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 2014-12-12 15:38:40
新華社記者歷時數月,深入全國多地,與國家質檢總局一同對市面上銷售的這些凈水器進行了聯合調查。真相,究竟是什么?
“掛羊頭賣狗肉”,為何能堂而皇之走進百姓生活
三十多個產品四成不合格,這個結果讓人有足夠理由對凈水器這種被譽為中國家庭提高飲用水質量的“神器”,望而卻步。
那么,這些有天生缺陷的凈水器為何能夠混進市場,又是以何手段忽悠消費者的呢?
據了解,目前凈水器并沒有國家標準,各類凈水器相關產品執行的均是企業標準。就準入而言,實行衛生許可證制度,即廠家先將樣機交檢測機構檢測,檢測機構出具合格證明后,再向各省的衛計委申請衛生許可證批文,取得批文后,方可生產和銷售。
但值得注意的是,衛生許可證只對出水水質負責,并不對整機衛生安全負責,同時,就出水水質而言,衛生部執行的是GB5749-2006《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簡言之,凈水器出水水質其實與自來水標準相差無幾。同時檢測機構只對廠家送檢的樣機負責,并不能保證批量生產出來的產品都與送檢樣品一致。有的廠家送檢樣品合格,實際生產銷售的機器卻大跌水準。
同時,一些不良商家采用各種手段蒙騙消費者。記者在廣東實地采訪還了解到,一家名為廣東艾沃的科技公司,一直宣稱自己“產品線完整度位列行業前三”。但抽檢顯示,該企業生產的“艾沃”牌凈水器在說明書上明確注明是RO機,并畫有相關結構圖,但整機卻實為低一級的超濾機。記者發現,在該產品說明書上標有一行小字“以實際產品為準”,執法人員表示,這屬于欺詐消費者行為。
而另一家位于南京的“世保康”水務有限公司,宣稱自己是凈水器行業中以“德國獨資”“德國專利”為營銷亮點的品牌企業,產品銷往全國各地。但記者調查發現,該公司生產的凈水器的核心部件均由自己組裝,并未涉及任何進口。
據了解,“世保康”一直對外宣稱自己的產品可以去除99.9%的微生物。對鉛、砷等無機物的去除率為同類產品的5倍。但根據衛生部《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規定,微生物是不得檢出的,而無機物中鉛和砷的去除率分別要求在83%和90%,世保康宣傳的“5倍”相當于能去除83%×5的含鉛量,和90%×5的含砷量,但生活用水中是不可能含有如此高的劇毒物質的,因此沒有意義。
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當記者詢問該企業明確標注在各類廣告上的“源自1962年”是何意思時,企業負責人說:“這不代表世保康在德國1962年就有,而是我們的投資人沈大中在1962年就有做凈水器的想法。”
在隨后的采訪中,記者還發現,一些企業為了提高產品的知名度,在包裝箱上注明“CCTV廣告合作伙伴”以及MA等字樣,但MA實為“煤礦安全標志”,與凈水器沒有任何關系。寧波索爾斯有限公司不僅在外包裝上出現上述標識,還標明了連公司負責人和質檢執法人員都不認識的“洋”標識。

這是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實驗室里不合格產品樣本與純水(右一桶)的對比。(9月15日攝)新華社記者孟菁攝
沒有行業自律,就只有行業自毀
一個看似生產“凈化產品”,卻實則在種種超標和不合格的環境標準下,生產著非凈化產品的驚人現實。
國家質檢總局執法司信息處處長范春光表示:“凈水器是一個新興的行業,目前生產企業大概不超過一千家。這次查出的問題是剛剛暴露出來的。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主要有:一是選用的制作原料不同,會造成不同的結果,比如如果選用好的活性炭,它本身是干凈的,那么水質不會含有有害物質,如果選用差的,水質就很難保證。二是凈水器目前沒有國家標準,生產廠家入市門檻很低,整個管理依靠企業自身管理體系,因此直接影響生產過程的控制和出廠產品檢驗。”
據了解,下一步,國家質檢總局將對凈水器進行行業自律承諾,“目前制定了四條承諾,核心內容有兩條,一是制定了一個高水平的企業生產標準,二是讓企業自愿接受執法和社會監督。目的就是讓政府把產品的信息告知社會,把企業的命運交給市場,讓能加入承諾的企業去淘汰不能加入的企業,最終凈化市場。”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