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生態問題突出 專家認為中國可幫助環保治理

每日經濟新聞 2015-07-13 14:40:10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副理事長喜文華認為,“一帶一路”沿線約65個國家,生態環境安全問題日益凸現,亟待解決。我國生態文明理論已形成相對完善的體系,并經過實踐檢驗,可用以規范和引領沿線各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共建綠色絲綢之路。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李彪    

每經記者 李彪

“一帶一路”推進步伐加快,越來越多的產業、理念將搭接“一帶一路”走出去。

7月11日,由中國國際科技促進會、中國能源環境科技協會等單位聯合舉辦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與發展高層論壇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召開。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一帶一路”發展戰略下,如何把握機遇、加強國際間合作成為業界討論的焦點。

在會上,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副理事長喜文華認為,“一帶一路”沿線約65個國家,生態環境安全問題日益凸現,亟待解決。我國生態文明理論已形成相對完善的體系,并經過實踐檢驗,可用以規范和引領沿線各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共建綠色絲綢之路。

喜文華介紹, “一帶一路”沿線的東南亞地區,快速工業化和城市化的環境壓力、空氣的跨國污染、水資源破壞、熱帶雨林銳減以及生物多樣性減少、人口膨脹和資源消耗量飆升等問題,嚴重地影響了區域可持續發展。

他認為,陸上絲綢之路經過的主要為中國和歐洲之間的歐亞大陸腹地,生態問題突出,已成為制約該地區發展的重要障礙。海上絲綢之路沿岸國家幾乎全是發展中國家,海洋生態問題長期存在,如氣候變化、自然海岸線大量喪失、陸源污染排放過量、生態災害頻發、漁業資源枯竭等。

“綠色經濟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核。” 喜文華說,綠色經濟的范圍很廣,包括生態農業、生態工業、生態旅游、環保產業、綠色服務業等,發展綠色經濟可減少污染減排和生態資源破壞,提高企業經濟增長效益等。

實際上,中國的環保國際化合作由來已久,早在2010年,就已經成立“中國-東盟環境保護合作中心”,成為中國與東盟開展環保合作的重要機制平臺。將跨界環境污染(跨界煙塵污染、有害廢物跨界轉移)、環境教育與公眾參與、環境友好技術、東盟城市生活質量標準、海洋環境的可持續利用等納入環境優先合作領域。

在今年3月召開的廣西推進“一帶一路”環保國際合作建設研討會上,專家們提出,我國應帶著生態文明理念、環保治理的經驗和活躍的企業“走出去”,探索中國對外援助和對外投資環境的管理手段,通過“產業園區+合作機構+技術輸出”的模式,加強境外投資企業的環境與企業社會責任意識。

今后相當一段時間是“一帶一路”倡議的落實階段,會面臨很多現實問題和挑戰,喜文華認為,要根據不同的國情和不同的雙邊關系制定相應的戰略,在戰略制定中,要深入研究各國在節能、節水、應對氣候變化、生態補償、濕地保護、生物多樣性保護、土壤環境保護等方面的法律法規,并將中國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積累的創新成果融會貫通,探索生態文明建設國際合作的新模式和新路徑。

“把生態文明理念融入互聯互通、產業投資、資源開發、經貿合作、金融合作、人文交流、海上合作等領域的重點合作建設項目的各方面和全過程,在‘一帶一路’建設中充分發揮生態文明的助推器作用。” 喜文華說。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環保治理 一帶一路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