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20 01:19:44
“二手車市場最重要的問題是信譽問題。”沈榮介紹說,此前由于沒有規范的第三方認證和統一的評級標準,二手車性能認證一直處于空白。
每經編輯|每經實習記者 冒詩陽 發自北京
每經實習記者 冒詩陽 發自北京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 (以下簡稱流通協會)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9月國內二手車交易量達到433.87萬輛,同比增長14.99%。按照此前流通協會的預計,今年二手車交易總量將突破900萬輛,若達到這一數字,將比去年的520.33萬輛增長近80%。
隨著汽車保有量的提高,將有大批車輛達到二手車的平均車齡,這被流通協會看做是二手車市場高增長的信號。盡管我國二手車市場發展還面臨諸如二手車評級信用、限制遷入、臨時產權制度缺失以及增值稅過高等問題,但隨著今年6月1日發布的《二手車鑒定評估技術規范》(以下簡稱《規范》)的正式實施,以及降低二手車交易稅等政策的完善,市場的運營將日漸規范。
“目前國內的二手車市場總體處于貨源緊張狀況。”流通協會副秘書長沈榮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這種情況可能在明年有所改變。
事實上,我國二手車市場發展還相對滯后。據流通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沈進軍介紹,美國二手車年交易量約為4000萬輛,而新車銷量只有不到1600萬輛;中國情況卻相反,新車年銷量超過2000萬輛,而二手車成交量還不到1000萬輛。
“二手車市場最重要的問題是信譽問題。”沈榮介紹說,此前由于沒有規范的第三方認證和統一的評級標準,二手車性能認證一直處于空白。這一空白隨著《規范》的實施得到填補。
“《規范》實施對二手車交易很有幫助。”北辰亞運村汽車交易市場副總經理顏景輝表示,此后流通協會推出了行業認證體系。據了解,目前亞市、車易拍等企業已得到這一認證授權。隨著制度的完善,我國二手車市場將進入快速發展軌道。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