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M2跳升促推匯改 市場降準預期仍強

2015-08-14 01:54:11

 每經編輯|沙斐    

◎每經記者 沙斐

昨日(8月13日),央行行長助理張曉慧在央行舉辦的媒體吹風會上表示,選擇當前的時間窗口來完善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報價,是因為一段時間流動性的寬松促進了貨幣信貸的偏快增長,從而影響了外匯市場的供求關系,給人民幣匯率帶來了一定的貶值壓力。

有觀點認為,人民幣貶值將帶來資本外流壓力,降準的可能性大增。如果匯改是由于流動性寬松帶來的貶值壓力,降準又將進一步加大流動性寬松,兩者之間看似矛盾之處又該如何理解呢?

對此,多名市場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此次完善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報價的核心在于推進人民幣匯率市場化,但為了對沖貶值帶來的資本外流壓力及流動性壓力,降準預期仍舊迫切。

7月貨幣信貸增長偏快

“一段時間流動性的寬松促進了貨幣信貸的偏快增長,從而影響了外匯市場的供求關系,給人民幣匯率帶來了一定的貶值壓力。”張曉慧在會上解釋推出匯改舉措的時間窗口時表示,應該說這和近日公布的7月份貨幣信貸數據的意外跳升是有關系的,7月份是普遍貨幣增長的傳統小月,但今年7月M2比6月跳升了1.5個百分點,7月份新增人民幣貸款同比多增1.61萬億。

央行公布的7月金融統計數據顯示,M2增長率為13.3%,預期為11.7%。央行認為,M2遠超預期的原因之一,是近期資本市場波動,導致金融機構貸款大增。

央行副行長易綱則指出,匯率政策是一個綜合的框架,因為利率、匯率、資本流動、貨幣供應量這些變量都是相互聯系的。在把握貨幣政策的時候,現在一定要實行好穩健的貨幣政策,穩健的貨幣政策關鍵是松緊適度。

隨著本周二、周三人民幣匯率中間價連續兩天出現千點貶值后,市場觀點普遍認為,人民幣貶值將不可避免帶來資本外流壓力,央行進一步降準的可能性加大。如果說匯率改革是由于流動性寬松帶來的貶值壓力,降準又會進一步加大流動性寬松,兩者之間是否存在一定的矛盾?

招行同業金融總部高級分析師劉東亮對記者表示,7月信貸數據中剔除掉對證金公司的貸款后,發放給實體經濟的貸款并不多,甚至是環比減少的。“降準可能很快就會出現。”劉東亮認為,除了對沖資本外流的壓力,如果央行希望維持人民幣匯率穩定、可控,勢必需要對市場進行適度干預,市場流動性也會因此而緊張,為此,同樣需要降準來釋放流動性。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對記者表示,從央行8月11日的聲明來看,央行決定完善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報價,才是理解此次人民幣中間價貶值的核心關鍵點。“我認為降準更迫切了。”魯政委也認為,人民幣貶值將使得外匯占款減少,加強了降準的預期。

兩年可實現市場化機制?

中國社科院金融所研究員楊濤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此次完善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報價,有助于推進人民幣匯率市場化,相信未來央行的主要目的仍是推動人民幣匯率能實現自由浮動。

事實上,央行新聞發言人日前在答記者問時就表示,未來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會繼續朝著市場化方向邁進,更大程度地發揮市場供求在匯率形成機制中的決定性作用,促進國際收支平衡。推動外匯市場對外開放,延長外匯交易時間,引入合格境外主體,促進形成境內外一致的人民幣匯率。

央行新聞發言人表示,根據外匯市場發育狀況和經濟金融形勢,未來將增強人民幣匯率雙向浮動彈性,進一步發揮市場匯率的作用,完善以市場供求為基礎、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此外,央行、外管局將切實防范跨境資金異常流動風險,保證資本流動合規有序。

對此,魯政委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預計在兩年左右,人民幣匯率將基本實現市場化制度。

IMF近日稱,相信中國可以,并應致力于在2~3年內實現實質性浮動匯率機制。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