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7-27 01:00:25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李智
◎每經記者 李智
6月中旬以來,A股陷入震蕩調整,部分身具增發方案的個股出現股價破發現象。但危機中往往蘊藏著機遇,破發潮也同時是淘金潮。在近期市場的反彈中,部分定增破發個股便是個中先鋒。那么,是不是所有的定增破發股都值得期待呢?就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展開了調研。
面對剛剛過去的急跌行情,絕大多數投資者依舊心有余悸。而對于一部分上市公司來說,在風波逐漸平息的如今,依舊對股價走勢密切關注,因股價漲跌不僅影響著股東的財富,更直接決定著籌劃中的定增計劃最終能否成行。正因如此,目前,在市場自身調節機制發揮越來越強作用后,具有破發題材的個股,也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
暴跌驚醒定增夢
7月21日,鵬博士發布的復牌公告引起了不少業內人士的關注。鵬博士在公告中直言,因股價已低于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方案確定的發行價格,公司擬終止2015年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計劃。
需要指出的是,鵬博士此次放棄的定增計劃,此前在業內具有很高的關注度。回顧此前的方案,公司擬以19.95元/股的價格定增2.5億股,募集不超49.88億元用于“家庭智能無線感知網”項目。而在認購方中,不僅有公司董事長楊學平,更有大名鼎鼎的深圳光啟。然而正是這樣一份備受關注的定增,伴隨著鵬博士股價在短時間內從50元一線,急挫至20元左右,最終還是難逃被終止的命運。不過戲劇性的一幕是,僅僅在數日之后,鵬博士又以“擬籌劃重大事項”為由停牌。
實際上,近段時間中,被股價大跌打亂定增計劃的并非鵬博士一家,今年2月才上市的杭電股份更為典型。6月24日杭電股份宣布擬以35.9元/股的價格,非公開發行2730萬股,募資9.8億元。然而方案公布后恰逢市場大跌,僅僅10多天后該股一度跌至不足19元,隨后公司在7月23日宣布放棄定增。類似的一幕也發生在新界泵業身上,公司7月11日公告稱,因股價大幅跌破發行價,造成參與定增的股東、管理層及其他投資者對定增方案產生較大分歧,決定終止本次非公開發行股票相關事宜。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大致梳理,除上述公司外,近期終止定增計劃(含重組)的還有海虹控股、國中水務等。從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來看,終止定增往往有著多方面的原因,但多是受到了股價大跌的沖擊。更有部分公司尚在停牌籌劃過程中,考慮到市場急跌就直接終止了定增方案。
多種手段保定增
在股價大跌的影響下,放棄定增何嘗不是一種無奈的選擇。而對于一些定增項目勢在必行的公司來說,調整之后再行推出新方案,則成為了更為合理的選擇。從調整內容來看,價格和融資規模是重點。《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目前上市公司大多還是按照預案公布日前20個交易日股價均價的90%來確定定增價格。正因為此,如果上市公司披露方案的時間點是在是在5月、6月這樣的股價高位的話,那么就很難逃脫定增價格高于股價的命運。而對于認購者來說,要接受高于二級市場的定增價格,同時還要面臨長短不一的限售期,顯然并不劃算。正因為此,通過降低定增價格的方式來提高定增方案實施的成功率,就成為了很多公司的共同選擇。
值得一提的是,在近期公布定增計劃的案例中,不少上市公司為了避免“破發”的尷尬,在定增價格確定的方式上動起了腦筋。以揚杰科技為例,公司將本次發行的定價基準日,確定為發行期首日,且價格不低于發行期首日前二十個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價的90%,或不低于發行期首日前一交易日公司股票均價的90%。這種定價方式的優點在于,發行價會隨著股價波動而變化,可很大程度上避免股價波動對定增方案帶來的影響。記者注意到,類似的定價方式,還出現在了贏時勝、云意電氣、華平股份等公司的定增方案當中。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前市場急跌之時,A股市場盛傳再融資審核將趨嚴,50億元成為再融資隱形紅線。在這一背景下,一些原本再融資規模在50億元以上的公司,也主動縮減融資。以大族激光為例,公司在7月22日發布公告稱,將定增募集資金的額度從52.28億元,下調至不超過41億元。
《《《
操作策略
破發潮暗藏淘金機遇 選股首重定增確定性
◎每經記者 余強
今年以來,隨著市場走牛,上市公司紛紛推出增發方案。不過,杠桿上的瘋牛也有生病之時,6月中旬以來,A股陷入震蕩調整,許多公司股價出現腰斬,進而出現了股價低于定增價格的問題,對增發的成功實施形成威脅。
不過,危機之中往往也蘊含了機遇,在近期的反彈中,部分定增破發個股充當了急先鋒的角色。那么,是不是所有的定增破發個股都值得期待呢?對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展開了調研。
破發股成反彈先鋒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部分定增破發個股近期反彈力度強勁。以仙壇股份為例,公司6月23日披露非公開發行預案稱,擬以不低于31.98元/股的價格非公開發行不超過2619.63萬股,募集資金不超過8.38億元。不過公司當日復牌即遭遇跌停,此后股價更是從復牌前的44.92元一路跌至最低的13.70元。但在近期反彈中,仙壇股份已收獲9個漲停,其股價目前已達32.40元,與增發價格基本持平。
