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0-10 01:12:51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盧曦 發自上海
面臨業態調整難題/
大部分二三四線城市的萬達廣場都處于城市的核心位置,這是萬達商業地產的一大優勢,但要把這一優勢變現為租金收益,萬達還需要對三四線城市的消費習慣、消費特點等做深入研究,做到因地制宜。
新城控股集團副總裁歐陽捷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不同層級城市年輕人占的比例不同,很多三四線城市的年輕人到一二線城市工作,因此一二線城市的商場、購物中心需要更時尚、更新潮、更快節奏。相比之下,三四線城市老年人更多。萬達廣場、萬象城等購物中心下沉到三四線城市之后,通常都是圍繞“生活”展開業態組合。
“在很多三四線城市,購物中心被當成居民的 ‘第二客廳’。”歐陽捷說,這要求購物中心豐富餐飲業態,但由于餐飲貢獻的租金不高,購物中心還需要加大零售業的占比,餐飲、娛樂、零售業的比例都應保持在30%左右,以餐飲吸引人氣,娛樂保證基礎人流,并通過零售提升整個項目的租金。
此外,三四線城市家庭常常是以兒童為核心,購物中心對兒童業態也有很大需求,但由于人口基數不夠大,又需要控制兒童業態的體量,避免占比過大。
值得注意的是,服裝在一二線城市是備受重視的業態,毛利率高于餐飲等行業,但很多服裝品牌在三四線城市并不受歡迎。為此萬達僅在少數中部城市嘗試了服裝品牌的升級,而在絕大部分三四線城市,都以平價、新潮的服裝品牌作為主力。萬達需要在服裝之外,引入更多高毛利的業態,這顯然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