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5-22 01:46:10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袁君 發自上海
◎每經記者 袁君 發自上海
昨日(5月21日),浦發銀行總行正式對外推出一款組合在線投資服務——“財智組合”,以本行銀行理財產品和該行代理銷售的基金證券產品為主,根據特定客戶群體的特征和需要,設計產品組合。“財智組合實際上是轉變了銀行從過去單一地銷售產品、以產品推動的經營模式,轉變為以客戶為中心,根據特定客戶群體的特征和需要設計產品。”浦發銀行零售產品部副總經理湯嘉惠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不過,有業內人士表示,這種投資組合風險較高,投資者應將其與普通銀行理財計劃有所區分。
某銀行業分析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銀行推出的理財產品或投資組合,在豐富度等方面仍有進步空間。
財智組合僅在網銀端銷售
隨著A股市場持續走牛,越來越多的老百姓開始嘗試證券類投資,而當互聯網金融公司的理財服務從P2P延伸至各類股票基金產品時,也有銀行開始借助互聯網技術,幫助客戶分享更多股市的收益。
當前,市場上的基金產品較多,普通客戶的專業判斷和投資能力有所欠缺。為此,浦發銀行推出了“財智組合”,目前,該理財工具僅服務于浦發銀行個人客戶,只在網銀端銷售。
據了解,“財智組合”可根據特定客戶群體的特征和需要,設計產品組合,并以量化模型和歷史數據回測的方式調整和驗證組合,最后以量化數據和指標為支撐形成產品組合方案。
湯嘉惠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該組合同時提供了提示止盈止損服務,幫助客戶以嚴格的心態紀律實現“落袋為安”,同時也將虧損設置在合理范圍之內。
據介紹,“財智組合”主要針對不同風險偏好的客戶共推出四類組合類型,其中最“激進”的一類,權益類資產投資比例在80%以上。
銀行理財產品豐富度待提升
近年來,商業銀行推出的理財產品已出現組合投資且投資工具日趨多元化。
據普益財富發布的銀行理財市場月報顯示,4月份,各銀行共發行組合投資類產品2947款,市場占比為50.59%,挑起銀行理財產品“大梁”。專業人士認為,此類產品投向選擇更多,資產回報更好,因此受到銀行青睞。
據悉,上述將傳統銀行理財和權益類產品直接組合起來的投資方案,在銀行業內尚屬首創。“現在銀行存款流失確實比較嚴重,理財產品的收益率相對于互聯網理財、證券產品來說較低,但銀行理財的屬性決定其無法做到非常高的收益。所以,將權益類投資和銀行理財組合起來,是當前市場行情下一個不錯的選擇。”某國有大行個金部負責人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不過,上述國有大行個金部負責人也提醒,這種投資組合存在較高的風險,投資者不可將其與通常意義上的銀行理財劃等號。
事實上,浦發銀行推出的投資組合是將銀行理財與代銷基金組合搭配銷售。據了解,客戶購買“財智組合”需繳納正常的基金申購手續費和銀行理財的手續費,產品本身不再收取服務費用。
前述銀行業分析師表示,一方面,銀行收取代銷及理財手續費賺取中間收入,另一方面,也能為銀行吸攬一部分存款。
他還認為,與當前品種繁多的互聯網理財產品相比,銀行理財產品或投資組合,無論豐富度還是便捷性方面,還有提升的空間。
對此,湯嘉惠認為,面對互聯網金融的競爭,銀行必須在財富管理、資產配置方面突出自身的專業性,既要借鑒互聯網的便捷性、人性化的思維,同時在互聯網企業不太具備的專業性方面,持續加強銀行的組合構建和資產配置能力。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