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商安信沖刺征信第一股 機構給出10億估值

2015-05-20 01:18:40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袁君 發自上海    

◎每經記者 袁君 發自上海

今年1月,央行曾發布通知,允許芝麻信用等8家機構做好個人征信業務的準備工作。事實上,按業務模式分,征信機構有企業和個人兩大類。此前,企業征信并未引起太多關注,直到近期有多家上市公司先后涉足,才逐漸進入人們的視野。此外,外界對征信機構或評級公司的收費標準、行業生存現狀、未來發展機遇等方面卻了解不多。對于上述問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進行了深入采訪。

近日,上海一家做企業征信的公司——商安信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商安信)舉行新三板掛牌路演。

目前,A股市場和新三板并無以征信為主業的公司,商安信如能順利掛牌新三板,將成為“征信第一股”。《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該公司路演現場了解到,已有機構投資者明確給出商安信超過10億人民幣的估值。

企業征信的市場價值何在?一位從事企業征信業務的公司負責人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無論是大型企業和中小企業,還是跨國企業,都對企業征信有各自的需求。

多家上市公司涉足征信

今年初,8家機構入圍央行首批個人征信牌照名單。至此,國內個人征信行業終于打破了此前央行“一家獨大”的格局,進入跨越式發展階段。據宏源證券預測,中國個人征信市場空間為1030億元,而目前個人征信和企業征信的總規模僅為20億元。

據了解,擬掛牌新三板的商安信主要致力于幫助海外企業在中國尋求貿易伙伴,并服務于中國出口商,幫助他們促進與海外的貿易往來。目前,商安信擁有世界排名前三的信用信息服務機構Creditreform在亞太地區的唯一授權,在全球24個國家有超過6000萬家企業的信用數據的使用權。

為何選擇掛牌新三板?商安信CEO陳曉東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新三板是我國資本市場創新先行先試的實驗田,為高成長型企業提供了便利的融資平臺。“獲得資金不是我們的主要想法,登陸新三板主要是想提高公司的公信力,然后對企業本身是一個更好的督促。”

事實上,A股市場不乏對企業征信業務躍躍欲試的公司。前不久,一家身兼互聯網信息安全、互聯網金融、互聯網軟件開發、互聯網征信等諸多題材的A股上市公司安碩信息(300380,SZ)受到資本市場熱捧,股價一度飆升至400元上方,并成為目前兩市第一高價股。值得注意的是,安碩信息已設立全資征信子公司,正準備經營企業征信業務。

此外,新國都(300130,SZ)、銀之杰(300085,SZ)等上市公司也曾公告稱,將布局征信業。

“安碩信息要做企業征信其實有一定的優勢,原因在于它是金融機構的技術、軟件供應商,如果其把銀行等金融機構所掌握的一些數據整合起來,進行大數據分析,具有數據和用戶優勢。”前述從事企業征信業務的公司負責人對記者表示。

幾年內行業或有巨大發展

當前,中國的征信行業已步入發展快車道。陳曉東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我認為接下來3~5年,中國的征信市場和信用評級市場,一定會有一個巨大的發展。”

那么,外界關注度不高的企業征信,究竟有哪些市場價值呢?前述從事企業征信業務的公司負責人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一些大型企業包括商業銀行、保險公司,還有一些P2P平臺等中小企業,甚至跨國企業,對企業征信都有不同的市場需求。“首先,對于大型企業來說,本身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政策,肯定也對征信方面有需求。其次,商業銀行不可能每筆貸款都能準確把握住信用風險,如果額度稍大,也需要征信公司來提供服務。還有保險公司,所有的保單進來,對所有的買家風險、行業風險,全部要經過信用評級。”陳曉東表示。

當前,企業跨境并購不斷掀起新的熱潮,中國企業走出去也催生了對企業征信服務的需求。“中國企業走出去,要改變過去的形象,我們可以幫助這些企業建立信用名片,為他們提供信用上的支持。”陳曉東表示。

目前,相比那些已有一定信用和口碑的大企業,中小企業的信用需求亦不容忽視。“現在中小企業融資很困難,銀行都愿意借錢給大企業,那中小企業怎么辦?他們沒有自己的信用名片,所以對企業征信的需求很大。”陳曉東告訴記者。

陳曉東向記者表示,征信業在中國是一個相對較新的行業,之前信用報告的使用者以銀行為主,主要作為信貸審核的依據,而目前征信調查和風險評級越來越多地作為第三方工具,被更多的市場主體所熟知。

