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基金

每經網首頁 > 基金 > 正文

公募基金有意業務外包 三大問題求解

證券時報 2014-11-27 08:55:40

日前,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發布《基金業務外包服務指引》(下簡稱《指引》),對公募、私募基金管理人開展業務外包的主要環節予以規范。

公募基金業務外包

諸多困局待解

從合規和監管的角度看,基金公司對于哪塊業務能夠外包、哪塊不能外包還不太清楚,所以希望相關部門能夠有細則文件來指導外包業務。部分機構告訴記者,《指引》出臺后已向證監會和基金業協會發函詢問業務細節,希望能夠將《指引》規定落實到可操作的層面。

另外,備案時間表也是行業內比較關心的問題,國金道富投資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毛偉表示,“我們正在準備電子備案的材料,待備案時間表確定就可馬上備案。”

對于外包服務的收費問題,毛偉指出,目前還沒有明確的行業標準,要根據外包的業務范圍和管理人自身情況而定,這將是純市場化行為。

據了解,私募目前存在三種收費模式:一是券商經紀業務的打包價格,即PB業務打包價,包含經紀業務、托管、外包、交易、研究服務、銷售等;二是第三方獨立公司,即市場價格,根據業務量和市場情況來收費;三是包含在信托公司的陽光私募、基金公司專戶的平臺業務中,比如在信托公司發行產品,相當于把后臺業務外包給信托公司。

除了合規和收費問題,公募基金業內人士還對該項業務的前途表示憂慮:一方面,基金業務比較容易外包的是銷售業務、TA業務(注冊登記)和FA業務(財務會計),但其實多數公募基金公司都在《指引》前已著手自建,替換成本會比較高;另一方面,一旦外包必然涉及信息安全問題,雖然《指引》強化外包業務采取相應的隔離措施,以保證業務的獨立性,但在當下的環境中基金公司依然頗多顧慮。

責編 葉峰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