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7-06 01:00:11
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師楊德龍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預測,本次IPO暫緩或持續數月。他認為,以21家券商表態的4500點以下不減持自營股票為參考點,在該點位以下,IPO可能不會重啟。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王一鳴
◎每經記者 王一鳴
連續的利好,卻未能止住A股的頹勢。這一回,政策面終于祭出撒手锏:暫緩新股發行。
7月4日晚間,滬深交易所同時公布了共計28家公司首次公開發行A股暫緩發行的公告。對于IPO暫緩原因,相關公司均稱“因近期市場波動較大”。
昨日(7月5日),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鄧舸在答記者問時表示,28家擬上市公司暫緩發行后,近期將沒有新股發行。下一步新股發行審核工作不會停止,但將大幅減少新股發行家數和融資數額。“周末的政策組合拳力度比前幾輪大,不僅拿真金白銀來救,同時暫緩了IPO,短期A股反彈趨勢有望確立。”5日晚間,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師楊德龍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預測,本次IPO暫緩或持續數月。他認為,以21家券商表態的4500點以下不減持自營股票為參考點,在該點位以下,IPO可能不會重啟。
具體來看,此次涉及暫緩IPO的公司共計28家。其中,有10家公司已于7月3日啟動申購程序。當前,原披露的預計發行時間表將進行調整,網上申購資金將于7月6日解凍,網下申購資金7月6日退回。
這對于A股在流動性方面的利好不言而喻。此前有機構預測,上述10只新股凍結的申購資金規模約為1.53萬億元。“各發行人主動申請暫緩IPO,該行動實則在證監會3日表態‘減少IPO發行家數和籌資金額’基礎上,高層進一步的救市舉措。”知名經濟學家宋清輝向記者解讀稱,當前市場的買方力量嚴重不足,IPO暫緩發行對反彈將有明顯利好效應。
除了IPO暫緩,另有上海本地投行人士向記者表示,部分企業再融資進度亦可能受到影響。目前,已有公司配股申請因故取消。
7月3日,太平洋證券公告披露,證監會主板發行審核委員會原定于7月3日召開會議,對公司的配股申請進行審核。不過根據證監會公告,該會議因故取消。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