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重磅原創

每經網首頁 > 重磅原創 > 正文

雙重特性凸顯收藏潛力 地圖成另類“黑馬”

2015-08-19 01:20:27

這一期的另類收藏系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將帶你暢游國內外的地圖市場,了解地圖收藏的入門訣竅,助你“淘金”另類收藏。

 每經編輯|每經實習記者 王心田    

◎每經實習記者 王心田

近日來,受熱點時事的影響,收藏界的一個另類品種熱度飆升,這就是地圖收藏。因公開發行的古地圖能真實地佐證歷史,所以其收藏潛力日益凸顯。比如,1936年出版的《海疆南展后之中國全圖》中,首次出現用斷續線標明的南海疆域,是中國地圖上最早出現的南海疆域線,也是客觀反映南海諸島屬于中國版圖的鐵證。此外,標注釣魚島屬于中國的19張外國古地圖于“2014西泠印社春拍”高價成交,使得古地圖的價值越發凸顯。

隨著時代變遷,世界地理格局不斷變化,各類地圖因其獨特的藝術性和史料性而顯得尤為珍貴。這一期的另類收藏系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將帶你暢游國內外的地圖市場,了解地圖收藏的入門訣竅,助你“淘金”另類收藏。

國外古地圖價格不菲 中國地圖收藏是冷門

在海外,地圖收藏是一項傳統專題,幾百年前就已經是上流社會的一種時尚。在國外尤其是歐洲,人們很早就意識到那些雕刻精致、制作漂亮的古代手繪地圖的收藏價值,認為它們和古畫一樣值錢。早在1979年,英國索斯比拍賣行就以70萬美元成交了一本1571年手繪的《吉拉德斯·麥凱特地圖集》。近年來,國外政府、各大圖書館和博物館更是高度重視古地圖的價值,著名收藏家、《古地圖密碼》作者劉鋼先生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談道,“2012年,德國偶然發現一張500年前的古世界地圖,這是最早使用‘America’描述美洲的一版地圖,號稱美洲的‘出生證’。后來,華盛頓的國會圖書館各路游說,幾經輾轉才以1000萬美金的高價購得。”

國外對于古地圖的重視程度由此可見一斑,而其地圖市場也長期熱度不減,各大拍賣行的地圖拍賣早已成為一項獨立的門類,如倫敦蘇富比拍賣公司就常年設有名為“旅行、地圖及自然歷史”的專場。

相比國外地圖收藏市場的發展成熟,中國的市場就沒有那樣活躍了,至今地圖還是收藏界的冷門,就連古地圖市場也常常呈現“墻內開花墻外香”的尷尬局面。由于中國地圖特有的藝術性和史料性,因此備受諸多國家有識之士的重視,而國內的地圖收藏市場長期以來人氣不旺。

相較于《每日經濟新聞》理財部(微信公眾號:“火山財富”huoshan5188)另類收藏系列前兩期的品種——硯臺和漫畫拍賣每年幾千萬的成交額,根據雅昌藝術品拍賣網的地圖拍賣統計結果,近五年地圖拍賣每年的成交額也不過幾百萬。《中華遺產》雜志此前曾報道,2007年的海王村秋拍,一張最后保留清代時“府”這個地方級別的《中國全圖》竟無人問津,尷尬流拍。相反,1990年倫敦索斯比拍賣行出現的兩幅《中國全圖》,經過多次競價,均以5萬英鎊(約人民幣50萬元)高價成交。

當然,這樣的例子屬于個案,但說明我國的地圖收藏市場仍然偏冷,大眾普及率低,地圖拍賣只是存在于各大拍賣行的古籍善本門類之中,而且價位相對于境外拍賣要低許多。從投資角度講,國內起點低,為市場預留出了更大的發展升值空間。

古地圖受市場追捧 新手更適合近現代地圖

中國的古地圖是指清滅亡之前的地圖,而近現代地圖則大概分為三類:1.民國時期的地圖;2.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地圖;3.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大范圍舊城改造之前的地圖。

現今,海內外中國古地圖存量不足1 萬種,大概12萬件,而海外收藏的就有八分之一,主要集中在歐洲、日本、美國等地。近十年來,國內對古地圖的收藏越來越重視,每年的各大拍賣中都有古地圖的身影,形成了穩定的上拍板塊。

由于收藏地圖在中國沒有傳統,造成貨源少,保存完好的古地圖更是緊缺,其本身的稀缺性決定了其收藏價值。這類古地圖一旦在市場上出現,無不受到收藏家追捧,同時其經濟價值也不斷攀升。

比如,2006年嘉德春拍,官繪古地圖、山水畫地圖代表作手卷本《金沙江全圖》,經過數輪競價,最終以308萬元成交,創造了當時中國古代地圖的最高拍價。2007年保利秋拍,1748年作《巡臺御史白瀛呈供乾隆皇帝御覽手繪臺灣全島地圖》又以336萬元高價刷新古地圖成交紀錄。

