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股市導讀

每經網首頁 > 股市導讀 > 正文

1400億新增資金入市 破解存量博弈困局

上海證券報 2014-09-02 08:34:27

 

券商資金監控數據顯示,A股市場的“賺錢效應”已逐步吸引增量資金入市。在基金看來,股市有望擺脫此前存量資金博弈的困局,市場的交易行為會從簡單的追逐新經濟及其代表的成長股向低估值的周期修復、整體市場估值抬升轉變,而權益類資產有望成為下一輪居民重點增配的資產。

“7月至8月25日,超過1400億元的新增資金加倉股票,打破了之前存量資金博弈的困局,兩市自由流通市值也突破10萬億。”瑞銀證券認為,大小盤股之間的“蹺蹺板”效應不再那么明顯,反之是藍籌股搭臺、主題投資持續活躍,投資者牛市思維越加濃厚,對低于預期的信貸、匯豐PMI 等數據“漠視”,對地產、貨幣政策放松的預期更加強烈。

值得注意的是,滬港通開始進入測試階段,海內外資金聯通漸行漸近。在此之前,盡管海外機構幾乎用盡已有的QFII與RQFII額度,在上證綜指2000點附近完成先期布局,但華安MSCI中國A股指數增強基金經理認為,“先鋒已過、大軍未至”,未來海內外投資者對A股的資金配置遠不止這千億規模。

在興全綠色的基金經理看來,容納社會資金的最大兩個池子——房地產和信托產品的收縮意味著資金必將尋找出路。資金在各種“池子”里的流動成為未來投資很重要的線索。“而資金的流動又以符合常識的風險收益法則在運行,在較為廣泛的范疇內,我們認為價值規律的作用正在凸顯,因此,我們對股市的流動性也不擔心。目前整個滬深300指數的估值仍處于A股歷史上最低的水平范疇,風險收益機會非常明顯。”

從資金配置角度,除了海外投資者的布局,國內投資者同樣暗流涌動。華安MSCI中國A股指數增強基金經理認為,國內個人投資者對房地產走勢的預期在發生改變,其在大類資產配置上對權益類投資的關注開始提升。先行者從去年起已開始布局,對于風險偏好不高且立足中長期的投資者,A股的藍籌板塊仍具有顯著的投資價值。

“對于國內的機構投資者,以中民投為代表的民營資本,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下開始布局;更多上市公司管理層通過低位股權激勵、向大股東定向增發,在優勢價位下綁定與公司中長期利益;國有大行放棄部分權益空間發行優先股;財政部對養老金稅優政策態度變得積極,長期資金入市可期。”

中郵中小盤基金經理認為,股市已經從簡單的存量交易特征疊加上經濟逐步下行預期,轉變為有增量資金入場并且疊加了經濟下行風險可控預期。市場的交易行為會從簡單的追逐新經濟及其代表的成長股向低估值的周期修復、整體市場估值抬升等轉變。

責編 何劍嶺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