《《《

現 狀

評級機構遇尷尬:百億項目收費數萬 報告結果不被認可

◎每經記者 袁君 發自上海

近期,一則“安徽僅需為一批258億元人民幣的債券支付5萬元信用評級費”的消息引發外界關注,相關各方對評級公司的收費標準、運營模式、行業生存現狀等諸多方面也產生出較強的好奇心。

國內某大型國有評級公司內部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因為獲得資質的評級公司不多,加上地方政府債券級別一般都是AAA,因此評級公司之間的價格競爭顯得尤其關鍵。

近日,記者通過網上的一條“企業信用評級加盟”招商信息,詢問中小企業做信用評級的費用,該信息發布方表示,如只做信用評級,收一萬七八左右。

對于信用評級機構收費不高的原因,業內人士認為,主要是機構投資者不太認可信用評級機構出具的報告價值。

業內:評級利潤率并未增長

今年3月,《第一財經日報》曾報道,中國政府采購網發布的一則公告稱,東方金誠國際信用評估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方金誠)中標“2015年安徽省政府債券信用評級項目”,評級總費用5萬元。

東方金誠自稱,收取低價是其“社會責任”的一部分。不過,在業內人士看來,5萬元的費用刷新了評級收費的“下限”。

上述評級公司內部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債券、信托等金融產品的評級需要有“一行三會”的資質認可,獲得資質的評級公司本來就不多,而且地方政府債券級別一般都是AAA,所以價格基本就成了唯一的競爭手段。

從以往其他地方債的評級看,收費25萬~40萬元比較常見。上述評級公司內部人士透露,過去幾年,評級機構的發展勢頭不錯,隨著債市欣欣向榮,業務量也有所增長,但每單業務的利潤率,其實并沒有增長,甚至由于經營成本的上升而出現微降。

長期以來,中國債券市場無實質性違約事件。因此,有業內人士認為,剛性兌付一直不打破,導致信用評級價值可有可無,而這才是東方金誠敢于5萬元出具信用評級報告的根本原因。

不僅是債券市場,規模在10億元左右的信托資產計劃,信用評級費用也只有10萬元左右。“根源就在于機構投資者不太認可信用評級機構的價值(即評級報告結果),因此信用評級行業收費的議價空間很小。加上市場規模相對固定,市場存量無非是在7家信用評級機構牌照之間做市場洗牌。”上述評級公司內部人士表示。

多地試水中小企業免費評級

事實上,除了“高大上”的債務信用評級,各類針對普通工商企業的評級也如雨后春筍般涌現。

近日,記者在網上發現一則“企業信用評級加盟”的招商信息。根據招商信息介紹,簽署合作協議之后將授權合作商“中國中小企業協會信用管理中心XX地區服務站”,給予對應授權文件及牌匾。合作商開展評級業務前期,協會給予幫助和輔導。

記者以加盟商的身份電話聯系到該招商信息的發布人蘇某,蘇某稱,加盟成為地區服務站需要繳納5萬~10萬元的合作費用(即加盟費),合作商主要完成市場銷售,協助客戶收集、整理申報資料、簽訂信用評級協議。協會承擔信用評價的具體工作,代商務部頒發牌匾、證書以及完成商務部網站的公示和備案。

記者向其詢問一般性中小企業做信用評級的費用,對方稱,“如果還參加我們其他的比如咨詢等服務,費用一般是兩萬多,如果只做信用評級,就收取一萬七八左右。”

據記者了解,對普通工商企業來說,信用評級在融資貸款、高新項目申報、政府采購、招標投標、行政審批、市場準入、資質審核等方面具有輔助作用,部分政府項目申報可以直接準入。

蘇某告訴記者,“有了我們的評級之后,雖然不至于說肯定能給企業帶來很大的效益提升,但輔助作用肯定是有的。而且如果我們給企業做的評級達不到A級,就不會收取企業評級費用。”

記者還注意到,不少地方出現由地方政府認定的第三方征信評級機構,為當地中小企業進行免費信用評級的服務。如在青島市,該市經信委為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引導評級機構在免費為企業信用評級的基礎上,篩選客戶提供免費信用助貸服務。此外,大連、洛陽、貴陽等地也有上述類似在政府部門引導下的免費評級服務。

