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24 01:05:11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王杰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王杰 發自北京
京津冀一體化有利于三地打造法制化營商環境。
依據京津冀三省市人民政府關于推進市場一體化進程合作框架協議及相關協議中,在著力打造法制化營商環境方面,建立京津冀打破行政壁壘工作對接小組,建立舉報投訴優先處理和合作處理機制,及時交換需合作協調解決的舉報投訴件,采取措施推動問題解決。
中國城市經濟學會副會長牛鳳瑞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京津冀一體化對于政府部門的規劃特別倚重,也對產業政策給予極大的希望。但是目前情況來看,要淡化政府部門的行為,讓市場去配置資源。品牌是企業行為,政府對此要加以保護,三地應該是一體化。“京津冀一體化的關鍵是生產力要素能跨區域流動,而目前所面臨的依然是填平鴻溝的問題。”
濱海新區有發展優勢
北京工商大學經濟學院貿易系主任、商業經濟研究所所長、教授洪濤表示,本次三地政府站出來開啟商業一體化頂層設計工作,為三地企業、市場形成共識具有較大推動作用。
洪濤坦言,三地企業、行業協會自發進行一體化合作過程中,頂層協調不夠充分,導致運作過程中出現了誰都想當主角的跡象,可能會導致新的過度競爭、資源浪費和重復建設等結構性趨同問題,地方市場為爭奪商戶而盲目發展,反而不能起到一體化應有的作用。
在行動方案的具體設計上,洪濤認為,應率先制定三地商貿流通方面的規劃、協調機制等內容。對于三地規劃,洪濤建議要避免一地或一個產業園出現大而全、小而全發展理念,北京應借助自身優勢,以創意、設計等上游產業環節為主,物流和實體交易部分應盡快向天津、河北轉移;天津應借助運輸資源優勢以電子商務、網絡交易為主,發展物流基地;河北則更多地傾向于實體批發交易和與天津相區別的物流市場。
牛鳳瑞認為,在京津冀一體化的進程中,天津的功能定位是北方的經濟中心、航運中心和金融中心,其產業定位是高端制造業。而天津發展的重點區域是濱海新區,濱海新區當下的一個重點又是濱海高新區。濱海高新區有一定的政策優惠,就有發展地方經濟的優勢。
優秀港式物業受青睞
對于濱海新區的其他優勢,中國社會科學院區域經濟研究專家徐逢賢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天津市是直轄市,濱海新區作為國際航運中心的地位提高了,為發展房地產業提供了前提條件。作為濱海新區中的濱海高新區自然就成為京津兩地的新中心商務區,成為京津兩地人口轉移的宜居之地。
徐逢賢表示,產業轉移有半徑距離,今后北京到濱海新區非常方便,到濱海高新區就更加快捷便利了。從而人口往來的密集度也在提高,隨著航運的增加,對外開放度也在增加,濱海新區吸引外資的力度也在增加。
在諸多業內人士看來,區域經濟的快速發展,必然帶來巨大的改善型需求,區域高端物業也會迅猛發展。
據了解,“新京津 高銀天下”項目,位于天津濱海高新區、京津冀樞紐地帶,是天津發展最前沿的城市綜合體。
更為關鍵的是,“新京津 高銀天下”所提供的辦公環境或是國際化生活方式,能夠無縫對接北京的需求,這是“新京津 高銀天下”能脫穎而出,成為天津較有競爭力商業綜合體的關鍵。
縱觀“新京津 高銀天下”,從城市經濟地位及城市空間特點出發,因地制宜,非常嚴格地規劃了CBD的特性及發展規模,并且非常注重CBD功能的復合性,整個CBD與城市原有的商業中心區、政府行政中心互相配合,充分考慮到交通、生活等。某種程度上說,這一規劃水準可與香港中環、紐約曼哈頓等著名中央商務區相媲美。
上海易居研究院研究員嚴躍進表示,濱海新區的優質物業,必將吸引北京的改善人群來此置業。
牛鳳瑞認為,京津冀是同樣一個生態空間,同樣的文化傳統,客觀上本來就應該是一體的,所以存在京津冀一體化的客觀要求,目前就是要想辦法把三地的鴻溝填平。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