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股市導讀

每經網首頁 > 股市導讀 > 正文

外匯占款再現負增長 勾起降準預期

證券時報 2014-09-16 07:27:29

 

央行昨日公布8月金融機構外匯占款數據,統計數據顯示,8月末金融機構外匯占款余額為294580.3億元,較7月末的294891.76億元減少311.46億元,為今年以來的第二次負增長(上一次是今年6月).

與此同時,雖然央行尚未公布7、8月貨幣當局口徑的外匯占款,但是央行調查統計司司長盛松成近日透露,7、8月外匯占款新增額分別為-2億元和23億元,外匯占款恢復性增長帶動M2增速回升。

外匯占款持續低速增長或負增長引發了市場多種猜想,數據一公布,業內的聲音就分化為“頗感意外”和“情理之中”兩種,也引發是否全面降準的預測。

是意外還是常態?

8月金融機構新增外匯占款回落多少讓市場感到有些意外。“8月貿易順差達到新高;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相對于即期匯率一直處于貶值區間,意味著央行并不希望人民幣升值過快,這在一般情況下就會對應外匯占款的回升;而且,8月也有大量跨境資金進入,從這些方面看,都不太支持新增外匯占款出現回落。”國信證券宏觀分析師鐘正生表示。

不過,招商證券研究發展中心宏觀研究主管謝亞軒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上述提及的“8月貿易順差達到新高”的實質是,“匯改后,海關統計貨物貿易順差的增加主要體現為國內銀行外匯存款余額的上升和外匯貸款余額的下降”。而由于外匯存款與金融機構的外匯占款互為替代關系,當前者增加時相應的后者會減少,因此匯改后貿易順差的擴大并不能成為外匯占款增加的支持依據。

數據顯示,8月私人部門的外幣存款繼續增加154億美元,而外幣貸款也出現了33億美元的減少,“數據說明私人部門并沒有很強的人民幣升值預期,當前匯率快速走高,對私人部門的預期沒有產生明顯的沖擊。”上海某交易員稱。

值得注意的是,謝亞軒認為,近幾個月金融機構外匯占款增速下降、甚至出現負增長,央行退出外匯市場日常干預才是真正的主要原因。

“金融機構外匯占款由兩部分組成:央行外匯占款和商業銀行的外匯占款。從存量來看,央行外匯占款占金融機構外匯占款的絕大比重,有時甚至超過90%。從增量來看,1994年匯改以來,央行為穩定人民幣匯率而常態式干預外匯市場,持續買入外匯,增加外匯資產,導致央行的外匯資產以及金融機構的外匯占款不斷增長,央行口徑外匯占款成為拉動金融機構外匯占款的‘火車頭’。”謝亞軒說。

謝亞軒進一步表示,從今年匯改以來,央行退出常態性干預,不再購匯以穩定人民幣匯率,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成為新常態,作為“火車頭”的央行口徑外匯占款的低速增長將直接導致金融機構外匯占款增速的下降,外匯占款維持低位也將成為新常態。

全面降準是否必要?

雖然外匯占款低速增長將成為常態,但同時不少市場人士認為,外匯占款的持續低速增長為全面降準提供了條件,加之近日陸續公布的8月宏觀數據不甚理想,全面降準的呼聲再次四起。

“近期公布的多項經濟數據指標惡化,尤其是工業增速令市場大跌眼鏡,而且匯豐就業指數終值下調至48的臨界值下方,或再次出發穩增長的政策刺激。在政策工具的選擇上,我們認為全面降準可能是首選,因為降準可釋放更強的政策信號,此外,外匯占款低速增長的態勢已確認,降準可彌補基礎貨幣投放的缺口。”謝亞軒說。

經濟學者馬光遠也認為,8月經濟數據疲態盡顯,考慮到美國加息預期越來越近,新興市場將面臨最嚴峻的沖擊波,流動性短缺會成為影響經濟增長的最大問題,中國的貨幣政策應該要有前瞻性,全面降準的時間窗口已經打開。

然而,另一方的觀點則認為,全面降準仍未可期。民生證券宏觀研究報告認為,考慮到年內外匯占款仍有反彈風險、貨幣乘數高企封殺央行降準空間、以及外匯占款回落或導致廣義貨幣增速失控等問題,全面降準可能性不大。

“在貿易順差累積和各國推出非常規寬松貨幣政策的背景下,央行對外匯占款是否會卷土重來頗為擔憂。若此時開啟總量寬松的閥門,再疊加PSL和再貸款將信貸配給到棚改等長期投資項目不易收回的壓力,外匯占款一旦回流,貨幣投放將面臨失控的風險。相反,定向寬松比全面寬松更合情合理。”民生證券報告稱。

責編 何劍嶺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