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重要會議對“政策市”影響大

2014-10-13 00:46:35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趙笛    

每經記者 趙笛

十八屆四中全會將于2014年10月20日~23日在北京召開。A股市場素有“政策市”一說,重要會議召開前后的行情演繹成為各方關注重點。

會前一周易回調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有分析人士認為,在股市前期大漲的背景下,重要會議召開前的一周,A股往往用下跌來消化前期漲幅,同時也為會議之后的行情蓄勢。

比如十八屆三中全會于2013年11月9日~12日召開。此前,滬指從2013年6月的1849.65點一路漲至2270.27點(9月12日),但自9月13日持續下跌。在十八屆三中全會召開的前一周(11月4日~8日),滬指下跌2.02%。

又如十八屆二中全會于2013年2月26日~28日召開。此前,大盤從2012年12月4日的1949.46點一路漲至2013年2月18日的2444.80點,但在十八屆二中全會召開的前一周 (2月19日~25日),大盤下跌3.95%。

再如十七屆七中全會于2012年11月1日~4日召開。此前,大盤從2012年5月4日的2453.73點開始下跌,連續下跌7個月,跌至2012年12月4日1949.46點才展開反彈。實際上,在十七屆七中全會召開前兩個月,市場出現兩波強勁反彈,不過到會議召開前的一周(10月25日~10月31日),滬指卻又回到調整節奏,下跌2.23%。

然而,雖然部分重要會議前一周,市場出現回調,但量能萎縮。分析人士認為,這說明投資者當時對待調整的心態謹慎,憧憬市場調整后所召開的重要會議能出臺政策利好。

目前,滬指月K線截至2014年9月底已實現五連陽,且10月進一步上行,滬指從5月5日最低2007.35點漲至10月9日最高2391.35點,上漲384點,漲幅19.13%;創業板指同期從1279.31點漲至1569.06點,上漲289.75點,漲幅達22.65%。

據新華網消息,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將于2014年10月20日~23日在京召開,本周(10月13日~17日)將是會議之前的最后一個交易周。此前滬指不斷抬升,10月10日 (上周五)收報2374.54點,逼近前期三個階段性高點——2013年2月18日2444.80點、2012年5月4日2453.73點和2012年2月27日2478.38點。那么,此前在部分重要會議前一周,指數出現回調的走勢是否將重現呢?

會后行情醞釀轉向

分析人士認為,相較于每年“兩會”召開的時間,黨的全會不少選擇在周末召開,且時間多為三天,故會議期間A股走勢可忽略不計。黨的全會由于意義重大、政策導向性清晰,在會議召開之后,A股往往受到短期刺激而上漲,但在經歷一段時間的上漲后,A股漲跌不一。對此,分析人士認為,重要會議往往是從宏觀指明今后一個時期的大方向,因此在指數短漲后,當時技術面以及其他消息面狀況將對投資者的抉擇產生更大影響。

比如十八屆三中全會前,滬指2013年10月22日~11月8日持續下跌。會后滬指僅下跌了一天(11月13日跌1.83%)后便連續反彈,隨后15個交易日迎來了一波約8%的漲幅,指數直逼前期高點。不過,此后的32個交易日,滬指又下跌了12%。

又如十八屆二中全會前,大盤已階段性見頂,從2444.80點位置持續下跌,但會后兩個交易日滬指兩日漲逾3%,此后大盤起起伏伏,一直震蕩至5月底,從5月31日最高2325.53點跌至6月25日最低1849.65點。

不過,下跌之后若繼續有新的利好,市場也會快速反彈。《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十七屆七中全會(2012年11月1日~4日)前,大盤在下跌約半年的背景下,由于憧憬政策利好而出現近兩個月的橫盤,會議結束之后的1個月下跌7%。不過,由于十八屆一中全會很快在當月15日召開,為市場帶來了新的憧憬,所以在一波下跌后,市場迎來幅度更大的反彈,從2012年12月4日的1949.46點一直漲到2013年2月18日的2444.80點,漲幅達25.41%。

分析人士認為,由上可見,重要會議往往成為行情的分水嶺,但具體漲跌方向仍需結合會議內容和當時具體的消息面、技術面情況來分析。

上周銀行業獲資金追捧

行情固然受政策預期影響,但也與資金面變動緊密相關。在十八屆四中全會召開前一周,A股資金動向上有什么值得關注的亮點呢?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據和訊網統計,上周從行業看,資金凈買入前5名分別是銀行業、汽車與零配件、休閑用品、電子與電氣設備、醫藥與生物科技;據東財網統計,在截至10月10日的1個月時間內,龍虎榜上買入凈額最多的個股前5名分別是:北京銀行、TCL集團、中國一重、萬向錢潮和張江高科,買入凈額分別為:6.79億元、4.86億元、3.56億元、3.54億元和2.92億元;同期被賣出最多的個股是:鑫科材料、華映科技、青松股份、隆平高科和尚榮醫療,賣出凈額分別為:5.38億元、5.31億元、3.78億元、3.53億元和2.82億元。值得注意的是,上述買入前5名中有3只均為滬市個股;賣出前5名中,除排名第一的鑫科材料外,其余均為深市中小板和創業板個股。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