專業人士認為,通過引入第三方信用評級機構,對中小企業進行信用評級,可以使企業信用意識明顯增強、企業管理水平有所提高,從而使其信貸需求更易得到滿足。“近年來,因經濟形勢不太好,不少企業經營出現了問題,在這種情況下,企業信用狀況尤為關鍵,所以各種信用評級公司也就應運而生了。”某國內知名評級公司高管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政府引導下的評級公司還是有一定的權威性,但也存在一些不具資質或不夠權威的評級機構。“評級機構的資質比較復雜,各個政府管理部門都有自身認定的標準,銀監會、央行、財政部以及各地政府等都有自己認可的評級機構名單。”上述評級公司高管說。

《《《

趨 勢

互聯網金融發展迅猛漸成征信公司主攻方向

◎每經記者 袁君 發自上海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征信行業這片新藍海正在逐步開啟。而亦有業內人士指出,相較于火熱的個人征信,企業征信市場的蛋糕更大。“在國外,征信行業的大型上市公司都是做企業征信的,做企業征信的利潤率更高。而隨著互聯網金融的興起,大數據等技術的應用也為互聯網征信打開了新的想象空間。”某民營企業征信公司CEO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隨著互聯網金融的迅速崛起,已有不少企業征信公司把新金融業務納入未來的主要發展方向。

不過,亦有業內人士對當前互聯網金融領域的評級提出質疑。某大型國有信用評級企業內部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目前互聯網金融領域評級沒有太高的門檻,不少不具備評級資質的評級機構也在做。所以,僅就目前而言,互聯網金融評級的價值并不高。

信用評級種類廣泛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征信公司的主要收入來源在于為企業提供信用評估等的服務費用,包括信用評級、信用認證、信用咨詢等。其中,信用咨詢主要涉及商業信息,給企業提供真實可靠的數據以便其做出商業判斷。“我們已經推出了3AEDS平臺,供客戶在上面搜索他需要了解的企業的信息來做商業管理,今年還要推出的實地認證的平臺。比如,加拿大的客戶想收購一家公司,在其正式把資源投入之前,可以利用我們的平臺先判斷一下真假。”商安信CEO陳曉東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我們今年要把評級公司獨立出來,主要是做短期的流動力評級。比如,客戶需要了解一家公司30天、60天、90天等短期期限是否會違約,我們就對該公司的短期流動力進行評價,判斷它破產或違約的可能性。”陳曉東表示,這種評級現在在國際上的應用非常廣泛。“其實,現在信用評級的種類越來越多,有對具體單個項目的債務償債能力的評價,也有對信用主體整體流動性及償債能力的評價。信用評級其實不是對企業經營狀況好壞的評價,高信用的企業不一定就比低信用等級的企業經營狀況好。”前述國有評級機構內部人士告訴記者。

在陳曉東看來,進行信用評級最重要的是要有公信力。有公信力才能有更多的人使用;與此同時,使用的人越多,才越能產生價值。據其透露,目前信用報告約占商安信收入的47%,信用咨詢約占30%。

據了解,除上述評級服務、信用咨詢等業務以外,各企業征信公司還會根據自身不同的業務能力,獲得其他利潤來源。比如,一些征信公司也為客戶進行應收賬款的審計與追討,與政府、行業協會等合作完成項目推進等。

互聯網金融評級標準缺失

而在互聯網金融迅猛發展的今天,也有征信公司開始植根于新金融企業的征信服務。其中,上海維氏盾企業征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維氏盾)就頗具代表性,其致力于為P2P平臺、眾籌公司、債權平臺提供企業征信信用評級服務。

據了解,通過收集P2P借貸平臺借款方和出資方的基本信息、交易信息和貸后信息,幫助金融平臺了解借貸雙方的情況,防止惡意欺詐、降低壞賬發生是目前不少企業征信公司為P2P平臺所做的征信服務。“我們的重點業務包括兩塊,一塊是供應鏈征信,為核心企業對其下游企業或是交易對手的基本信息、經營狀況、財務狀況、外部評價等信息進行信用調查。”維氏盾征信始人潘凌佶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另一塊是眾籌征信,從眾籌平臺到投資人,打造眾籌商業模式整體的信用解決方案,目前該產品還在研發階段。

今年4月,大公國際將包括陸金所在內的眾多知名網貸企業列入互聯網金融“黑名單”,再度引發輿論風暴。不少業內人士表示,大公國際評估的準確性值得商榷,甚者有人指責大公評級“不靠譜”。

