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電商預售票“占領”銀幕《小時代》率影院走進“新時代”

2015-07-10 01:06:29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江然    

◎每經記者 江然

中國電影史上的“大奇跡日”來臨。7月9日凌晨,《小時代4》首映,此前一天,有第三方統計機構稱,《小時代4》將登陸全國32201塊銀幕,占比達到64.66%,首日排映擬達到6.4萬場,刷新內地市場國產電影的首日排映紀錄。

在紀錄背后,除了《小時代》系列電影本身的影響力和粉絲基礎,淘寶電影采取互聯網發行手段起到了重要作用。公開報道顯示,截至7月8日,淘寶電影通過預售方式,已經賣出《小時代4》電影票近150萬張,提前鎖定超5000萬元的票房。《小時代4》預售模式的火熱再次提起了“電影是否該賣9.9元”的話題。眼下,中國電影市場飛速擴張,越來越多的觀眾通過電商平臺提前購票,不但可以方便地在線訂座,還能以低價獲得實惠。

值得注意的是,互聯網預售在催熱淡季的同時,亦成為精準營銷的一部分。但其對電影業的沖擊遠不止終端的電影票銷售,“預售對行業的改造更體現在發行環節,這已經成為市場運作的一部分。”一位電影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在線售票占半壁江山

7月8日,一則關于成都某影院將在7月9日全天17個電影廳全部排映《小時代4》的新聞引起業內關注。這也讓該影院成為首映日全國放映《小時代4》場次最多的電影院。

在被指“浮夸”的同時,業內也不得不承認這部影片在7月9日的排片具有“絕對優勢”。“7個大廳都排上了。”另外一家影院經理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截至下午4點,影院電影票收入達7萬元,其中小時代貢獻八成。”而在一個非周末的日子,這家影院白天上座率為40%,“高于平日。”

作為主投資方和發行方的樂視影業,自然“坐等花開”。不過多位業內人士認為,《小時代4》刷屏,除了郭敬明和小時代系列集體IP效應,以及其強大的粉絲基礎,淘寶電影采取的互聯網發行手段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悉,淘寶電影此次采用了預售模式。“6月20日,《小時代4》在淘寶電影開啟線上獨家預售,兩小時就賣掉了16萬張電影票,兩天就售出超過45萬張,刷新了國內電影的預售紀錄。”據其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淘寶電影通過預售方式,已經賣出《小時代4》電影票近150萬張,提前鎖定超5000萬元的票房。”

實際上,發行方通過與電商合作,利用先期宣傳預售電影票并不新鮮。據此前媒體梳理報道,早在去年國慶檔期間,《心花路放》通過和美團貓眼合作,就創造了先期網絡預售票房超4000萬元的佳績;去年“雙十一”期間,《一步之遙》就被淘寶、微信、格瓦拉等電商平臺盯上,紛紛推出低價預售,最低的只要9.9元一張,預售票房近3億元。

第三方統計顯示,電商票房份額近年來在影片全國總票房中的占比越來越高,2013年的全國電影總票房中,在線售票份額約為25%,2014年提升到近40%。“現在已經接近一半。”北京一位影院經理向記者確認。

改造傳統電影發行

實際上,互聯網預售也好、在線銷售低價票也好,都給影城銷售電影票帶來最直接的沖擊。本次《小時代4》預售火爆也再次引發“電影該不該賣9.9元”的議論。此前就有觀點指出,在線低價票存在隱患,影城會員制不再具備競爭力,也存在惡意低價競爭之嫌。

“會員制受到影響是必然。”上述成都某影院經理直言,“但最重要的是觀影體驗,這個市場是開放的。如果影城本身不具備大數據處理能力,僅僅留個電話號碼和郵箱,所謂會員也不過是你的顧客。”上述經理稱。“大勢所趨。”北京一位影城經理也同樣認為,“流量才是王道。”

值得注意的是,對發行方來說,與電商合作推出預售票,也成為其重要營銷手段之一,不僅可以迅速為影片積累話題和人氣,也為影片正式公映后的票房打下基礎。“與終端售票相比,在線預售對電影行業的改造更體現于發行環節。”一位電影人士告訴記者。

著名影評人譚飛表示,貓眼等掀起的預售模式可謂“革命性的,”“對電影的生產、發行、銷售等整個產業鏈都起到調整作用。”

而在《小時代4》首映禮最后,樂視影業CEO張昭亦同樣感慨這是一個“新時代”的到來,具有“劃時代”象征意義。而他的感慨基于一個顯著的變化:包括BAT在內的前五大互聯網公司都參與了《小時代4》。

“《小時代1》并不敢說所有人都看好它。”張昭說,“因為《小時代》的用戶是15~25歲這個年齡段的人群,是跟互聯網有關的主力消費群體,這就是巨頭們(加入的)根本原因。”

在他看來,電影和互聯網都是一個巨大的“流量入口”,與其抱怨低價,不如利用電商帶來的巨大流量,增加“非觀影體驗”,并且通過衍生品售賣、社交活動等方式增加收入來源。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