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新大洋聯手李書福 欲破低速電動車規模瓶頸

2015-01-15 01:02:25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劉旭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劉旭 發自北京

新大洋電動車有限公司總裁、臺州人鮑文光終于和臺州老鄉李書福走到一起:1月10日,吉利控股集團(以下簡稱吉利集團)與新大洋集團(以下簡稱新大洋)成立新大洋電動車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由吉利集團、新大洋和金沙江創投三方出資構成,將聯合打造知豆品牌電動車。1月11日,首款產品知豆D1在吉利集團蘭州基地正式下線。

新大洋來自低速電動車大省山東,2012年,新大洋知豆電動車在山東臨沂上市。雖然這款車達到了當時政府要求的“雙80”標準(續航里程80公里以上、最高時速達到80公里),但由于沒有生產資質,知豆難以走出山東。

2014年,新大洋與眾泰汽車合資,借眾泰生產資質生產知豆電動車。這一合作被清華大學汽車研究所所長陳全世稱為“借船出海”。

此次,新大洋聯手吉利集團,在吉利基地生產、借鑒吉利整車制造技術、共享吉利規模優勢,實現了“共同造船”。

從“借船出海”到“共同造船”/

2012年,知豆正式上市。為了給它一個“身份”,新大洋很費了些周折。

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從事電動汽車等新能源汽車生產的企業,必須申請新能源汽車生產牌照。

于是,新大洋2014年初與眾泰簽訂合作協議,知豆使用眾泰生產資質進入目錄,“眾泰知豆”誕生。坊間傳言,新大洋為此每銷售一輛知豆,須支付給眾泰價格不菲的資質費用。

通過“借船出海”,知豆主銷區域從山東拓展到全國。據新大洋總裁鮑文光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介紹,2014年新大洋在全國88個新能源汽車示范城市中的66個城市銷售知豆電動車。

據介紹,作為匹配三元電池的新能源車,知豆補貼后售價為4萬元左右。2014年,知豆銷量達到7400輛。新大洋副總裁溫紅光向記者表示,知豆的競爭對手并不是山東的低速電動車,而是私人市場的電動車。

與吉利“共同造船”之后,新大洋瞄準了更高市場規模。按照鮑文光預期,2015年知豆銷量應在去年基礎上“翻幾番”。新大洋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預計2015年電動車私人市場規模在5萬輛左右,其中微型電動車3萬輛左右,新大洋正是瞄準了這一市場目標。

對于與吉利合作生產的新知豆,溫紅光介紹說,“在吉利集團蘭州基地生產的知豆車型進行了技術升級,可以滿足國家最新制定的‘雙100’標準(續航里程100公里以上、最高時速達到100公里)。”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此次與吉利合資之后,新大洋與眾泰的合作仍將繼續,直至合同期滿。短期內,眾泰知豆和吉利知豆將并行。

電動車行業進入分化期/

數據顯示,2014年,山東低速電動車銷量接近20萬輛,這一龐大的“灰色地帶”目前仍沒有標準約束和管理。

“接下來,山東的電動車企業將進入分化期。”陳全世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介紹,5%的電動車企業已經達到國家相應標準,應該納入電動車管理,而絕大部分低速電動車企業還處于“作坊式”的生產,應另行頒布管理標準。

“未來中國汽車產業剩下的(新能源)品牌不會超過十個。”吉利在電動車領域的另一合作伙伴康迪電動車康迪創始人、董事長兼總裁胡曉明在接受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這個趨勢會比大家想象的更快。”

“汽車一定是社會化大合作的產物,未來的發展趨勢是完全開放、高度合作。”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日前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通過合作實現大規模生產,降低各方面成本,帶來規模優勢,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會的體現會更為明顯。

據了解,吉利與康迪的合資集中在公共交通領域,通過分時租賃的方式推廣城市“微公交”。吉利與新大洋的合資則集中在私人購車領域。

陳全世表示,在私人領域,電動車集中在“兩端”,高端電動車既為“富人玩具”,如特斯拉等車型;低端電動車是絕大多數消費者的代步工具,市場空間更大。

數據顯示,城市人群絕大多數日行駛里程30~50公里。這部分人群正是低端電動車的目標消費者。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