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8-17 01:15:35
◎余豐慧
證監會14日發布公告稱,今后若干年證金公司不會退出,其穩定市場的職能不變,但一般不入市操作,當市場劇烈異常波動、可能引發系統性風險時,仍將繼續以多種形式發揮維穩作用。
此消息一出,有分析認為,證監會給市場吃了一顆定心丸,股市繼續上漲無憂;也有人言之鑿鑿,滬指很快突破4000點,看高到4500點甚至5000點。那么,如何看待“證金公司不會退出”這顆定心丸呢?
從證監會公告本身看,一些市場分析人士或媒體故意只強調前半句“證金公司不會退出”,而將后半句的“但一般不入市操作”忽略。
目前市場預計“國家隊”會很快退出,IMF等國際金融組織也在督促中國穩定措施盡快淡出市場,在此前提下,證金公司退出市場是大概率事件。關鍵在于采取什么樣的措施和方式退出?是直接賣掉股票,還是采取其他方式?可以肯定的是,直接賣掉股票的退出方式對市場帶來的沖擊會很大。
公告里明確表示“通過協議轉讓方式向中央匯金公司轉讓了一部分股票,由其長期持有。”這才是對市場真正的利好,這種退出方式才不會對股市產生次生災害,有利于市場較長時期的穩定。
公告前面說“不會退出”,后面用了一個轉折詞——“但一般不入市操作”。這樣的表述值得投資者仔細咀嚼一下其中的意味。
在糾纏于證金公司會否退出市場之時,一個需要深刻思考的問題是,證金公司或許本來就不應該進入市場直接購買股票。這需要從證金公司成立的目的和初衷說起。
證金公司是經國家同意,中國證券監督主管部門批準,由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和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共同發起設立的證券類金融機構。公司于2011年10月28日成立,注冊資本金75億元人民幣。主要業務職責范圍是:為證券公司融資融券業務提供轉融通服務,對證券公司融資融券業務運行情況進行監控,監測分析全市場融資融券交易情況,運用市場化手段防控風險,以及中國證券監督主管部門批準的其他職責。
其核心、主要的職能是為證券公司服務的,給其提供轉融通業務,即:證金公司從銀行、基金和保險公司等機構融來資金與證券,轉融通給證券公司,由證券公司給投資者客戶提供融資融券服務。
證金公司從成立之初就沒有直接入市購買股票的業務范圍。這次證金公司破天荒地入市直接購買股票,足以看出在股市大跌面前,市場的扭曲程度。也許有人將其歸結到最后一項職責:“中國證券監督主管部門批準的其他職責”。
投資者一定要清醒地認識到,所謂的“證金公司不會退出”的利好值得細細體味,咀嚼過這個定心丸后,其真正的味道是證金公司已經開始退出,并從直接入市購買股票中收手了。
與此同時,IMF8月15日再次要求中國退出干預股市的措施。
從市場本身看,數據顯示,7月份,A股股票成交額為281441.17億元,較6月環比減少23.23%;日均成交額為12236.57億元,環比減少29.9%。市場活躍度正在下降,流動性正在流失,人氣正在喪失,投資者信心仍顯不足。
這些跡象背后凸顯的是市場投資風險,投資者千萬要冷靜看待各種被炒作的噱頭式利好。在這個不確定性因素較多的時期,一定要捂好自己的錢袋子,切實防范投資風險。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