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8-11 02:08:37
每經編輯|黃修眉
◎每經實習記者 黃修眉
作為巴菲特曾數度增持并或最終決定買下的公司,精密機件是一家“神奇”的企業。1978年上市至今,精密機件的股價已經上漲近1500倍。截至8月7日(美東部時間)收盤,精密機件公司股價已達193.88美元/股。精密機件2016財年第一財季業績報告(截至6月28日)顯示,公司的主營業務為航空器材的零配件制造,收入占比達72%,其余為能源管道行業及普通工業。《華爾街日報》記者道格·卡梅倫撰文指出,過去多年,全球航天業對新能源飛機需求旺盛,目前空客與波音已有超萬架此類飛機等待交付。精密機件公司是全球高溫合金復雜金屬零部件和產品制造的龍頭企業,也為航空航天、化學加工、石油和天然氣的冶煉,以及污染防治等行業提供鎳鈷等高溫合金。
反觀我國,財達證券分析師任燕楠指出,高溫金屬合金材料在我國已發展近60年,但行業仍處于成長期。由于高溫金屬合金材料領域具有較高技術含量,該行業企業擁有較深“護城河”。國際市場每年高溫金屬合金消費量在30萬噸左右,廣泛應用于各個領域;我國高溫金屬合金每年需求量在2萬噸以上,國內年生產量在1萬噸左右,市場規模超過80億元,其中進口占比較大。
任燕楠進一步指出,鋼研高納(300034,收盤價30.25元)是國內生產規模較大的新型高溫合金生產研發企業之一,其在航天動力材料領域的市場占有率達到90%以上。鋼研高納近日發布的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85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8.15%;實現營業利潤4862.47萬元,較上年同期增加8.91%;
民生證券分析師石山虎表示,未來20年,我國高溫合金市場空間在2000億元左右。
目前,我國鋼鐵行業產能過剩,企業毛利率大幅下降,而專注于高溫合金與特殊鋼材的撫順特鋼(600399,收盤價10.89元)一季度歸屬母公司凈利潤6075萬元,同比增長920%,公司預計全年實現凈利2.45億元,同比增長400%以上。《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撫順特鋼高速增長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上游產業低迷,公司原材料采購產生大額利差;二是公司產品結構實現調整轉型,目前重點發展高毛利的“三高一特”產品,即高溫合金、高強鋼、高檔磨具鋼和特冶不銹,產品毛利普遍在50%以上。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