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8-13 02:04:29
每經編輯|劉燦邦
◎每經記者 劉燦邦
受中航飛機、中航機電、中航電子三家上市公司集體停牌影響,8月12日,中航系其他股票全線大漲,其中,中航三鑫、中航黑豹、中航電測、中航重機等多只股票漲停。
統一口徑的 “籌劃重大事項”,引發了市場關于資產注入的猜想,但是多位券商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表示,這種可能性恐怕不大。在中航系的四大系統中,此次停牌的三家公司所代表的機體、機電、航電系統資金較充裕,而發動機項目需要更多資金投入。此次同時停牌的三家公司可能是要向成飛集團和沈飛集團注資。
對外投資還是注入資產?
3家公司集體停牌的消息出來后,輿論普遍認為中航工業整合預期增強,甚至可能是資產注入。不過,《每日經濟新聞》就此與多位分析人士交流,對方均認為資產注入的可能性并不大。
中航飛機發展目標顯示公司致力于打造軍民融合型的民用飛機、軍用飛機兩大產業體系,努力將公司建設成為國際化的國防現代化裝備重要提供商、渦槳支線飛機主流制造商、運輸類飛機機體結構件一級供應商和風險承包商,及飛機起落架系統的重要供應商。中航飛機作為運輸機和轟炸機的整合平臺,目前已完成相關資產的整合。
中航機電2014年已經托管了機電系統的18家企業,另外已經公告擬收購體系內的4家企業同時并購1家海外公司,因此,中航機電也被視為中航工業機電業務板塊的整合平臺;
中航電子公司作為中航工業旗下航空電子系統旗艦公司,資產整合平臺地位明確,目前已經托管母公司下屬各企事業單位,特別是作為優質資產的5家科研院所。“短期不會做資本做資產注入。”一位分析人士向記者表示,三家業務不同的公司同時停牌,如果是涉及各自公司本身運作的話在時間點上不會這么巧合,可能性更大的是三家公司一起做某一件事。另外,他也表示,由于重大事項并不確定,投資、股權變更等都存在可能。
記者注意到,去年底中航系的中航重機以及中航黑豹就曾同時停牌,最終方案是中航工業所屬的機電系統公司以及中航通飛通過股權劃轉合計持有海翼集團54%股權,并間接控制廈工股份,另外,海翼集團分別獲得中航重機及中航黑豹4.99%股權。
亦有分析人士向記者指出,此次同時停牌的三家公司可能是要向成飛集團和沈飛集團注資,這一猜測的原因在于,去年成飛集成重組時,中航工業擬將成飛集團與沈飛集團注入上市公司,同時進行融資,但是由于重組失敗,融資沒有成功,目前中航工業飛機四大系統中,發動機板塊仍需大量投入,而此次停牌的三家公司所代表的機體、機電、航電系統則資金較充裕,可以通過他們來注資成飛集團和沈飛集團。“這個僅是市場猜測,不過停牌應該是對外投資,不會是資本運作。”他向記者說道。
軍工央企改革熱情重燃
雖然目前的市場意見大多認為此次中航系公司停牌并不涉及資產注入等運作,但是作為各大軍工央企中證券化率最高的一家,中航工業在資本運作上頗為嫻熟。“各軍工集團中,中航工業資本運作走在最前列,訴求最為強烈,行動最為積極。”一位分析人士向記者表示。
事實上,不止中航工業,其他軍工集團今年以來動作頻頻,航天系的航天電子、航天機電,船舶系的中國重工、風帆股份,兵器系的北方創業、江南紅箭,電科系的衛士通、海康威視等等,這些公司有些已經復牌,有些仍處停牌階段。
根據記者的梳理,上述軍工央企對上市公司的運作中基本分為三類,一是強化主業,例如航天機電;二是業務板塊運作平臺的梳理及確認,例如風帆股份及衛士通;三是大股東的資產注入,這也是通常所說提升證券化率的主要途徑,例如北方創業。
上周,中遠系中海系的整合傳聞再一次刺激了市場對國企改革,一位分析人士告訴記者,下半年唯一主題就是國企改革,而國企改革核心就是央企,軍工企業中90%多都是央企,所以軍工央企肯定也在改革范圍內。
國金證券在此前報告中建議第二批央企改革試點重點關注四大集團中國電子、誠通控股、中船重工、國電集團。其中,中國電子及中船重工均屬軍工央企范疇。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