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8-18 01:14:14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王辛夷
◎每經記者 王辛夷
國家發改委8月17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共查處各類價格違法案件1.6萬余件,實施經濟制裁79.37億元,其中,沒收違法所得6.74億元,罰款68.26億元,退還消費者多收價款4.37億元。
今年1月1日,全國四級聯網12358價格舉報系統正式開始運營,7月份,該系統受理價格舉報、投訴、信訪、咨詢共計57868件,其中有3455件為價格舉報,91.95%的價格舉報得以辦結。此外,今年上半年多個備受關注的反壟斷大案得以落地,發改委透露下一步將制定反壟斷指南。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部副主任白明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經過持續有效的反壟斷,一些行業的市場格局勢必會產生變化和調整,但會是健康良性的變化。“一些企業將通過提高質量、服務和技術等重新確立市場地位,而非壟斷。”
5個行業價格舉報較多
在發改委前不久公布的7月份價格舉報數據中,被舉報最多的5個行業分別是交通運輸、房地產及物業管理、商品零售、醫藥以及教育,這5個行業占到全部價格舉報的近八成。
發改委表示,下一步將緊緊圍繞群眾反映強烈的教育、旅游、物業管理等價格熱點問題,加大市場價格檢查和巡查力度,嚴厲打擊價格違法行為。
上述5個行業中,藥品價格在今年6月1日剛剛放開,藥品價格的波動也成為價格部門關注的焦點,部分廉價藥品價格大漲受到了媒體和公眾的普遍關注。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在發改委發布的月度價格舉報情況中,“密切關注藥品市場價格動態”成了近幾個月的工作重點。
8月17日,發改委透露已經配合推進藥品價格改革,通過市場巡查、召開行業協會座談會、針對重點領域開展提醒告誡等方式,提醒經營者依法合規誠信經營,確保藥品價格放開后保持基本穩定。
價格監督不僅是針對市場,對政府也是一樣。近兩年來,政府簡政放權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大批行政性收費被取消或免收,但仍有一些單位繼續收取這些費用。
國家發改委于今年上半年開展了涉企收費專項檢查,對涉企收費較多的建設、環保、交通運輸等重點部門和行業,以及企業反映強烈的行政事業性和中介服務收費等突出問題,特別對涉及小微企業、創新型企業亂收費行為,進行了重點檢查處理。
據發改委介紹,這項檢查仍將繼續,嚴肅查處繼續收取已取消的行政事業性收費、沒有法律法規依據的行政審批前置服務收費、中介服務機構亂收費、行業協會商會亂收費等違法違規行為,切實減輕企業負擔,優化企業發展環境。
研究制定反壟斷指南
價格變化是市場運行的重要信號,而壟斷正是擾亂這種信號的主要因素。
自“反壟斷元年”2013年開始,我國反壟斷步伐明顯提速,高通、奔馳等一批百姓耳熟能詳的反壟斷大案先后落地,對于維護市場秩序起到了重要作用。
發改委介紹,今年上半年反壟斷執法取得新進展,除了開出數個“天價罰單”,發改委還督促杜比、HDMI公司分別就標準必要專利問題與相關彩電企業達成和解,減少了企業訴訟成本,為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環境。
作為上半年“中槍”最多的壟斷者,汽車行業對猛烈的反壟斷風暴顯得有些措手不及。
“實話說,到后來我們甚至都有些困惑,到底下多大力氣管理經銷商是不違規的,怎樣管理經銷商算是合乎反壟斷法律相關規定的。”一位來自一汽-大眾奧迪的相關負責人如是說。
本月7日,來自奔馳、寶馬、吉利、比亞迪等十來家車企的負責人聚集在國家發改委,召開《汽車業反壟斷指南》起草工作會。
據發改委價監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這一指南正在進行第一輪問卷調查,接下來還會根據問卷答復作出更詳細、更深層、范圍更廣的問卷調查和后續調研,充分了解整車企業、經銷商、配件供應商以及消費者的想法。
反壟斷指南不是只局限在汽車行業,據發改委17日透露,下一步將研究制定反壟斷相關指南,不斷完善反壟斷法律體系。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