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2014-12-23 14:18:06
聯防聯控、源頭治理、強調科技治霾……大氣污染防治法的修改,擬將近年來治理霧霾的經驗法制化,修訂案草案亮點頻現。
雪迪龍三季報點評:脫硝檢測業務持續快速增長,新興業務前景可期
類別:公司 研究機構:聯訊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員:劉陽 日期:2014-10-29
事件:2014年1-9月,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97億元,同比增長46.0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22億元,同比增長74.27%;基本每股收益0.44元/股。
點評:
1、脫硝訂單增加繼續帶動業績高速增長。
近年來,火電脫硝監測業務是公司業績的主要來源,并持續快速增長。今年前三季度,公司的訂單仍以脫硝為主,成為帶動公司業績增長的主要動力。
2009年3月23日,環保部印發的《2009-2010年全國污染防治工作要點》指出,京津冀、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新建火電廠必須同步建設脫硝裝置,到2015年前,現役機組全部完成脫硝改造,“十二五”期間脫硝成為繼“十一五”脫硫之后迎來爆發期。2014年5月26日,國務院發布《2014-2015年節能減排低碳發展行動方案》,繼續推進脫硫脫硝工程建設,2014-2015年要完成3億千瓦燃煤機組脫硝改造。根據中電聯的統計,2013年當年投運火電廠煙氣脫硝機組容量約2億千瓦;截至2013年底,已投運火電廠煙氣脫硝機組容量約4.3億千瓦,占全國現役火電機組容量的50%。未來,火電脫硫領域市場空間依然巨大。
2014年7月1日開始實施的《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明確規定了要對燃煤、燃油、燃氣的鍋爐排放的SO2、NOx、顆粒物和Hg進行監測,規定了更為嚴格的鍋爐污染物排放限值,并明確要求20t/h及以上的蒸汽鍋爐和14MW及以上的熱水鍋爐應安裝污染物排放監測自動監控設備,與環保部門的監控中心聯網,并保證設備正常運行。我們預計鍋爐大氣污染物監測市場將開始啟動,有望成為公司脫硝監測業務新的增長點。
2、承接國家重大專項,布局VOCs監測業務。
VOCs是造成霧霾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我國長期以來把廢氣治理重點放在除塵、脫硫和脫硝工作上,VOCs治理工作進展緩慢。近年來,隨著國家對大氣污染治理力度的加大,VOCs治理的開始加快推進。據環保部相關負責人在今年6月份召開的第四屆“全國揮發性有機污染物(VOCs)減排與控制”會議中介紹,目前正在制定石油煉制、石油化工、煤化工等14個行業的VOCs排放標準,石油煉制和石油化工兩個排放標準將在年內出臺。同時,環保部還在加快研究制定VOCs排放收費辦法和措施。在“十二五”末和“十三五”期間,VOCs治理將成為繼脫硫、脫硝、除塵之后大氣污染源治理的重要工作,市場空間將不斷釋放。
2013年11月27日,公司作為項目牽頭單位申請的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項目“固定污染源廢氣VOCs在線/便攜監測設備開發和應用”(簡稱“VOCs重大專項”)已通過立項。整個項目總經費7902萬元,其中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經費3762萬元。公司主要負責便攜式設備的研發,同時也在儲備在線監測設備。按照研發進度,到2015年10月,公司將研發出工程樣機,到2017年項目結束可大規模的推向市場。
3、自主研發氣態汞排放連續自動監測系統。
2012年2月18日,環保部發布《重金屬污染綜合防治“十二五”規劃》,要求對重點區域所在的縣,配置采樣與前處理設備、重金屬專項實驗室設備以及空氣、地表水環境質量自動監測儀器;在重點區域開展重金屬污染物自動監控試點,重金屬廢水排放企業要安裝相應的重金屬污染物在線監控裝置,重金屬廢氣排放企業優先安裝汞、鉛、鎘塵(煙)等在線監控系統。汞排放監測成為國家“十二五”重金屬污染防治的主要目標之一。
2012年,公司固定污染源廢氣中氣態汞在線監測系統設備的研制獲得科技部重大科學儀器專項經費支持。2014年5月,公司自主研制的固定污染源廢氣中氣態汞排放連續自動監測系統設備樣機測試成功(型號SCS-900Hg),各項技術指標均達到國際同類產品,性能穩定、可靠,填補了我國在固定污染源廢氣重金屬排放中汞的在線自動監測設備的空白,目前正在進行現場測試,可廣泛應用于燃煤火電廠、垃圾焚燒廠、冶金廠等固定污染源廢氣中氣態汞排放在線監測。同時,大氣汞監測設備也在研發過程中,也有望在未來兩三年內推向市場。
4、1000萬元成立第三方檢測公司。
2014年2月16日,全國質量監督檢驗工作會議作出將對國有檢測機構進行大規模改革的決定,預定在2015年基本完成事業單位性質的機構整合、轉企改制基本到位。我國質檢市場在年內將迎來一次大規模結構性調整,國有檢測機構將會在形式上撤去官方屬性,正式參與到與民營機構、外資機構的市場競爭中來,600億檢測市場將向民營第三方檢測機構開放。
2014年5月15日,公司投資1000萬元設立全資子公司“北京雪迪龍檢測技術有限公司”,從事第三方檢測業務。該業務的模式主要是:客戶送檢或委托現場檢測,公司檢測完畢后出具具有法律效力的檢測報告。公司作為環保部2014年批準的19家環境服務業試點單位之一,可以為企業客戶或省市縣各級政府或提供環境檢測、成分檢測及整套的環境綜合解決方案。未來,公司的第三方檢測業務將具有較大的成長潛力。
5、盈利預測及評級。
預計公司2014-2016年凈利潤增速分別為56.4%、29.5%和28.4%,EPS分別0.76、0.99和1.27元,上一交易日收盤股價對應PE分別為34、26和21倍。本研究報告為首次覆蓋,給予公司“增持”投資評級。
6、風險提示:1)環保政策低于預期;2)新業務開發進度低于預期;3)行業內市場競爭加劇風險。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