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7-09 00:59:01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劉旭
◎每經記者 劉旭
特斯拉和比亞迪看重的電動車并沒有打動李書福。吉利控股集團(以下簡稱吉利集團)選擇繼續發力新能源汽車的另一領域——甲醇汽車。
7月3日,吉利集團的全球化布局又落一子。與選擇在傳統車市場頗具影響的沃爾沃不同,這一次吉利集團董事長李書福瞄準了可再生能源領域,斥資4550萬美元對冰島碳循環國際公司進行投資。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首次投資后,吉利集團將在三年內完成共計4550萬美元的投資,購買碳循環國際公司的股權;同時,吉利集團將成為碳循環國際公司的重要股東,并派駐董事會成員。
吉利集團并沒有公布由此獲得的股權和預期收益。“主要考慮到甲醇這一可再生能源發展處于起始階段,公司發展具有較強不確定性。”吉利集團相關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依照市場需求和甲醇能源的社會接受程度,吉利集團有可能追加投資。
據悉,碳循環國際公司運營世界首家可再生清潔甲醇工廠,于2006年成立,此后在可再生清潔能源和采集二氧化碳合成清潔甲醇燃料技術領域成為世界領先企業。
碳循環國際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及聯合創始人KCTran介紹,“作為冰島首家擁有通過采集二氧化碳合成清潔甲醇燃料技術和工廠的企業,我們正在同歐洲及中國的電力、化學及鋼鐵行業的客戶開展一系列項目。吉利的投資是對我們商業模式和努力的再次肯定,并將推進我們對甲醇作為可持續運輸燃料的開發與推廣。”
記者了解到,吉利集團入股該公司后,雙方將探索在中國推廣清潔甲醇燃料合成生產技術,同時研發并推廣100%甲醇汽車在中國、冰島和世界其他地區的使用。
上述吉利集團相關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吉利集團打算把碳循環國際公司的技術帶中國市場,并持續對它的發展進行投資。”
實際上,吉利集團對于甲醇汽車的探索由來已久。李書福表示,從2005年開始,吉利就以M100甲醇作為燃料,按照新車開發流程和現行的汽車標準,全新開發甲醇發動機和甲醇汽車。到目前為止,已研發出1.5L和1.8L兩種排量四款發動機,搭載開發了多款車型,并實現了產業化。
2012年9月,吉利的甲醇汽車試點專項公告順利獲得國家工信部批準。2013年3月,150輛吉利甲醇汽車進入山西晉中,率先在山西啟動甲醇汽車試點出租車運營。“我們相信甲醇作為清潔能源,在未來會有較大的發展空間。”吉利集團內部人士告訴記者。正因如此,吉利汽車積極與中國多方合作伙伴合作,推廣甲醇出租車在全國范圍的使用。2015年4月,吉利簽約貴陽市,推出首批甲醇出租車,類似的合作也在山西晉中及陜西寶雞等地陸續展開。
從去年開始,工信部調研指出,甲醇作為車用替代燃料,技術上已不存在大的障礙,下一步甲醇汽車將加速推廣,并提出深化甲醇汽車試點、推進甲醇汽車車型公告,加強甲醇汽車標準體系建設,制定甲醇汽車加注體系建設規范,完善甲醇汽車生產及運行管理制度等。
盡管如此,目前甲醇汽車仍處于技術標準、配套設施及國家政策等嚴重缺失狀態,在純電動車型普及尚需時日之時,甲醇汽車普及可能要等待更長時間。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