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券報 2014-12-18 09:02:30
日趨激烈的網貸競爭正在把各大平臺的攬客戰推入白熱化,在網絡營銷推廣方面各平臺更是花樣百出,而部分不守規矩的平臺甚至采取“流氓式”競爭手段,如利用搜索引擎的競價偷競爭對手流量、雇傭網絡水軍等。
燒錢式營銷:千萬級別費用比拼
惡意競爭的直接副作用即是導致燒錢式營銷不斷升級。以關鍵字競價為例,費用除了競價費之外,還會按搜索和點擊的次數收費。這樣下來,每天的費用從幾千元到幾萬元都有可能,一些非常活躍的P2P平臺,僅這一項支出,每年可達數千萬元。業內人士表示,百度、大V、網盟、平面廣告……據說,這基本是P2P進行推廣的“標配”。除此之外,自媒體、視頻廣告、論壇贊助、獎項評選等也一個都不能少。
此外,在一些P2P投資人聚集的網貸社區,例如第一網貸、網貸天眼等,各家P2P也不會漏掉做廣告的機會。據了解,這類網站置頂的廣告價位至少要每月十幾萬元,部分網站排行榜也會收費。
除了這些常規的營銷費用,通過微信公眾號等自媒體發軟文、贊助論壇活動等方式做品牌營銷,也備受P2P平臺追捧。其中,前者的收費在每篇2000—8000元不等,而后者冠名費、贊助費少則十幾萬元,多則上百萬元。
粗略計算,如果上述幾項營銷手段都采用,一家P2P平臺每年的營銷費用就已過千萬元。據了解,一些業務增長較快、發展處于上升期的P2P平臺在推廣方面的費用實際遠高于這個數,部分平臺高達四五千萬元。
“我在2011年剛進入網貸時,獲客成本可以做到10元以下,現在至少漲了10倍。隨著VC等投資機構大量投資各網貸平臺、上市公司及各種大企業紛紛進入,預計未來獲客成本還會持續上升。”萬瑞古德CEO安福雙表示。
365金融總經理李直中對此同樣深有感觸,他說,雖然行業的投資人數在不斷增加,但P2P平臺的數量則增加更多,越來越多的平臺去搶那么一小部分的投資人,從而不斷推高獲取客戶的成本。
成本方面,李直中還舉例,一些新成立的平臺,會以高額的工資從現有的平臺挖人,無形之中就推高這個行業的人力成本。此外,對P2P平臺來說,還有高額的網絡信息系統投入維護費。
規范迫在眉睫:劣幣驅逐良幣
據了解,目前網貸行業營銷手段大致可以分為線上和線下兩種。而對于線上還是線下的比例分配,亦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萬瑞古德CEO安福雙認為,其實不管是線上營銷,還是線下營銷,只是方式的不同,營銷的本質是一樣的,都是要找到并轉化你的用戶。因此,不認為哪種方式更有效,只能說各有優劣,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另外,很多時候線上線下要結合才能有效果,很難割裂開來。中小平臺必須找準自己的定位,利用好自己的資源和優勢,把獲客成本降下來,否則嚴重影響利潤。
與擅長炒作、懂得利用監管灰色地帶進行強勢營銷的平臺相比,一些重視業務開發、穩健經營的P2P平臺往往處于弱勢。對這些平臺而言,接下來,是加入這種沒有底線的客戶爭奪戰當中,還是繼續穩打穩扎慢步向前?
廣州某P2P平臺品牌負責人認為,P2P營銷做得好贏來的是掌聲,做不好贏來的是雞蛋。“酒香還怕巷子深,但營銷需要把握一個尺度和底線,必須先要把產品做好,再把產品宣傳好,如果內功沒做好,這樣做就會帶來不好的效果,最終可能砸了自己的牌子。”
但也有平臺舉棋不定,深圳一家P2P平臺董事長就坦言,互聯網營銷有自己特有的生態和手段,“有的已失去底線,如果跟隨有違背自己的心意,不去跟隨又無法快速做大做強,最終在互聯網快速的規模化大潮中有可能被湮滅。”
“說到底,P2P平臺的根本立足點還是在于合法、穩健經營,目前這個行業正面臨著營銷過度、劣幣驅逐良幣的局面,最有效的解決辦法就是出臺監管措施。”對此,李直中認為,行業規范迫在眉睫。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