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8-15 01:30:04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王硯丹 宋戈
每經記者 王硯丹 宋戈
8月14日午后,一篇號稱“國泰君安策略團隊”的最新看空報告在市場中瘋傳,導致尾盤滬指出現了大跳水,最終以下跌0.74%報收。隨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向國泰君安求證,獲悉這份看空報告竟然是網絡造謠的假消息。
事實上,2014年以來,A股市場一直處于震蕩之中,有關后市方向選擇成為各方爭論焦點,特別以國泰君安與安信證券關于A股的多空大論戰最賺市場人氣;國泰君安和安信證券也因此被分別視為多方和空方的代言人。
昨天,針對這份“最新看空報告”,一位國泰君安策略分析師發布聲明稱,“我們對A股市場的認識沒有變化。”對于編造這樣的看空報告并大肆傳播的目的,有業內人士分析,有可能是為了在股指期貨上做空獲利。
國泰君安:我們的觀點沒變
記者查閱這則看空報告發現,該報告一開始就旗幟鮮明地表示,“我們改變市場觀點。盡管我們不認為三季度的行情就此走完,但是撤回最近上調的三季度大概率可以看到2400點的觀點。”報告還詳細闡明了原因以及最新的操作建議。
此后,《每日經濟新聞》向國泰君安求證此事真偽。國泰君安官方第一時間對記者表示,“這是假消息。”并且給記者發來了國泰君安首席策略分析師喬永遠的一則嚴正聲明:“我們對A股市場的認識沒有變化。一切觀點更新請以我們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策略團隊報告為準。我們嚴格遵守合規要求,請投資者不要相信來自其他渠道的謠言和傳聞。如您在各種場合見到以下文件,請切記,非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策略團隊發表的研究觀點。”
值得一提的是,記者發現,就在同一天,喬永遠、戴康、王德倫組成的國泰君安策略團隊還對2014年7月的金融數據進行了快評,并且做出了與上述看空報告完全相反的判斷——“大反彈第三階段啟動”。
在這份報告中,國泰君安策略團隊明確表示,7月信貸大幅下降是受季節性因素影響,“企業本身的短期融資需求偏弱,同時貸存比的約束、不良率的提升也一定程度上制約了信貸的供給;從信貸數據總量來看,合并6、7月數據是1.46萬億元,比2013年同期稍低不到1000億元,不宜過分解讀。”而非看空報告所說的“意味著實體經濟企業的資金鏈壓力又將再次嚴重惡化”。
國泰君安同時強調,“7月信貸貨幣數據明顯大幅低于預期,其宏觀指向仍有爭議,但我們認為極需重視的是商業銀行風險偏好向下大幅調整,這是歷次調控以來首次看到。這意味著中長期無風險利率下降正在成為定局。此輪經濟回升是政策刺激下的反彈,而非市場主導下的復蘇。改革將進入提速期,經濟有望深蹲起跳。反彈進入向改革要紅利的第三階段。”
行業布局上,國泰君安也建議投資者關注消費行業,而非“滬港通加國企改革”。
此后記者聯系喬永遠,想就此做進一步了解,但是他拒絕再發表過多評論,只是表示“這是公司的合規要求”。
市場:不能容忍渾水摸魚
毋庸置疑的是,這則看起來非常專業的“看空報告”具備迷惑性。在幾個私募微信群中,有基金經理感嘆,造謠報告竟然寫得如此專業。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則看空報告大規模流傳后,昨日14時開始,滬指由漲轉跌,尾盤時放量跳水,最終以下跌0.74%報收。
對此,澤泉投資董事長辛宇先生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指出,“出這種造謠報告的目的,不太好說,但是市場有各個利益方,有看多的利益方,也有看空的利益方。這兩方都有代言人。”
一位不愿具名的券商研究員則表示,寫這種報告或是想渾水摸魚引導投資者看空,都不能容忍。編造看空謠言的目的,應該是想在股指期貨上做空牟利。
雖然目前還不知道這份看空報告出自誰之手,但是過去一年,網絡造謠已經成為了監管的重點。
上海杰賽律師事務所王智斌律師對記者指出,目前網絡造謠一般都要從重處罰。“像這種發布看空報道的目的可能有兩種。一種是發布人利用國泰君安的名氣發布看空報告吸引市場注意;如果又借機做空股指期貨等牟利,就涉嫌借機操縱市場或者其他股票股價;另一種情況是發布報告但未借以牟利。即便如此,若被認定對市場有影響,也有問題,因為屬于假借他人名義,而且相關數據或者結論沒有事實支撐的話,可能構成虛假陳述。”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