前述國有評級機構內部人士表示,“與金融產品、工商企業、金融機構等主體評級不同,互聯網金融行業目前還是處于一個監管缺失的狀態。由于行業經營的不透明、不規范,以及評判標準的缺失,因此沒有一家評級機構可以給出真正令人信服的評價。”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每經記者袁君發自上海 今年1月,央行曾發布通知,允許芝麻信用等8家機構做好個人征信業務的準備工作。事實上,按業務模式分,征信機構有企業和個人兩大類。此前,企業征信并未引起太多關注,直到近期有多家上市公司先后涉足,才逐漸進入人們的視野。此外,外界對征信機構或評級公司的收費標準、行業生存現狀、未來發展機遇等方面卻了解不多。對于上述問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進行了深入采訪。 近日,上海一家做企業征信的公司——商安信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商安信)舉行新三板掛牌路演。 目前,A股市場和新三板并無以征信為主業的公司,商安信如能順利掛牌新三板,將成為“征信第一股”。《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該公司路演現場了解到,已有機構投資者明確給出商安信超過10億人民幣的估值。 企業征信的市場價值何在?一位從事企業征信業務的公司負責人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無論是大型企業和中小企業,還是跨國企業,都對企業征信有各自的需求。 多家上市公司涉足征信 今年初,8家機構入圍央行首批個人征信牌照名單。至此,國內個人征信行業終于打破了此前央行“一家獨大”的格局,進入跨越式發展階段。據宏源證券預測,中國個人征信市場空間為1030億元,而目前個人征信和企業征信的總規模僅為20億元。 據了解,擬掛牌新三板的商安信主要致力于幫助海外企業在中國尋求貿易伙伴,并服務于中國出口商,幫助他們促進與海外的貿易往來。目前,商安信擁有世界排名前三的信用信息服務機構Creditreform在亞太地區的唯一授權,在全球24個國家有超過6000萬家企業的信用數據的使用權。 為何選擇掛牌新三板?商安信CEO陳曉東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新三板是我國資本市場創新先行先試的實驗田,為高成長型企業提供了便利的融資平臺。“獲得資金不是我們的主要想法,登陸新三板主要是想提高公司的公信力,然后對企業本身是一個更好的督促。” 事實上,A股市場不乏對企業征信業務躍躍欲試的公司。前不久,一家身兼互聯網信息安全、互聯網金融、互聯網軟件開發、互聯網征信等諸多題材的A股上市公司安碩信息(300380,SZ)受到資本市場熱捧,股價一度飆升至400元上方,并成為目前兩市第一高價股。值得注意的是,安碩信息已設立全資征信子公司,正準備經營企業征信業務。 此外,新國都(300130,SZ)、銀之杰(300085,SZ)等上市公司也曾公告稱,將布局征信業。 “安碩信息要做企業征信其實有一定的優勢,原因在于它是金融機構的技術、軟件供應商,如果其把銀行等金融機構所掌握的一些數據整合起來,進行大數據分析,具有數據和用戶優勢。”前述從事企業征信業務的公司負責人對記者表示。 幾年內行業或有巨大發展 當前,中國的征信行業已步入發展快車道。陳曉東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我認為接下來3~5年,中國的征信市場和信用評級市場,一定會有一個巨大的發展。” 那么,外界關注度不高的企業征信,究竟有哪些市場價值呢?前述從事企業征信業務的公司負責人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一些大型企業包括商業銀行、保險公司,還有一些P2P平臺等中小企業,甚至跨國企業,對企業征信都有不同的市場需求。“首先,對于大型企業來說,本身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政策,肯定也對征信方面有需求。其次,商業銀行不可能每筆貸款都能準確把握住信用風險,如果額度稍大,也需要征信公司來提供服務。還有保險公司,所有的保單進來,對所有的買家風險、行業風險,全部要經過信用評級。”陳曉東表示。 當前,企業跨境并購不斷掀起新的熱潮,中國企業走出去也催生了對企業征信服務的需求。“中國企業走出去,要改變過去的形象,我們可以幫助這些企業建立信用名片,為他們提供信用上的支持。”陳曉東表示。 目前,相比那些已有一定信用和口碑的大企業,中小企業的信用需求亦不容忽視。“現在中小企業融資很困難,銀行都愿意借錢給大企業,那中小企業怎么辦?