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經銷商抱團“抗爭”背后:汽車流通開啟大變革

2015-01-15 01:02:27

“補貼事件”在奧迪、保時捷等多個豪華車品牌蔓延,此外,大眾進口車、一汽豐田等品牌經銷商也相繼加入“求補貼”行列。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劉旭 發自北京    

寶馬改革考核 奧迪下調目標/

在一系列的“補貼事件”之后,2015年或將成為主機廠與經銷商關系的轉折點。孫綱認為,補貼只是克服暫時的困難,只有建立從“經銷商獨自面對市場風險”到“主機廠和經銷商共同應對”的全新汽車流通模式,才能根本解決問題。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有部分寶馬經銷商獲得補貼之后,與寶馬(中國)簽訂了2015年的階段性銷量任務。但是,與此前通過銷量進行考核的出發點不同,經銷商利潤被放在了考核的重要位置上。

“比如說,如果前兩個月的市場情況不好,3月就會下調任務。”孫綱告訴記者,雙方建立定期對話機制,使得廠家參與到一線銷售中,形成以利潤為核心的汽車流通新形式,而非此前市場份額或者銷量。

另一位寶馬經銷商人士表示,此前整車廠商的客戶是經銷商,將車輛批售給經銷商之后就可獲得盈利,今后期待形成主機廠和經銷商共同面對終端消費市場的流通模式。

記者了解到,寶馬和經銷商下一輪的協商將圍繞商務政策展開,內容包括建店標準和投資方式、成本結構管理、市場推廣管理和返利、考核與目標、流動性危機管理以及產品的定位定價等。

另據記者獲悉,在2014年底召開的奧迪經銷商年會上,奧迪對經銷商的考評體系減少六項,同時降低與考核分數相關的考核返利,提高固定返利比例,總返利額度有所提升。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還獲悉,奧迪2015年的銷量目標從此前的70萬輛下調至64萬輛,這是奧迪品牌首次基于中國市場環境做出的調整,以緩解經銷商壓力。

有分析認為,市場份額之爭是汽車車流通業危機的根源之一。在廠商追求份額的過程中,經銷商合理利潤被選擇性忽視或無暇顧及。

“如果奧迪不下調目標,寶馬和奔馳也很難在銷售目標上做出妥協。”一位德系豪華車品牌經銷商直言,爭奪市場份額的瘋狂游戲仍會在豪華車陣營中繼續,而 “補貼事件”只是為這場游戲拉響了一次警報,并非吹響終場哨音。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