由于國內尚未設立地圖拍賣專場,其成交量和成交額都沒有被單獨統計過。不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根據雅昌藝術品拍賣網歷年的地圖拍賣結果,匯總了近五年的成交狀況。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5年春,地圖拍賣的成交率逐年攀升,從2010年的29.6%到如今的54.8%,其流拍率逐漸降低,可以看出市場對其關注程度也越來越高,地圖市場有走熱跡象。相較國外市場,國內古地圖仍屬小眾輕奢,其價值洼地明顯,升值空間巨大。

值得注意的是,古地圖雖然更具收藏價值,但價格門檻高、辨識難度大。作為普通投資者,建議大家選擇近現代地圖的前兩類為宜。而且這一時期的地圖幾乎都為印刷品,相較于古地圖存在的手繪本、手抄本、木刻本等多種類型,贗品較少,入門級投資者容易把控風險。

具有多年地圖收藏經驗的民間藏家王林表示,“這些地圖價格不高,大約在幾百、幾千塊左右。由于地圖收藏市場在國內還有待開發,許多人都沒有收藏意識,所以現在入門還可以抓到價格低點。”

由此看來,這些市場上比較容易找到的品種,如果留心也有撿漏的機會。投資者也許可以很低的價格就能獲得,但未來的升值空間則不一定小。

同時王林介紹道,“民國的地圖因地理稱謂跟現在有區別,如察哈爾省,西康等名稱,這些地方就凸顯了其收藏價值。如果做中短線投資,這一時期的地圖的價格已經有上升趨勢,升值潛力比較大,可以入手。而如果長線投資,則可以選擇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地圖,現在還比較便宜,可以低價買入。”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民國時期的旅游圖、郵政圖、交通圖等,王林強調,“由于這些品種存世量很少,市面上不好找,所以雖為同時期地圖,但是其價格要比其他普通品種大約高出三倍。”

收藏入門有方法 投資變現有門道

對于地圖收藏,業內基本有如下幾種分法:按地圖區域收藏,分為世界地圖、地區地圖、省市地圖等幾大類;按專題收藏,可分為軍事地圖、交通圖、航海圖、天文圖、旅游地圖等;按年代收藏,分為清滅亡之前的各種古地圖、民國時期地圖、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以及八、九十年代的地圖;按繪制手段分類,大致分為手繪本、手抄本、木刻本和印刷本等。

地圖收藏入門時,著重選擇一個方向和專題作為切入是比較好的方法。著名地圖收藏家劉鋼先生講述了他早年的收藏經歷:“我最初接觸到地圖收藏,是在潘家園買到了一張民國時期印刷的老北京地圖,之后慢慢開始搜集各類老舊的城市地圖,包括北京、上海、香港等一些主要城市的地圖。接著,開始關注一些古籍里的地圖,圈子慢慢擴大,就接觸到一些手繪的古地圖,其中包括一些歷代的手抄本和清代廣東一帶印刷的母本地圖,這樣范圍逐漸越來越廣,收藏的品種也越來越多。”可見,地圖收藏入門的關鍵在于選對一個可以接觸得到的,門檻比較低的方向來逐漸深挖。

若進行專題收藏,可以從交通、旅游等類型的地圖入手,這類專題地圖收集不拘泥于一個城市或國家,范圍更加廣泛。實際上,在地圖收藏的歷史價值中最吸引人的就是地圖對地理、政治、經濟、歷史的交融體現。劉鋼先生在采訪中也多次提到其收藏地圖本身的趣味性和觀賞性。

關于古地圖的投資收藏主要選擇具有彩繪、手繪、木刻、品相好等特征的地圖。此外,投資幅面較大的古地圖價值更大。一般情況下,同一時期的地圖幅面每翻一倍,價格通常也要漲一倍,幅面每縮一半,價格也大約要降一半。

值得投資者注意的是,古地圖印本蘊藏著很深的學問。劉鋼先生談道,“古地圖中套色印刷的地圖價格普遍較高。另外,木板刻印之中母版地圖更有價值,而母版地圖大都是紅色或藍色,如果是同一張古地圖,這兩種顏色的地圖價格肯定是遠高于黑色的。”

關于近代地圖收藏的入門,就需把握兩個要點:第一看年份,第二看版別。藏家王林指出,“近代地圖年份很好區分,大部分印刷品都有標注,可以直觀判別。另外,版別越少的地圖,價格越高。近代地圖收藏,從某種角度來講是版本學。這里面有一版初印、一版一印、一版二印和初版試印,其中初版試印的因為沒有公開發行,存世量很少,所以價格就會較高。”

另外,投資具有特殊時代、特殊背景、特殊事件特征的地圖變現快,升值潛力大。西泠印社2014年春拍,一批按中文發音標注釣魚島的歐美古地圖從9萬元起拍,最終以36.8萬元成交。藏家王林表示,“釣魚島事件之后,我手上藏有的五幅標有釣魚島屬于中國的世界地圖,本來市場價就是每張2000元左右,后來都是以每幅8000多元成交。”

地圖收藏,其收藏和變現渠道也有一些門道可循。有經濟實力的地圖愛好者可以選擇投資古地圖,但是購買起來需要費一番功夫。劉鋼先生講道,“現在大部分的古地圖或是分布于國內外的各大博物館、圖書館作為館藏,或是在藏家手里,只有少量存在于民間。前幾年,我還能夠從一些固定渠道收到古地圖,現在幾乎都沒有來源了。”所以,收藏古地圖最直接、公開的渠道就是參加各大拍賣會競拍。

