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0-10 01:12:48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董來孝康、楊羚強發自北京、上海
萬達電商:第三方支付最受關注/
與房地產、文化旅游、金融、零售等業務板塊相比,電商是目前萬達旗下最不成熟的業務板塊,但卻是王健林最重視的。
在今年上半年的工作總結會上,王健林花了大量篇幅探討萬達應該如何做電商。而對投資者來說,萬達電商最有吸引力的部分就是發行第三方支付卡。隨著萬達廣場和萬達旅游項目數量不斷擴增,未來其線下消費人群有望從今年的15億人次增長到50億人次。 王健林曾算了一筆賬,如果每人每年在萬達消費12次,50億人次就相當于覆蓋4億多人。相比來看,支付寶的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年底,支付寶實名制用戶只有近3億。
王健林的數據僅是根據數學模型的估算,但即使以目前15億人次估算,萬達的支付卡使用率也是非常可觀的。按照他的預期,再過幾年,萬達將有近200家萬達廣場、100多家酒店,加上8至10家開業的度假區,每年幾十億人次的客流,可以發上億張支付卡。
在上述總結會上,王健林提出打算推出創新一種更便捷、更快速、更有用的“一卡通”,屆時,消費者持卡在全國萬達廣場、酒店、度假區均可消費,購房也能通用。
億翰智庫上市公司研究中心副主任張化東指出,僅就萬達的第三方支付而言,可在資本市場上就能產生很高的價值,這部分將是萬達電商體系中最受關注的領域。
除了第三方支付業務,萬達在O2O領域投入50億元,與騰訊、百度聯手的電商業務也廣受關注。王健林曾豪言,要在一兩年左右讓大家一說起萬達電商,就能立刻聯想到“真正的O2O”。并指出,萬達各個系統都不能單獨搞電商,所有的電商資源要集中到萬達電商平臺上。
王健林對電商業務的發展目標,是要在三年內找到盈利模式和方向,看到盈利的希望。言下之意,萬達的電商必須先盈利,再上市。從這一點看,雖然萬達電商在萬達現有各大板塊中更具潛力,但僅就上市而言尚為時過早。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