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8-14 02:00:43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袁君 發自上海
每經記者 袁君 發自上海
昨日(8月13日)晚間,浦發銀行公布2014年上半年業績報告,今年上半年,該行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26.56億元,同比增長16.87%。基本每股收益1.215元,同比增長16.94%。同時,上半年浦發銀行在投資收益方面虧損6.24億元,同比減少209.86%。
對此,浦發銀行稱,公司生息資產規模穩步增長、中間業務收入顯著提升、成本費用有效控制是盈利增長的主要驅動因素。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浦發銀行本外幣貸款余額為1.90萬億元,僅較年初增長7.4%,而在去年年度業績報告中,本外幣貸款余額的增速為14.43%,貸款增速降低了近一半。
“一方面,以沿海外貿外向型企業為代表的公司融資沖動降低了,未來趨于審慎;另一方面,沿海地區銀行都遇到了不良爆發增長,銀行也變得更為審慎。”浦發銀行副行長冀光恒表示。
針對銀行業在不良貸款方面的一些基本特征,浦發銀行風險政策部總經理趙先信告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我們會加強風險預警,在行業上明確政策方向。在結構調整方面,浦發建立了結構調整資產池,對于一些貸款提前收回,在資產處置方面,加大企業在合規前提下,加大資產處置力度。”
投資收益和匯兌收益均虧損/
半年報顯示,2014年上半年,浦發銀行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26.56億元,凈利潤同比增幅達16.87%;資產總額達到3.93萬億元,較年初增長6.8%。
今年上半年,浦發銀行在業務結構、控制經營成本方面做出一些調整。截至6月末,該行實現營業收入590.43億元,同比增長26.93%;其中非利息凈收入占比21.25%,同比上升5.65個百分點;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占比17.62%,同比上升4.02個百分點。
在營業收入增長的同時,該行繼續控制各項經營費用、資本性支出和人力成本支出,實現上半年成本收入比率22.76%,同比下降5.23個百分點。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浦發銀行上半年在投資收益和匯兌收益方面均有虧損,分別虧損6.24億元和0.19億元,同比分別減少209.86%和105.64%。
對此,浦發銀行表示,因衍生金融工具交易凈支出及國際市場黃金價格上漲,對現貨的期貨套期保值空頭合約每日無負債盈虧呈現為凈支出。同時,市場匯率波動導致匯兌損失增加。
“一季度,我行凈息差有所收窄,但整個上半年來看,凈息差和凈利差同比還是有所上升,上半年我行的凈息差是2.54%,同比提升了14個基點,凈利差是2.31%,同比上升了10個基點,在應對存款利率上升以及高收益的貸款獲取難度加大的情況下,保證凈利差、凈息差同比提升,體現了浦發銀行的經營能力。”浦發銀行金融市場部副總經理侯林表示。
中小微企業業務方面,6月末,浦發銀行中小企業 (國家四部委口徑)表內外授信總額16086.67億元,授信客戶數50703戶,表內貸款總額9870.67億元;與去年年末相比,中小企業表內外授信業務增長9.34%,授信客戶數增長2.24%,表內貸款余額增長3.76%。
移動金融業務方面,截至6月末,個人網銀客戶數達到1070萬戶;手機銀行客戶數超過450萬戶;手機銀行交易筆數、交易金額分別是去年同期的4倍和8倍。
不良貸款上升致銀行趨審慎/
昨日,央行公布的7月社會融資規模統計數據報告顯示,7月份新增人民幣貸款與上月相比幾乎 “腰斬”,僅增加3852億元,同比少增3145億元。
對于新增貸款大幅度下降,有市場觀點認為,在宏觀經濟面不景氣的情況下,銀行出現惜貸行為。從浦發銀行上半年業績報告中,似乎也印證了上述觀點。
數據顯示,上半年,浦發銀行本外幣貸款余額為1.90萬億元,僅較年初增長7.4%,而在2013年度業績報告中,本外幣貸款余額的增速為14.43%,貸款增速降低了近一半。
對此,浦發銀行資產負債管理部總經理陳海寧表示,現階段,貸款增長受到央行數量的控制,上半年和同業的內部數據相比較,貸款增速在同業中并不算慢。
“今年的一二季度,我行已經把央行核準的信貸額度基本用完,此外,也在對資產端的貸款結構進行調整,做一些其他資產的配置,做到資產多元化。”陳海寧表示。