如果投資者有渠道購買到圖書館、博物館地圖名錄里都沒有的品種,價值自然就高而且非常搶手,變現、轉手都很容易。劉鋼先生談道,“有的投資者專門去各地收各類稀缺的品種,轉手給圖書館、博物館等機構,這些機構都很注重文物回購,尤其是一些西方國家,把藏有哪種級別的地圖作為衡量圖書館、博物館級別的重要標準。”了解更多收藏信息,請登錄微信公眾號 “火山財富”huoshan5188。

地圖收藏存四大風險名家詳解鑒偽訣竅

投資總是伴隨著風險的,地圖收藏當然也是如此。第一,要預防贗品;第二,入門時要避免收藏軍事地圖,變現上有很大風險;第三,選錯投資品種的風險;第四,藝術品收藏市場的系統性風險。地圖收藏是一個小眾的收藏門類,可能受整個市場波動的影響較大。

然而,這些風險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可以控制的,《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幾位資深藏家處了解到了一些剔除風險的訣竅,跟大家分享。

如果是收藏古地圖,投資者尤其應對手繪本保持足夠警惕,因手繪地圖歷來仿品較多。對此,收藏家劉鋼先生總結了如下幾條鑒偽訣竅。

第一,看文字和注釋。地圖上一般都會標有注釋,同時地理名稱每個朝代,每個時期都會有其特有的特點,比如,“高麗”、“建康”等特殊時代的稱謂。

第二,判別地圖紙張和繪制方式。一般明朝地圖會選用大的牛皮紙,清朝地圖大多選用竹制或白綿紙繪制,如果發現用紙不符合時代特點,出入較大,就要多加小心。

第三,以顏料特點區分。元朝和明朝早期的地圖,因顏料往往含有金屬礦物成分,在燈光下可以看出一些小顆粒的亮點;而明朝后期和清代的地圖,因中國與西方有貿易往來以后,往往進口西方的顏料,地圖顏色就有水彩顏料的特點。

第四,每個時期流行的字體也有區別。比如,清代乾隆年間流行“館閣體”,如果藏品宣稱是這個時期的手繪地圖,卻又沒出現這一字體,投資者就要提高警惕了。

第五,手繪地圖上色的習慣古今有別。現代人的書寫習慣是從左到右,而古人都是從右至左。依照這個習慣上色,首先落筆的一側(即右側)顏色會深于之后顏料覆蓋的地方。這個細節能很好的辨別贗品和仿品。

第六,看顏料的褪色和紙張的變色。如果是仿品地圖,其褪色是很均勻的。真品地圖往往都是折疊存放,由于接觸空氣的程度不同,褪色不均勻,折痕處往往褪色就少。

第七,鑒別蛀蟲孔。一般沒有妥善保存的古地圖多多少少有蛀蟲孔,而市面上的仿品往往點香燒一些小孔來冒充蛀蟲的孔。如果用放大鏡細細觀察,可以發現蛀蟲孔的邊緣是比較毛躁不規則的,而做舊的孔周圍非常平滑。另外,蛀蟲的孔一般分布在折痕處,不會在圖的中間。如果發現古地圖不符合這些常理,多半都是贗品、仿品。

軍事地圖的收藏,往往存在變現風險。藏家王林講道,“軍事機密圖屬于國家管制類的地圖,如果沒有收藏經驗不慎轉手倒賣,屬于泄露國家機密。前幾年,收藏軍事地圖很熱門,國外需求比較大,雖然出手很快,可是容易被國外不法分子利用,竊取地理情報,自己也會落罪。其中特別要提防地圖上面標注有‘未公開’、‘機密’等文字的地圖。”為控制風險,對于軍事地圖要格外小心,入門藏家應避免收藏這類地圖。

另外,上世紀80年代的地圖升值空間有限。王林講道,“這段時間的地圖跟之前比較沒有什么特色,大部分是抄襲,所以研究價值不大,當然升值空間就有限。”

《《《

對于地圖收藏,業內基本有如下幾種分法:

按地圖區域,分為世界地圖、地區地圖、省市地圖等幾大類。按地圖專題,可分為軍事地圖、交通圖、航海圖、天文圖、旅游地圖等。按地圖年代,分為清亡之前的古地圖、民國時期地圖和近現代地圖。按繪制手段,大致分為手繪本、手抄本、木刻本和印刷本等。

四大風險

第一,要預防贗品及仿品。第二,入門時要避免收藏軍事地圖,變現上有很大風險。第三,選錯投資品種的風險。第四,地圖收藏是一個小眾門類,可能受整個市場波動的影響較大。

鑒偽訣竅

第一,看文字和注釋。第二,判別地圖紙張和繪制方式。第三,以顏料特點區分。第四,每個時期流行字體不同。第五,手繪古地圖右側顏色較深。第六,真品地圖褪色不均勻。第七,真品地圖蛀蟲孔不規則并且多分布于折痕處。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收藏 地圖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