七年之癢”?這里,不妨來聽聽國際投行如何看待當下的市場境況。

大摩發8理由駁“危機論”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針對近來新興市場的表現,國際投行摩根士丹利(以下簡稱大摩)認為,這次發生在新興市場的情況遠不及上世紀90年代末那場危機嚴重,并列出了8大理由支撐其觀點。

首先,從債務形態看,在目前經濟周期下,新興市場大量累積債務存在于國內市場而非海外。此外,有限的外部負債以本幣計價,并由公共部門負責。與此形成對比的是,20世紀90年代的外部負債大部分由美元計價,債務由企業部門承擔。

其次,通貨膨脹情況。當前,新興市場很多地區正在經歷低通脹期,PPI也持續收緊,在此大環境下,通脹壓力將制約各國央行的反應,但是這一次,這種約束基本不存在。

再次,經常賬戶狀態。事實上,多數新興經濟體的經常賬戶現處于盈余狀態,只有印度和印尼存在小規模赤字,且赤字不超過其國家GDP的2.5%。

第四,外匯儲備。大摩指出,新興市場國家當下外匯儲備規模普遍比短期負債規模高出三到五倍,大約相當于15個月的進口額。

第五,靈活匯率。據大摩持續跟蹤,新興市場貨幣過去兩年就一直處于調整狀態,這確保了這次調整的節奏會更加穩健。盡管該地區實際有效匯率一直在升值,但大摩認為,對于大多數國家而言,實際有效匯率已經發生轉變,反映在經常賬戶余額中,貨幣從被低估回歸至估值合理。

第六,外部刺激。考慮到美國目前增長率低于上個世紀90年代末金融危機時期水平,美國利率上升的節奏和幅度可能變得更慢和更小。

第七,歐洲貨幣政策。1996~1997年,歐洲一直在收緊貨幣政策,但是這一次,歐洲卻在尋求量化寬松,保持其實際利率為負。

第八,亞洲(除日本外)對發達市場重要性。1996年,就在股市大震蕩前一年,亞洲(除日本外)名義GDP以美元計占全球的9.8%,而目前占21.8%。2014年,亞洲(除日本外)的名義GDP比歐元區更高,但仍然比不過美國。在此背景下,亞洲經濟放緩也將影響成熟市場,并對美國收緊貨幣構成挑戰。

拋售嚴重致市場超賣?

對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全球市場的持續拋售,德意志銀行資產和財富管理部門的股票全球主管HenningGebhardt表示,德意志銀行“非常嚴肅地”看待市場重挫,因該行預期全球經濟增長將走弱。

本周一,Gebhardt向彭博表示,“德意志銀行預期,全球經濟展望有部分調整,尤其是新興市場走弱引發的調整。”Gebhardt認為,因估值下降,新興市場股票仍有吸引力。

Gebhardt表示,“目前40美元/桶的原油價格對部分新興經濟體有負面影響。低原油價格和變化的經濟前景將帶來另一輪全球收益下調。不能排除拋售壓力將持續一段時間,但會增加倉位,尤其是股票。”

摩根大通則在其全球股票研究策略報告中表示,市場對于增長的恐慌正在全面爆發之中,悲觀情緒貌似難以抗拒,不過市場逐漸變成超賣狀態,許多基本面因素仍然偏多。“比如歐元區PMI保持穩定,只有其顯著下降才符合周期性板塊當前的估值水平;全球每股盈利預測的調整,在過去3~4周里實際上都在上調。”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聯動模式 全球經濟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