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5-03-27 22:46:52
這個指數一出生就是一個“胖子”,2014年,中國快遞發展指數達到282.4,比上年增長70.8,近4年的年均增速達到29.6%。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夏冰 發自上海
每經記者 夏冰 發自上海
以淘寶為首的網絡購物的高速發展帶動來一個產業發展,那就是中國快遞業。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悉,在昨天舉辦的“中國快遞論壇上”,國家郵政局首次對外發布了中國快遞發展指數。這個指數一出生就是一個“胖子”,2014年,中國快遞發展指數達到282.4,比上年增長70.8,近4年的年均增速達到29.6%。總體來看,我國快遞業保持了持續快速發展的良好態勢,快遞行業服務能力、服務水平穩步提高,普及范圍進一步擴展,社會影響力全面提升。
據國家郵政局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馮力虎介紹,中國快遞發展指數(簡稱CEDI)以2010年為基期,基期指數設定為100。中國快遞發展指數指標體系包括發展規模、服務質量、發展普及和發展趨勢4個方面,共11個指標,數據來源為國家郵政局和國家統計局。
“指數反映中國快遞在過去一段時間里保持高位增長,這得益于2007年郵政體系的改革,政企分開之后,快遞企業市場主體激發了發展的活力,特別是2009年《郵政法》的頒布實施,為快遞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快遞發展也由此進入了快車道。”馮力虎介紹,2014年10月20日,中國快遞的業務規模突破100億大關,并且到2014年底達到了140億,同時業務收入突破2000億大關,雙雙創出歷史新高。
指數顯示,我國快遞發展規模快速增長。我國快遞進入高速增長期,市場需求強勁,業務量和業務收入規模屢創新高,2014年我國已成為全球第一快遞大國。2014年發展規模指數為510.0,比2013年提高168.3。2010年至2014年,發展規模指數年均增速50.3%,是同期國內生產總值增速的6倍以上。
據國家郵政局局長馬軍勝介紹,去年國內快遞業務量達到140億件,成為世界第一,連續4年實現年均增幅超過50%的增長;同時推動出口近千億元,支撐國內網購交易額突破2萬億元,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超過7%。
繼去年多次為快遞業“點贊”后,今年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又兩次“點名”快遞。
馬軍勝在論壇上表示,快遞業已成為關系百姓民生、服務生產生活、優化結構調整、點燃消費激情、促進社會公平的重要力量,“中國快遞業發展的春天真正到來了”。
“當前,快遞業應做好‘搞好快遞與電子商務協同發展’、‘繼續推進快遞下鄉工程’、‘進一步擴大向外成果’等三篇文章。”馬軍勝說。
論壇期間,業內人士均發言交流認為,未來農村電商市場、跨境電商、西部電商市場等的拓展等,將有力助推我國快遞產業的發展。
值得關注的是,上海已成為國內快遞總部集聚度最高的城市。目前,上海市有24家快遞企業總部,2000余家快遞企業。近年來,上海就促進快遞業發展出臺了一系列措施。
對此,上海市副市長蔣卓慶在論壇上表示,國務院將快遞行業定位提升到了新高度,“上海將發揮既有優勢,深化改革創新,努力推動上海快遞業加速轉型升級,實現新的跨越”。
僅僅8年間,中國快遞的業務量就從10億件增長到100億件。“今年,快遞業的發展勢頭沒有變,但是市場環境發生了變化。”中國快遞協會會長高宏峰在論壇上表示,中國快遞業面臨著新的重大戰略機遇,但隨著我國經濟步入新常態,快遞業也面臨很多新問題、新情況,面臨新挑戰。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