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8-14 02:01:25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徐皓 發自上海
每經記者 徐皓 發自上海
上海兩家基金子公司發行的資產管理產品卷入項目管理人私自挪用資金的案件中。
被同一人控制的兩家地產基金“吾思基金”和“景泰基金”,先后與兩家基金子公司合作開發了資產管理計劃。今年6月,其中一家基金子公司萬家共贏發現,資產計劃的資金沒有按照約定用途,而是劃到了與金元百利一只資管產品相關連的賬戶,涉及資金5.9億元。
被挪用的5.9億元資金的歸屬問題,兩家基金子公司各執一詞。目前萬家共贏方面承諾會對相關產品還本付息,金元百利稱,會盡最大努力追回資產以及推動投資項目重新啟動,但不承諾本息兌付。
地產私募左手倒右手/
今年6月20日左右,萬家基金旗下子公司萬家共贏資產管理公司(以下簡稱萬家共贏)發現其發行的一只有限合伙理財產品遭第三方深圳景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擅自挪用,其中5.9億元進入了“吾思項目”的管理合伙人“深圳吾思十八期股權投資基金合伙企業”的賬戶上。
“吾思項目”是去年公募基金金元惠理的子公司金元百利與深圳吾思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合作設立的“金元惠理吾思基金城中村及棚戶區改造專項資產管理計劃”。該項目共募集資金4.92億元,第一期于2013年8月13日成立。投向云南豐華鴻業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位于昆明市官渡區西部的寶華寺城中村改造項目。
其中,深圳吾思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是一家房地產股權投資基金,其實際控制人為李志剛。李志剛控制的另一家房地產股權基金 “深圳景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又與萬家基金合作發行了 “萬家共贏景泰基金一號至四號專項資產管理計劃”。
金元百利方面坦承,云南豐華項目的確客觀存在資金鏈緊張的問題。項目方面要求用6億元置換原來抵押給“吾思項目”資產管理計劃的股權。由于對來款資金金額以及賬戶方面的疑慮,金元百利并未動用該資金,而是等待和吾思基金確認。
萬家基金方面則立即報案,目前“吾思項目”的管理合伙人吾思基金的實際控制人李志剛,以及產品所投項目云南豐華鴻業房地產開發公司的實際控制人李銳鋒兩人已被公安控制,事件進入到偵查階段,豐華鴻業項目被查封。
兌付疑題/
萬家共贏方面已經明確表示會對“景泰系列產品”還本付息。萬家共贏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除了凍結的5.9億元外,我們還控制了其他的資金和資產,這些能夠覆蓋我們的本息。”
金元百利方面則稱,會盡最大努力追回資產以及推動投資項目重新啟動來保證 “吾思項目”投資者的權益。但對于產品的兌付問題,金元百利表示“不做承諾”。
金元百利表示,還款來源有兩方面,一是凍結的5.9億元資金,一是推動項目公司豐華鴻業項目重組,“吾思項目”資管計劃擁有豐華鴻業70%的股權質押;以及豐華鴻業對應政府的應收賬款質押,大約3億~4億元。
金元百利“吾思項目”本應于今年8月12日首次付息,約8000多萬元。但由于該項目本身沒有現金流,補充還款來源的公司在出事后資金也被查封,因此該產品首次付息將會逾期。
對于被凍結的5.9億元,萬家共贏和金元百利雙方都認為具有這筆資金的歸屬權,并都稱不排除通過法律手段追索。
接近萬家共贏的人士認為,從法律角度來看,5.9億元資金追回概率很大。“首先,這筆錢進入的是‘吾思十八期’有限合伙企業的賬戶上,金元百利沒有權利占用。另外這筆錢是被惡意挪用的,理應退回。”
而金元百利認為,對于資金的來源問題并不知情,也不需要追究。“吾思十八期”則是由“吾思項目”所實際控制。
通道業務風險暴露/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出問題的兩家基金子公司的產品都是由中國銀行牽線搭橋。
金元百利“吾思項目”投資的是中國銀行深圳上步支行向云南豐華鴻業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發放委托貸款;萬家共贏“景泰系列產品”投資于與中國銀行云南分行有個人房貸業務合作關系的開發商的部分售房受益權。
兩家基金子公司均對記者表示,因為是中行帶過來的項目,因此對項目資質比較放心。
金元百利方面坦承,當時“吾思項目”是作為通道業務來對待的。最終項目的資金募集由吾思基金來進行,投后管理也主要依賴于吾思基金。萬家共贏方面則表示,“景泰系列產品”是主動管理的產品,由諾亞財富方面進行代銷。
有消息稱,這兩款產品的代銷原本都由中行負責,后來因為風險問題在中行項目審批中沒有通過。但該說法未能得到中行方面證實。
此前基金子公司產品中有相當比例是對接銀行表內資產出表的純通道業務,即由銀行提供項目和代銷,基金子公司純粹作為通道,收取低廉通道費用。通道業務被認為有銀行兜底,風險較低,同時能迅速做大規模。
今年,5月4日,證監會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基金管理公司及其子公司從事特定客戶資產管理業務風險管理的通知》,其中明確提出了停止一對多通道業務的要求。
“這個項目放到今天不可能作為通道業務,目前我們通道業務都規定必須是‘一對一’,同時只對接金融機構。”金元百利表示。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