他們沒有自己的信用名片,所以對企業征信的需求很大。”陳曉東告訴記者。 陳曉東向記者表示,征信業在中國是一個相對較新的行業,之前信用報告的使用者以銀行為主,主要作為信貸審核的依據,而目前征信調查和風險評級越來越多地作為第三方工具,被更多的市場主體所熟知。 《《《 現狀 評級機構遇尷尬:百億項目收費數萬報告結果不被認可 ◎每經記者袁君發自上海 近期,一則“安徽僅需為一批258億元人民幣的債券支付5萬元信用評級費”的消息引發外界關注,相關各方對評級公司的收費標準、運營模式、行業生存現狀等諸多方面也產生出較強的好奇心。 國內某大型國有評級公司內部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因為獲得資質的評級公司不多,加上地方政府債券級別一般都是AAA,因此評級公司之間的價格競爭顯得尤其關鍵。 近日,記者通過網上的一條“企業信用評級加盟”招商信息,詢問中小企業做信用評級的費用,該信息發布方表示,如只做信用評級,收一萬七八左右。 對于信用評級機構收費不高的原因,業內人士認為,主要是機構投資者不太認可信用評級機構出具的報告價值。 業內:評級利潤率并未增長 今年3月,《第一財經日報》曾報道,中國政府采購網發布的一則公告稱,東方金誠國際信用評估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方金誠)中標“2015年安徽省政府債券信用評級項目”,評級總費用5萬元。 東方金誠自稱,收取低價是其“社會責任”的一部分。不過,在業內人士看來,5萬元的費用刷新了評級收費的“下限”。 上述評級公司內部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債券、信托等金融產品的評級需要有“一行三會”的資質認可,獲得資質的評級公司本來就不多,而且地方政府債券級別一般都是AAA,所以價格基本就成了唯一的競爭手段。 從以往其他地方債的評級看,收費25萬~40萬元比較常見。上述評級公司內部人士透露,過去幾年,評級機構的發展勢頭不錯,隨著債市欣欣向榮,業務量也有所增長,但每單業務的利潤率,其實并沒有增長,甚至由于經營成本的上升而出現微降。 長期以來,中國債券市場無實質性違約事件。因此,有業內人士認為,剛性兌付一直不打破,導致信用評級價值可有可無,而這才是東方金誠敢于5萬元出具信用評級報告的根本原因。 不僅是債券市場,規模在10億元左右的信托資產計劃,信用評級費用也只有10萬元左右。“根源就在于機構投資者不太認可信用評級機構的價值(即評級報告結果),因此信用評級行業收費的議價空間很小。加上市場規模相對固定,市場存量無非是在7家信用評級機構牌照之間做市場洗牌。”上述評級公司內部人士表示。 多地試水中小企業免費評級 事實上,除了“高大上”的債務信用評級,各類針對普通工商企業的評級也如雨后春筍般涌現。 近日,記者在網上發現一則“企業信用評級加盟”的招商信息。根據招商信息介紹,簽署合作協議之后將授權合作商“中國中小企業協會信用管理中心XX地區服務站”,給予對應授權文件及牌匾。合作商開展評級業務前期,協會給予幫助和輔導。 記者以加盟商的身份電話聯系到該招商信息的發布人蘇某,蘇某稱,加盟成為地區服務站需要繳納5萬~10萬元的合作費用(即加盟費),合作商主要完成市場銷售,協助客戶收集、整理申報資料、簽訂信用評級協議。協會承擔信用評價的具體工作,代商務部頒發牌匾、證書以及完成商務部網站的公示和備案。 記者向其詢問一般性中小企業做信用評級的費用,對方稱,“如果還參加我們其他的比如咨詢等服務,費用一般是兩萬多,如果只做信用評級,就收取一萬七八左右。” 據記者了解,對普通工商企業來說,信用評級在融資貸款、高新項目申報、政府采購、招標投標、行政審批、市場準入、資質審核等方面具有輔助作用,部分政府項目申報可以直接準入。 蘇某告訴記者,“有了我們的評級之后,雖然不至于說肯定能給企業帶來很大的效益提升,但輔助作用肯定是有的。而且如果我們給企業做的評級達不到A級,就不會收取企業評級費用。” 記者還注意到,不少地方出現由地方政府認定的第三方征信評級機構,為當地中小企業進行免費信用評級的服務。如在青島市,該市經信委為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引導評級機構在免費為企業信用評級的基礎上,篩選客戶提供免費信用助貸服務。此外,大連、洛陽、貴陽等地也有上述類似在政府部門引導下的免費評級服務。 專業人士認為,通過引入第三方信用評級機構,對中小企業進行信用評級,可以使企業信用意識明顯增強、企業管理水平有所提高,從而使其信貸需求更易得到滿足。“近年來,因經濟形勢不太好,不少企業經營出現了問題,在這種情況下,企業信用狀況尤為關鍵,所以各種信用評級公司也就應運而生了。”