類似的公司還有內蒙君正,7月2日公司發布定增預案稱,擬以28.08元/股,發行不超過2.49億股,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70億元。但公司復牌后連遭五個跌停,股價最低跌至7.08元,不足增發價一半(公司7月15日除權,每10股轉增8股,派現0.4元,定增價格相應折算為約15.58元)。不過自7月9日反彈開始,其股價已上漲72.81%,經7月15日除權后,目前價格為13.6元,相對于除權后的增發價,仍有約13%的差距。
作為后救市時代的關注熱點之一,目前定增破發個股不少。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以增發預案通過董事會批準后的個股來看,目前破發個股仍超過100只,其中,除開處于停牌中的公司,自7月9日以來漲幅超過30%的有27家。此外,以目前股價與增發價格“距離”來看,股價相對于增發價“折價”超過30%的仍有3家,被券商股包攬,分別為國金證券、東興證券及東吳證券;處于“折價”20%區間的則高達11只,其中券商股仍然占據三席。
大股東參與個股值得期待
值得一提的是,增發成功與否的決定因素不止股價一項。定增能否順利實施,還要通過層層審批。一般來講,首先是披露增發預案,然后是經過股東大會通過,此后再等待證監會審批。不同階段,增發價格所帶來的股價安全邊際各不相同。
一般來說,當增發方案發布后,為保住定增,上市公司會各顯身手。對于不少通過董事會甚至股東會的發行方案面臨破發的境況,上市公司選擇對增發方案進行修訂的情況較多,修改發行價格、發行數量或是募資總額皆有可能。對于這種情況,增發的不確定性相對較高。但若增發方案已通過證監會審核,方案涉及內容則基本處于鎖定狀態,想要修改難度較大,其增發確定性也比較強。
與上述情況相比,還有一種情況——上市公司定增順利實施之后,股價卻陷入了破發狀態,昔日力挺上市公司的各路資金,因此陷入了被套的尷尬處境。這種情況近期也受到了業內越來越多的關注。國金證券最新披露的研報指出,一個重要選股思路是選擇跌破大股東增發成本價的品種:大股東對公司具有相對較高的控股權,其參與定增一般體現了對上市公司目前經營的認可。同時,由于認購存在鎖定期,換一個角度而言,大股東參與定增后,會進一步為上市公司提升經營及投資收益作出貢獻,以謀求公司長足的發展。因此,大股東參與定增從一定程度上來說,對公司長期發展及股價都起到了支撐作用。
財富證券也指出,投資者可關注大股東用現金參與認購,定增募集資金占標的股票市值較大,跌破發行價幅度較大的個股。
《《《
典型案例
國元證券定增剛獲批
◎每經記者 李智 余強
今年以來上市券商紛紛發布定增方案,如今則多陷入“破發”窘境。其中,國元證券是比較特殊的一家,因公司的增發申請不久前才獲得證監會審核通過。
國元證券4月3日公告,公司擬以30.24元/股的價格發行不超過4億股,募資不超過121億元,用于增加資本金及補充營運資金等。而后,因實施分紅方案,增發價格變更為30.14元/股。然而截至上周五(7月24日)收盤,國元證券股價為24.83元,較定增價格折價17.62%。
需要指出的是,國元證券在7月18日才發布公告稱,公司定增獲得中國證監會核準,而批復自核準發行之日起6個月內有效。也就是說,國元證券需嚴格按照此前公布的增發方案,在未來不到6個月的時間內實施增發,否則方案就會失效。在這樣的背景下,如何解決股價與增發價的“倒掛”,就成了國元證券目前面臨的一大難題。
華友鈷業復牌遇8跌停
◎每經記者 李智 余強
某種意義上來說,華友鈷業的增發方案有種“生不逢時”之感。公司在今年5月底因籌劃增發而停牌時,A股尚處于最亢奮的階段,但隨后市場突然切換至“急跌模式”。
6月26日,華友鈷業帶著涉及22.4億元的增發方案復牌。根據當時的公告,公司擬以不低于25.35元/股的價格發行股份,募集資金不超過22.4億元用于剛果(金)PE527銅鈷礦權區收購等項目。然而,復牌后華友鈷業卻連續遭遇八個跌停板。經歷近期震蕩反彈之后,目前公司股價報于20.31元,較定增價格折價19.88%。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公告顯示,華友鈷業將根據定增募投項目進度的實際情況以自籌資金先行投入,并在募集資金到位后予以置換。而華友鈷業在近期披露的《關于股價穩定措施的公告》中表示,公司將積極推進本次非公開發行股份事項,促進公司持續、穩定、健康發展。公司第二大股東桐鄉市華友投資有限公司承諾認購本次非公開發行股份總額的比例不少于10%。這些因素或對公司后續股價走勢形成一定支撐。
南京銀行定增后破發
◎每經記者 李智 余強
在銀行股中,南京銀行因盤子小而常受資金青睞。去年7月,南京銀行公告稱,公司擬非公開發行股票數量不超過10億股,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80億元,全部用于補充資本金。不過相對于大多方案一開始就給出了發行底價,其方案最初并未明確增發價格。
在近一年后,南京銀行于今年6月24日宣布,公司以20.15元/股的價格完成了上述定增事宜。南京紫金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及法國巴黎銀行分別認購8億元和25億元。此外,上銀基金及財通基金等機構也積極捧場。不過,隨后到來市場的調整讓投資者有點措手不及,南京銀行股價最低探至14.33元,即便經過了一輪反彈后,公司股價仍只有18.43元,較定增價格折價8.54%。
不過,相對于尚處于增發實施過程中的個股,南京銀行增發已經完成,且增發資金的到位對南京銀行基本面的改善也有積極影響。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