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5-20 01:19:08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江然 發自成都
◎每經記者 江然 發自成都
成都正以無比開放的姿態,擁抱世界。
在連續舉辦世界級盛會財富論壇、華商大會后,“2015世界知識論壇·中韓企業家高峰論壇”又落戶成都。與其說是財富論壇這類高級別活動的后續效應,不如說是全域開放的成都,越來越使海外賓朋矚目。
近日,《鳳凰周刊》以“成都引力”為主題報道了對新常態下成都轉型的調查。值得注意的是,文章在這座城市的現代化、國際化上著墨頗多。眼下,成都已吸引十四國領館落戶,并與26個城市結為友好城市。國際吸引力不斷提升的成都,“朋友圈”越來越大。
“成都引力”成新熱詞
2014年對成都來說,是奮力打造西部經濟核心增長極、建設現代化國際化大都市并且成果斐然的一年。圍繞“全域開放”戰略,成都繼續廣泛開展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的開放格局,在這一年中,成都的國際化被賦予更深含義。
經《鳳凰周刊》報道后,“成都引力”成為一個新熱詞。實際上,成都的“朋友圈”正越來越大。
英國首相戴維·卡梅倫曾說,要感受中國發展的未來,就要來成都;美國第一夫人米歇爾·奧巴馬毫不掩飾對這座城市的喜愛之情;德國總理安格拉·默克爾從成都開啟她第七次訪華之旅。
蓉歐快鐵呼嘯而過,串聯起始發點與終點。2015年4月29日最新消息,成都與波蘭羅茲即將建立友好城市。幾日之前,成都還和巴基斯坦第二大城市拉合爾正式結為國際友城。至此,成都已與26個城市建立友好城市關系。
2014年,成都與匈牙利佩奇市、美國路易維爾市、愛沙尼亞塔林市等5座城市建立友好合作,友好合作關系城市數量達到33個。
成都與世界的交流也不斷拓展。
2014年,除了成功舉辦中德對話論壇等國際會議,國際政要來訪增多,還新增了以色列和新西蘭駐成都總領館。截至目前,外國駐蓉領事機構增至14個,并成功組織“2014倫敦成都周”、“鐵人三項”世界杯等國際文體交流活動,城市國際影響力持續提升。
以友城為紐帶,一張張合作備忘錄在成都簽訂,一系列合作項目在成都展開:教育、醫療、旅游、經貿、體育……涉及各個領域。成都市民也得到實惠:繼直航倫敦后,成都又實現與舊金山、毛里求斯的直航;成都人在家門口就能上國際小學學習純正法語,在國際醫療機構就醫,觀看世界級的賽事。
營造優越投資環境
林秀鳥自來。
成都正努力營造優越的投資環境,拓展對外開放空間,提升全球資源整合能力,深度參與國際產業分工。截至目前,在成都落戶的世界500強企業已經達到262家。
剛剛晉級為國家級新區的天府新區,已成為全方位開放的前沿區、機制體制創新的先行區。今年1月,天府新區推介會上,包括中信集團、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等在內的很多知名央企悉數出席,表現出濃烈的投資興趣。
開放的成都,同樣是發展的成都、機遇的成都。通過強化新川創新科技園、中法成都生態園等合作園區建設,依托“8+1”合作機制加強與芝加哥的商貿合作等,成都正持續升級國際經貿合作。
2014年,成都外經外貿穩定增長,實現進出口總額558.5億美元,同比增長10.4%。成都高新綜合保稅區進出口總額居全國第三、西部第一。空港保稅物流中心(B型)、青白江成都鐵路臨時對外開放口岸獲批設立,也使得外貿便利化水平明顯提升。
與此同時,成都還在推動高質量的“走出去”。2014年,企業走出去步伐加快,新增境外投資項目100個,對外承包工程和對外勞務合作營業額增長30%。
眼下,成都正積極爭創中國(成都)內陸自貿試驗區,提升發展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鼓勵優勢企業走出去開拓市場、參與國際競爭,推動成都產品、成都服務更廣泛、更深入地走向世界。
這座西南內陸城市,已然成為開放的橋頭堡,以開放的姿態,充分展示自己的魅力,吸引了世界的目光,贏得國際的贊譽。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