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溫州“金改108將”今何在?金融辦4位選聘副主任僅剩1人

2015-07-23 01:41:41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施娜    

◎每經記者 施娜

7月21日,有消息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今年5月辭去溫州市金融辦副主任的張將來,已于6月出任浙商銀行資本市場部總經理助理。

三年前,隨著溫州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獲批設立,溫州金改大幕拉開。

2012年4月,溫州市政府官網掛出公告,面向全國競爭性選聘108名金融人才,包括溫州市金融辦副主任、溫州銀行副行長等一大批重要崗位都在其中。

如此大范圍、高規格的金融人才選聘,被溫州市政府視為金融改革“一攬子”試點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張將來就是在當時的選聘過程中從華爾街回到溫州的。

記者注意到,溫州當年從全國選聘的4位市金融辦副主任如今只剩下1人。

2012年曾廣發“英雄帖”

今年5月18日,溫州市政府發布人事任免公告稱,免去顧威、張將來的溫州金融辦副主任、溫州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副局長職務。

據溫州當地公眾號“溫州金融”消息,顧威將出任龍灣區副區長,其這一任免得到了龍灣區政府有關部門的證實。

至此,當年從全國選聘的四位溫州市金融辦副主任馬興、顧威、張將來、汪鋒(未包括原在該辦任職的余謙),只剩下汪鋒依然在崗了。

2012年4月,國務院正式批復設立溫州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后的第一個月,溫州廣發“英雄帖”,面向全國競爭性選聘108名金融人才,引來了966人報考。其中,溫州銀行副行長和溫州市金融辦副主任兩個職位成為競爭最激烈的崗位,報名人數分別達到了105人和64人。

經過激烈角逐,最終11名高級金融人才入選。

根據溫州方面2012年7月的公示資料,全國競爭性選聘金融人才擬聘任人選名單包括馬興等7人,溫州市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重點項目辦公室領導職位面向全國“掛牌招才”擬聘任人選名單包括余謙等4人。

在這11名人員中,除了余謙原為溫州金融辦黨組成員、溫州市地方金融管理局監管處處長外,其余人員來自保險、證券、人行、銀監等,均無溫州“從政從業”背景。

引進人員中,馬興和顧威一開始就聘任為溫州市金融辦副主任、溫州地方金融管理局副局長,汪鋒和張將來則從2014年7月開始任溫州市金融辦副主任、溫州地方金融管理局副局長(2012年7月~2014年7月,汪鋒任溫州市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金融組織創新重點項目辦公室副主任,張將來任溫州市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資本市場培育重點項目辦公室副主任)。

彼時,馬興已經離職近3個月。根據溫州政府信息公開,2014年4月,免去馬興的溫州市金融辦副主任、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副局長職務。

專家:引才應結合本土培養

事實上,馬興并不是溫州這次全國選聘的第一個離開的金融人才。更早離開的還有溫州市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民間融資規范重點項目辦公室副主任王曉峰和溫州港集團有限公司總會計師金靈君。《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5月18日的溫州市政府人事任免公告中,已免去歐陽韶輝的溫州銀行副行長職務。

作為當時的招聘大戶,溫州銀行開出了“副行長年薪在100萬元以內,首席財務官及首席信息官年薪均在90萬元以內”的招聘條件,并最終在全國競爭性選聘金融人才擬聘任人選名單中占據了3名(總共7名),分別為唐岫立(女)、歐陽韶輝、張勁松等。

7月21日,記者致電溫州銀行,相關工作人員表示,歐陽韶輝確實已經辭職,而唐岫立則在更早的時候從溫州銀行副行長的崗位調任首席研究員,張勁松依然擔任首席信息官。

至此,溫州當年公開選聘的11名金融人才,5人已經離開,4人調整了崗位,2人在原崗。

對此,溫州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會會長周德文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這些金融人才相繼離開的原因比較復雜:一方面,當時相關部門一廂情愿選擇公開選聘,但這些特殊人才過來后無法發揮作用,他們不只是為了高薪,很多人是抱著理想而來,而相關改革沒有達到理想的狀態,他們大展宏圖的機會似乎難以達到;另一方面,引進的人才不一定全部都有真才實學,而招聘又有些教條化,其實要找優秀的人不一定要公選,比如本地有不少了解溫州經濟的人才卻未得到重視。

今年5月,溫州“人才新政十條”正式發布。溫州市招才局局長徐強中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A類人才是直接獎勵住房,房子面積一般在120平方米~140平方米,根據政策,給人才的獎勵不少于1200萬元,其中包括住房。

據此,溫州對招攬人才的力度之大,渴求之心可見一斑。

周德文表示,高薪攬才,最高獎勵達1200萬元,這在其他地方也是不多的,應該說政府的用意是好的,但更重要的是,在引進人才的同時,更要注重培養溫州本土人才。

周德文還表示,金融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是系統性工程,政府要實實在在為改革、為經濟發展招攬到實干可用的人才。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