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5-21 02:12:23
昨日,在“2015世界知識論壇·中韓企業家高峰論壇”成都商務項目考察活動期間,曾跟隨韓國總統出訪美國的韓國中堅企業聯合會會長姜鎬甲接受了記者專訪。姜鎬甲表示,中韓企業有各自優勢,在中韓FTA的背景下,雙方可以結合各自資本和技術進一步合作,甚至可以深度合作,共同進入第三國市場。
韓國“中堅企業”可理解為處于中小企業和大企業之間的過渡期,且具有一定規模和創新能力、發展潛力較大的企業。韓國《中小企業基本法》所定義的“中堅企業”是三年平均銷售額達到1500億韓元以上,但不屬于內部交叉投資限制范圍內的公司。
近年來,韓國政府非常重視韓國中堅企業的發展。2013年韓國樸槿惠總統訪美時,所帶團隊成員就包括了姜鎬甲。
樸槿惠曾表示,中型骨干企業是韓國經濟的腰椎,只有腰椎結實才能健康,因此只有中型骨干企業穩步發展,韓國經濟才能更加穩健。政府還將另行打造扶持系統,幫助中型骨干企業發展成為全球專業企業。
姜鎬甲介紹,韓國推出了“成長梯子戰略”,扶持中堅企業的發展,“我們的目標是,把中堅企業培養成為全球專業性企業,給它們的定位是,讓其成為每個領域的世界前三位。”
中堅企業成長過程的關鍵是什么呢?姜鎬甲認為,要想成長,就要有自己獨特的技術和創意能力,“我們希望從這兩方面,把中堅企業培養成世界性專業企業。”
近日,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所屬中國企業家調查系統組織的《2015·中國企業家成長與發展專題調查報告》顯示,東部地區企業、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將是未來推動我國企業創新能力增長的主要動力。中小企業創新在投入強度上比大型企業更有優勢。2014年我國小企業研發投入占年銷售收入的比重為7.2%,高于中型企業的6.6%,更高于大型企業的3.8%。
中國巨大的市場也被韓國企業更加看重。姜鎬甲說,中國有著非常大的市場和發展空間,全世界都看到了阿里巴巴等中國優秀公司驚人的成長速度,中國市場對韓企有著很大的機遇。“包括我自己的公司在內,很多韓國企業都正和中國企業進行合作,也想到中國投資,我的公司在大連就有一個投資項目。”姜鎬甲表示。他的公司主要做汽車零部件生意,也將在中國加大投資。
此次來到成都,姜鎬甲表示,“通過這次考察,我發現成都是個了不起的城市,相信很多韓國企業也看到了這點。”
成都商報、每日經濟新聞聯合報道組記者 謝振宇 實習記者 周恒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