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 2015-07-01 19:10:31
6月29日,重慶的在線股票配資平臺“賺了點”發布公告要求所有5倍杠桿配資用戶,無論賬戶盈虧,在1日閉市前全部清倉,否則2日按強制平倉處理。
 
        
        證券時報記者 劉筱攸
6月29日,重慶的在線股票配資平臺“賺了點”發布公告要求所有5倍杠桿配資用戶,無論賬戶盈虧,在1日閉市前全部清倉,否則2日按強制平倉處理。
截至證券時報記者發稿,“賺了點”并未給予最后回復,說明有多少5倍杠桿用戶。
在兩市1500只股票延續懸斷式跌停的29日,這樣的公告一出,就讓市場恐慌升級——哪怕這個平臺配出資金規模其實很小。
民間配資平臺瞬間成為眾矢之的。
“我們其實也知道配資資金一跑就會引發某只股票恐慌拋售,誘發踩踏,所以我們早就有意識地收緊杠桿。”金斧子創始人兼CEO張開興告訴記者。而“如履薄冰”,是他對自家公司——金斧子開展配資業務以來的心路總結。
記者了解到,其實線上配資平臺并未出現大規模平倉或爆倉。金斧子配資用戶10.8萬戶,配資總額15億,強平用戶占比不到15%;米牛網17萬用戶,累積出借47億,被強平的客戶占比不超過25%。這還是規模較大的配資平臺,較小的如巧牛網,公開數據顯示其2000位配資用戶,截至上月末被強制平倉的客戶比例僅9.72%。
“沒有聽哪個同行爆發出嚴重的風險,其實平倉或爆倉的比例也真的不算太高。”米牛網聯合創始人柳陽說。近期市場的跌宕確實讓平倉賬戶數量較以前有所增加,但并未越過警戒線。
柳陽說,他們都是從去年八九月就開始開展配資業務了,剛好趕上牛市行情起來。那一波開融資倉的客戶獲利情況都不錯,也算是為這一次下跌備好了安全墊。爆倉比較多的平臺,幾乎都是從今年高點位入市的客戶。
這也是張開興的邏輯。張開興同樣認為,越早開展配資業務的配資平臺,資產規模相對更大,客戶抵御市場短期急跌的能力更強。
更為重要的是,規模較大的場外配資平臺,在大跌之前已經開始收緊過于激進的配資行為。
以米牛網為例,其今年將最高配資杠桿由最初的5倍調整至4倍;5月25日,再將4倍降至3倍;將創業板的持倉比例由50%降至20%;對持股集中度進行限制,持倉三個月以上的股票要求均勻分布;同時,將警戒線和平倉線上提到118%和112%。
柳陽說根據后市情況,甚至不排除將杠桿再降至2倍。
而金斧子更有先見之明。這家因為配資業務聲名大噪的網絡平臺,急于擺脫自己“配資平臺”的標簽,反復強調股票配資只是自己多元化業務之一。在3月將最高杠桿降至3倍,4月調降至2倍,5月份再調降至1倍。
金斧子后續還將繼續收縮配資業務,而手腕會更加嚴厲,且不限于降杠桿。在融資用戶的選擇上,要求三年左右的交易經驗,并且要經過風險評測;其次是將保證金提升至5-10倍;最后是更為嚴格地限制權重股票和板塊分布。
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在與記者的交流中,柳陽直言,其實大多數配資公司時刻會提醒自己“悠著點”,以防被監管盯上。這句話的潛在含義,幾乎可以理解為配資平臺也知道自己略帶“灰色屬性”。
記者認為任何衍生自市場需求的商業模式在風險暴露的時候啟動自糾或他糾,總是好事。愿教訓過后,配資行業更為規范和理性。
原文鏈接://www.stcn.com/2015/0701/12329086.shtml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