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股市導讀

每經網首頁 > 股市導讀 > 正文

軍工改革先鋒再出發 中船重工全面深化改革方案出臺

中國證券報 2014-09-15 07:17:35

中國證券報記者從接近中船重工集團的權威人士處獲悉,該集團已正式出臺全面深化改革指導意見,集團公司將定位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其主營業務的上市平臺中國重工定位為軍工行業上市旗艦。

“隨著集團混合所有制改革大幕的拉開,中國重工作為中船重工集團整體上市平臺將成為最大受益者。”該人士指出。據了解,中船重工集團正在加快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在推進股權激勵、員工持股的同時,進一步引入外部資本,加快科研院所和軍工資產進一步證券化,適時注入上市公司,推進優質資產并購重組和打造金融板塊。

探索員工激勵

據悉,大力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是中船重工集團此輪深化改革的重點。集團將積極吸引各種所有制資本通過出資入股、收購股權、股權交換、融資租賃等多種形式參與以中國重工為主的資本運作,推進優質資產重組。

同時,中船重工集團還將完善激勵約束機制,實施股權激勵,鼓勵混合所有制企業員工持股。積極探索員工持股的多種形式,并積極采取業績股票、股票期權、限制性股票、崗位分紅權等激勵方式,不斷完善中船重工集團的激勵機制。中船重工集團旗下有三家上市公司,中國重工、風帆股份 (電池業務平臺)和樂普醫療 。今年上半年,樂普醫療和風帆股份在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方面已經有所動作。中船重工通過減持變身樂普醫療第二大股東,風帆股份上半年也推出了股權激勵計劃。

有了前兩次在中船重工集團旗下上市公司混合所有制的試點,中國重工混合所有制改革如何進一步深化將成為新看點。

加快科研院所改革

在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同時,科研院所資產注入和軍工資產進一步證券化也是中船重工集團改革的一大亮點。

目前,中船重工集團擁有完備的艦船研發體系和僅次于中國科學院的工程技術科研團隊,下屬28個研究所在艦船裝備研發領域市場占有率超過80%。

2013年,中船重工集團科研院所資產收入約為350億元,毛利率高達20%-30%。據安信證券的研究,在集團2013年103億元利潤總額中,有約三分之二來自中國重工以外資產,其中科研院所可能占到大部分,院所資產的盈利可觀,增厚效應明顯。

目前,中船重工集團下屬各家研究所均成立了產業化投資發展平臺,研究所與投資平臺之間資產劃分清晰,產權明晰,在技術上已做好準備工作,啟動注入上市公司不存在實質性障礙。事實上,中國重工IPO時已經將少量科技產業注入上市公司。

業內預計,軍工科研院所改制細則年內有望出爐。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到,中船重工集團將在年內完成科研院所的分類。未來,“中船重工集團將采取”成熟一批,注入一批“的方式,分期分批地對旗下科研院所進行改革轉企和通過重組方式注入上市公司”,一位接近中船重工集團的人士透露,其主要的資本運作平臺即為中國重工。

中國重工黨委書記郭同軍此前曾表示,“科研院所資產注入完成后,九大發展前景廣闊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將成為中國重工新的增長極,具體涵蓋分布式能源、微磁芯片、燃氣輪機、海水淡化、海島綜合開發、鈦產業、載人潛器和深海裝備、高溫超導電機、特種氣體及制氫設備。”

中船重工集團在推進軍工資產證券化改革一直走在行業前列。今年上半年的財務數據顯示,從資產角度來看,中船重工的資產證券化率為50%。但是按利潤角度來看,其資產證券化率僅為30%左右。

并購重組拉開序幕

除科研院所等集團優質資產的注入外,根據國務院《船舶工業加快結構調整促進轉型升級實施方案》等相關政策,目前船舶行業處于行業重組、整合優勢產能時期,中船重工集團將積極推進行業內的重組整合。同時,中船重工集團也在積極尋找外部并購機會,收購國內外一流的技術和資產,并通過消化吸收、培育等方式擇機注入上市公司。中國重工將是此輪資產重組整合的最大受益者。

中國重工高管在今年4月召開的2013年業績發布會上就曾表示,將積極實施并購戰略。在并購方向上,公司將優先選擇海工裝備設計、高端能源裝備、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的國內外優質企業以及民船、海工領域的低成本擴張機會。

目前,船舶行業已觸底并出現復蘇跡象,正是行業重組的活躍期。“中船重工集團也在積極尋找外部并購機會,積極推進行業內的重組整合。通過收購國內外一流的技術和資產,擇機注入上市公司。”上述接近中船重工集團的人士介紹。

“今年上半年,中國重工期末貨幣資金超800億元。即使把這800億元中的一部分盤活,并購重組的想象空間也非常大。”某券商分析師向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

此外,在金融改革方面,中船重工集團提出擴充完善集團公司資本運營平臺。加大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融合力度,擴充完善金融服務平臺和資本投資運營平臺,引入財務型戰略投資者,放大國有資本功能,提高資本盈利能力。

為了適應市場發展,中船重工計劃逐漸由制造型集團轉變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但中船重工現有的財務公司和科技投資公司不足以滿足其產融結合戰略的需要,因此中船重工勢必深化產融結合,打造金融服務板塊。

據悉,中船重工和中國重工未來或將通過設立如金融租賃公司、產業并購基金等方式,深化產融結合,延伸業務鏈條,成為行業整合者。

市場人士認為,“軍工改革先鋒”中船重工集團此次全面深化改革意見的出臺,標志著其改革進入新階段,或將繼續引領軍工集團在核心軍工資產證券化、混合所有制、科研院所改制等項改革進程,并將在市場化并購重組和打造產融結合資本運作平臺方面尋求重大突破。而作為其整體上市平臺的中國重工,將成為此次改革紅利的最大受益者。

責編 何劍嶺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