某國內知名評級公司高管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政府引導下的評級公司還是有一定的權威性,但也存在一些不具資質或不夠權威的評級機構。“評級機構的資質比較復雜,各個政府管理部門都有自身認定的標準,銀監會、央行、財政部以及各地政府等都有自己認可的評級機構名單。”上述評級公司高管說。 《《《 趨勢 互聯網金融發展迅猛漸成征信公司主攻方向 ◎每經記者袁君發自上海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征信行業這片新藍海正在逐步開啟。而亦有業內人士指出,相較于火熱的個人征信,企業征信市場的蛋糕更大。“在國外,征信行業的大型上市公司都是做企業征信的,做企業征信的利潤率更高。而隨著互聯網金融的興起,大數據等技術的應用也為互聯網征信打開了新的想象空間。”某民營企業征信公司CEO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隨著互聯網金融的迅速崛起,已有不少企業征信公司把新金融業務納入未來的主要發展方向。 不過,亦有業內人士對當前互聯網金融領域的評級提出質疑。某大型國有信用評級企業內部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目前互聯網金融領域評級沒有太高的門檻,不少不具備評級資質的評級機構也在做。所以,僅就目前而言,互聯網金融評級的價值并不高。 信用評級種類廣泛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征信公司的主要收入來源在于為企業提供信用評估等的服務費用,包括信用評級、信用認證、信用咨詢等。其中,信用咨詢主要涉及商業信息,給企業提供真實可靠的數據以便其做出商業判斷。“我們已經推出了3AEDS平臺,供客戶在上面搜索他需要了解的企業的信息來做商業管理,今年還要推出的實地認證的平臺。比如,加拿大的客戶想收購一家公司,在其正式把資源投入之前,可以利用我們的平臺先判斷一下真假。”商安信CEO陳曉東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我們今年要把評級公司獨立出來,主要是做短期的流動力評級。比如,客戶需要了解一家公司30天、60天、90天等短期期限是否會違約,我們就對該公司的短期流動力進行評價,判斷它破產或違約的可能性。”陳曉東表示,這種評級現在在國際上的應用非常廣泛。“其實,現在信用評級的種類越來越多,有對具體單個項目的債務償債能力的評價,也有對信用主體整體流動性及償債能力的評價。信用評級其實不是對企業經營狀況好壞的評價,高信用的企業不一定就比低信用等級的企業經營狀況好。”前述國有評級機構內部人士告訴記者。 在陳曉東看來,進行信用評級最重要的是要有公信力。有公信力才能有更多的人使用;與此同時,使用的人越多,才越能產生價值。據其透露,目前信用報告約占商安信收入的47%,信用咨詢約占30%。 據了解,除上述評級服務、信用咨詢等業務以外,各企業征信公司還會根據自身不同的業務能力,獲得其他利潤來源。比如,一些征信公司也為客戶進行應收賬款的審計與追討,與政府、行業協會等合作完成項目推進等。 互聯網金融評級標準缺失 而在互聯網金融迅猛發展的今天,也有征信公司開始植根于新金融企業的征信服務。其中,上海維氏盾企業征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維氏盾)就頗具代表性,其致力于為P2P平臺、眾籌公司、債權平臺提供企業征信信用評級服務。 據了解,通過收集P2P借貸平臺借款方和出資方的基本信息、交易信息和貸后信息,幫助金融平臺了解借貸雙方的情況,防止惡意欺詐、降低壞賬發生是目前不少企業征信公司為P2P平臺所做的征信服務。“我們的重點業務包括兩塊,一塊是供應鏈征信,為核心企業對其下游企業或是交易對手的基本信息、經營狀況、財務狀況、外部評價等信息進行信用調查。”維氏盾征信始人潘凌佶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另一塊是眾籌征信,從眾籌平臺到投資人,打造眾籌商業模式整體的信用解決方案,目前該產品還在研發階段。 今年4月,大公國際將包括陸金所在內的眾多知名網貸企業列入互聯網金融“黑名單”,再度引發輿論風暴。不少業內人士表示,大公國際評估的準確性值得商榷,甚者有人指責大公評級“不靠譜”。 前述國有評級機構內部人士表示,“與金融產品、工商企業、金融機構等主體評級不同,互聯網金融行業目前還是處于一個監管缺失的狀態。由于行業經營的不透明、不規范,以及評判標準的缺失,因此沒有一家評級機構可以給出真正令人信服的評價。”
商安信 10億 估值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