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信泰人壽股權結構生變 民營大股東持股首超20%

2015-03-24 01:00:58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黃俊玲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黃俊玲 發自北京

償付能力不足、新業務被叫停、股東糾葛、總裁被抓……過去的2014年,對于總部位于浙江杭州的信泰人壽來說,可謂多事之秋!不過,伴隨股東增資及3月初監管限制的解除,如今這家險企正在逐漸恢復。《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近日留意到,信泰人壽官網近期對外披露了最新的主要股東持股情況,其第一大股東浙江永利實業集團(以下簡稱浙江永利)的持股比例達到了37.29%;而原并列第一大股東巨化控股的持股比例則降至10.93%。

伴隨股權結構的變化,信泰人壽高層的人事變動也在醞釀中。某不愿具名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前中國郵政集團高管、中郵人壽董事長馮新生將出任信泰人壽董事長兼總裁一職,此外還有多名信泰人壽董事和獨立董事人員調整。

監管限制3月初解除

資料顯示,信泰人壽是一家2007年5月18日注冊登記的全國性保險公司,總部設在浙江杭州,目前已在浙江、江蘇、北京、河北等地開設18家分公司。

2014年3月,保監會的一紙監管函,將信泰人壽的資金困局曝光在人們面前。監管函稱,信泰人壽2013年4季度末的實際資本為-14.75億元,最低資本為7.93億元,償付能力充足率為-185.96%,屬于償付能力不足類公司,為此保監會責令信泰人壽從2014年3月17日起停止開展新業務。

新業務的叫停給信泰人壽以沉重打擊,以今年1月“開門紅”為例,由于監管尚未放開,本應是“開門紅”的黃金時間,但信泰人壽規模保費卻大幅下滑85.61%,降幅僅次于中法人壽。

為解決償付能力問題,信泰人壽從去年起即開始了漫長的增資路,并最終在2014年12月31日前完成增資28.8億元。今年3月5日,中國保監會發布通知宣布解除其監管限制。保監會稱,鑒于信泰人壽2014年4季度末償付能力充足率為157%,屬于償付能力充足II類,為此允許信泰人壽從3月3日起恢復新業務。

浙江永利持股首超20%

由于股東間的糾葛曾被曝光,因此在此輪增資后,信泰人壽股東的最新持股情況也成為外界關注的一個焦點。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近日查詢信泰人壽官網發現,其最新的股東持股名單已經披露。浙江永利持股比例首次超過20%,達到了37.29%;而原并列第一大股東巨化控股的持股比例則降至10.93%。

據了解,在此次增資前,信泰人壽持股比例超過5%的股東包括:巨化控股(19.38%)、浙江永利(19.38%)、連云港同華文化發展有限公司(12.27%)、北京九盛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10.01%)、連云港市賓逸建設工程有限公司(8.32%)、三井住友海上火災保險株式會社(7%)、浙江建藝裝飾有限公司(6.71%)。

據保險業內人士介紹,目前民營企業在保險公司中持股超20%的案例并不多見。2010年,保監會規定,保險公司單個股東(包括關聯方)出資或持股比例不得超過保險公司注冊資本的20%,此后保險公司的單一股東或關聯方也基本上堅持不超過20%的股權限制。當然也有一些特殊的情況,如合資保險公司(中英人壽、中意人壽等)。

2012年,保監會對此前規定進行修改,對于符合條件的民營股東,在堅持戰略投資、優化治理結構、避免同業競爭、維護穩健發展的原則下,單一持股比例可以適當放寬至20%以上。不過截至目前,也僅有合眾人壽等少數幾家保險公司的民營大股東持股比例突破20%。

馮新生或將出任董事長

股權結構的變化,無疑會引起高層的人事變動。

據不愿具名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原中國郵政集團高管、中郵人壽董事長馮新生將出任信泰人壽董事長兼總裁,除馮新生以外還有4個執行董事和4個獨立董事人員的變化。

公開資料顯示,馮新生曾任中國郵政集團副總經理,也曾出任中郵人壽董事長一職。據了解,馮新生已經從郵政系統退休,而來自中郵人壽的信息也顯示,中郵人壽目前的董事長劉明光是在2013年1月通過保監會審核并出任中郵人壽董事長職務的。

根據信泰人壽官網披露的信息,公司現任董事長為馬佳。此外,馬佳現任中國投資發展促進會會長兼秘書長。據了解,自去年11月信泰人壽總裁鄭秋根被捕之后,公司總裁一職空缺至今,此前一直由董事長馬佳主持工作。

對于馮新生將出任信泰人壽董事長一事,《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向信泰人壽求證,該公司相關工作人員表示,目前不清楚,要等到保監會的高管任職資格批準之后才能對外披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