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頭條

每經網首頁 > 頭條 > 正文

6、7月發行大提速 ABS全年規模預計達3000億

每日經濟新聞 2015-07-30 01:14:33

據不完全統計數據顯示,截至昨日(7月29日),今年6、7兩月的信貸資產證券(ABS)發行規模總和已達957億元,其中6月發行規模為573億元,7月為384億元,而今年前5個月的ABS發行總規模僅為556億元。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沙斐    

◎每經記者 沙斐

據不完全統計數據顯示,截至昨日(7月29日),今年6、7兩月的信貸資產證券(ABS)發行規模總和已達957億元,其中6月發行規模為573億元,7月為384億元,而今年前5個月的ABS發行總規模僅為556億元。

“(ABS)發行規模突然放大,與信貸出表關系密切。”一位私募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年中節點,國有大行以及股份行大都面臨新增貸款規模受限或是資本充足率偏低等壓力,迫切需要將表內資產轉移至表外,而ABS正好是個合適的出口。

中債資信ABS團隊負責人鄭佳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信貸資產支持證券的發行規模將進一步擴大。由于注冊管理發行正式施行,提高了證券化產品的發行效率。另外,預計2015年的發行規模在3000億左右。

“從整個趨勢和每家銀行的動力來看,(ABS)會有規模做大的趨勢。”某股份行從事資產證券化業務的負責人告訴記者,不過,當前最大的問題在于,市場上優質資產難尋,銀行通過資產證券化回流的資金并沒有合適的去處,這或將是ABS擴大規模的最大障礙。

不良資產證券化有望重啟

2015年上半年,資產證券化市場進一步放量增長,共發行33單信貸資產支持證券,總額達到1151.97億元,提速明顯。

對此,鄭佳表示,項目儲備豐富、利率持續下行、政策紅利釋放是推動資產證券化市場放量的主要動力。她預計,下一階段信貸資產證券化產品的發行規模會進一步放量增長,預計2015年的發行規模在3000億左右。

針對接下來的市場趨勢,鄭佳認為,注冊發行對于同質性較強的ABS產品,如Auto Loan ABS、RMBS和消費貸ABS等更加有利,也增強了此類產品的發行動力,預計下一階段,我國信貸資產證券化市場產品結構也將得到優化。

此外,基礎資產類型將進一步豐富。其中,不良資產證券化有望重啟。

對于不良資產證券化而言,在2008年之前,建行和四大資產管理公司共發行過4單不良資產支持證券,后出于金融風險防范考慮全面暫停。據了解,在今年5月的國新辦舉行的一次政策吹風會上,央行副行長潘功勝表示,開展不良資產的證券化能夠拓寬商業銀行處置不良貸款的渠道,加快處置速度,有利于提高商業銀行的資產質量。

信貸需求不足或成阻礙

“現在最大的問題是,好資產不多了,資產騰出去了,拿著錢也沒地方投。”上述股份行人士稱,如果不是受到信貸需求不足的影響,ABS的規模勢必會不斷往上升。

央行近期披露的數據顯示,上半年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88.79萬億元,同比增長13.4%,增速比上季度末低0.6個百分點;1~6月份增加6.56萬億元,同比多增5371億元。

增量方面,企業及其他部門短期貸款和票據融資增加2.16萬億元,同比多增2320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2.31萬億元,同比多增1672億元。

對此,業內人士表示,短期貸款和票據融資上升,往往是企業有效信貸需求不足的表現,企業的借貸主要用于滿足流動性需求,而非長期投資。

鄭佳認為,除信貸需求不足以外,在當前經濟增速存在下行壓力的情況下,還存在商業銀行優質客戶減少、有賬齡且信用水平高的貸款存量減少,入池資產挑選難度增加等問題。

記者注意到,為了應對當前市場的難題,銀行也在不斷優化ABS項目。

7月16日,寧波銀行發行了市場上首單采用循環結構設計的信貸資產證券化產品——“永盈2015年第一期消費信貸資產支持證券”,該項目在支付順序的設計上采用了創新結構設計。

資料顯示,該項目基礎資產池中貸款全部為正常類個人消費貸款,整個交易分為信托運營期和信托攤還期。信托運營期間,項目不償還證券本金,信托本金帳戶內的余額將用于持續購買新的合格資產;待進入信托攤還期后,信托本金賬內資金將用于合格投資,不再購買基礎資產,各優先檔和次級檔證券分別于預期還本日和預期到期日按照優先/劣后的順序過手償付本金。

據了解,循環結構可以通過對短期資產的循環購買,用于支持期限較長的證券,避免了基礎資產期限與證券期限的錯配問題,有望應用到個人消費貸款,信用卡應收賬款等產品的證券化中。

鄭佳還指出,近期發行的ABS產品出現了兩個新特點:一是對于入池資產同質性較高產品的調整,如車貸、房貸項目立項比重提高;二是產品設計不斷優化,通過貸款入池組合和結構設計提高加權貸款利率,降低區域、行業和借款人集中度,回避借款人加權信用等級下降的問題。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發行 ABS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