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自主品牌還需腳踏實地做研發

2015-01-15 01:02:23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黃琳涵 發自上海    

每經記者 黃琳涵 發自上海

1月12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汽協)發布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乘用車銷量為1970.06萬輛,同比增長9.89%;不過自主品牌表現不容樂觀,2014年自主品牌乘用車累計銷量757.33萬輛,增幅僅4.1%,市場占有率繼2013年之后再次下降2.14個百分點至38.44%。

目前自主品牌的發展主要受哪些因素制約?未來的出路在哪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NBD)特邀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羅磊、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副秘書長崔東樹談了自己的看法。

NBD:自主品牌的市場表現受哪些環境因素制約?

崔東樹:從宏觀環境來看,車市整體增速放緩,越來越多城市出臺限購政策,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自主品牌的發展。另一方面,自主品牌長期賴以生存的中低端市場,又面臨合資品牌的不斷下探。比如大眾桑塔納、捷達等產品的入市,將價格一舉下壓至7萬、8萬元,自主品牌的生存空間受到很大影響。

羅磊:主要還是車市競爭加劇。各個級別的車型都在下壓,從豪華車開始,一級級傳導至自主,而自主處于最下面,市場壓力只能自己消化。

NBD:針對當前的自主品牌突圍之路,哪些車企的策略值得關注?

崔東樹:自主品牌的主要機會在于車市的結構性增長,SUV和MPV兩類車型的快速成長在一定程度上分流了轎車業務。目前自主品牌在這兩個領域的整體表現還算不錯,SUV中自主品牌能占到一半份額,MPV中,自主品牌的份額接近八成。不過從各個細分市場的增長情況來看,小型SUV和小型MPV的增長潛力還有待進一步挖掘,目前長城、五菱等企業都是典型代表。

羅磊:自主品牌首先應該對自己的產品有精準的定位,確定市場在哪里,瞄準市場開發,而不是跟風式上產品。同時服務也要跟上,不能因為汽車價格低就沒有了售后,更不能因為消費者預期低,企業對自身的要求就低。同時,自主品牌企業也必須腳踏實地做研發,提升技術水平,獲取更高的品牌溢價。現在奇瑞、比亞迪大部分自主品牌都已有所意識,開始調整,這是很好的。

NBD:面對合資品牌的下壓,自主品牌當務之急是提升哪些方面的能力?

崔東樹:還是要從提升產品品質入手,加強技術研發能力,用更高配置的產品去和合資產品進行錯位競爭,而不是應該一味地打價格戰,硬拼只能把自己往死路上逼。目前奇瑞、吉利、比亞迪都在嘗試這么做。

羅磊:競爭力主要體現在產品力上,包括質量、品牌、性能以及服務等。但過去自主品牌主要看重銷量,在產品和渠道方面擴張太快,忽略了產品開發以及后續服務能力的提升,但現在來看,這些恰是最重要的。

NBD:從國家政策層面,有何期待和建言?

崔東樹:政策應該提供一個更穩定的環境。比如在新能源方面,究竟對插電式混動要不要補貼,仍存在搖擺,讓自主品牌發展很為難。同時政策應該給予民營企業更多支持。相較于上汽、一汽、東風等大型汽車集團,可以走合資反哺自主路線,用合資賺來的錢去扶持自主研發,民營企業在這方面不占優勢,因此在轉型的陣痛期,需要政策扶持一把。

羅磊:正常的競爭應該是回歸市場化軌道。中國自主品牌太過分散,市場集中度很低。因此如果要談政策層面,就應該是加快產業整合,促進產業健康發展。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