而對于7月份整體新增貸款出現大幅度下滑的情況,陳海寧認為,首先是由于今年6月份新增貸款大幅沖高,以至于7月份的季節性回落較為明顯。“其實每到季末,銀行都有突擊放貸的現象,某種程度上盡量用足央行的下發額度,這樣有利于下一季度取得央行更多的支持。”陳海寧說。
陳海寧表示,在國家經濟結構調整過程中,制造、貿易、出口等類型的企業產能擴張的能力和意愿受到了抑制,因此影響了實體經濟的融資需求。
冀光恒坦言,一方面,以沿海外貿外向型企業為代表的公司融資沖動降低了,未來趨于審慎;另一方面,沿海地區銀行都遇到了不良爆發增長,銀行也變得更為審慎。
數據顯示,截至6月末,浦發銀行不良貸款率為0.93%,較年初上升0.19個百分點。按五級分類口徑統計,后三類不良貸款余額為176.32億元,比2013年底增加45.71億元。
對此,趙先信表示,整個銀行業在不良貸款方面的基本特征大致相似,從地區分布來看,主要集中在江浙一帶特別是浙江;從客群上看,主要是中小型民營企業;產生不良貸款的行業主要集中在制造業和批發零售業,占到了整個不良貸款的85%。
截至報告期末,浦發銀行撥備覆蓋率267.84%,撥貸比2.49%;并表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資本充足率分別為8.58%、8.58%、10.83%,較一季度分別下滑了0.03、0.03以及0.13個百分點。
浦發銀行董秘沈思表示,期末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相同,表明其他一級資本偏少。浦發銀行上半年發行300億元優先股,就是謀求對其他一級資產進行補充。下一步,該行將持續優化資本結構,實現資本多樣化,降低資本成本。
相關新聞
平安銀行上半年凈利增三成凈息差提升31個基點
每經記者 鄧莉蘋 發自深圳
8月13日晚間,平安銀行(000001,SZ)發布2014年上半年業績報告,報告顯示,平安銀行上半年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凈利潤100.72億元,同比增長33.74%。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利潤增長的同時,平安銀行的不良貸款和關注貸款也有所增長,不良率較年初增長0.03個百分點,關注類貸款較年初增長了40.52%。
存款余額較年初大增24%
報告顯示,平安銀行上半年的存款取得較快的增長。今年上半年,平安銀行各項存款余額超過1.5萬億元,較年初增加2919億元,增幅23.99%,是2013年全年的增量的1859億元的1.5倍。
在基礎存款高速增長的同時,平安銀行對同業負債也有所調整,同業負債在總負債中的占比較年初下降7.2個百分點,通過基礎負債支持同業資產業務發展,提升了凈利差。
報告顯示,截至6月末,平安銀行存貸差、凈利差、凈息差分別同比提升76個、29個和31個基點,至4.96%、2.32%和2.50%。
今年上半年,平安銀行實現利息凈收入245.54億元,同比增長32.52%。利息凈收入的增長,主要是生息資產規模增長和利差提升所致。
報告顯示,平安銀行上半年非利息凈收入101.79億元,同比增長107.82%。在營業收入中的占比由去年同期的20.91%提升至29.31%。平安銀行稱,主要是由于投行、托管等業務快速增長,帶來中間業務收入的大幅增加;同時,理財與結算、信用卡業務手續費收益也表現良好。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平安銀行一直強調的綜合金融優勢有所顯現。平安銀行稱,依托平安集團綜合金融平臺優勢,形成特有的核心競爭力,截至6月末,銀保合作給銀行帶來經營凈收入1.7億元,新增對公客戶400個。在信用卡方面,來自集團交叉銷售渠道獲客占新增卡量的38%。
關注類貸款增加
報告顯示,截至6月末,平安銀行不良貸款余額86.68億元,較年初增幅14.95%;不良率0.92%,較年初上升0.03百分點。在不良貸款中,可疑類貸款余額27.72億元,較上年末增長44.25%,損失類貸款余額24.8億元,較上年末增長55.88%。
平安銀行指出,不良貸款主要集中在個貸、制造業和商業,占不良貸款總額的98%,其余行業不良率較低。其中,個貸不良增加較快,主要是銀行主動進行資產結構調整,減少風險低、收益低的房地產按揭貸款,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適度增加了信用卡、汽融等收益高的個貸產品。
數據顯示,平安銀行上半年零售貸款(不含信用卡)不良率比年初上升0.42個百分點,信用卡不良率比年初上升0.21個百分點。上半年,平安銀行關注貸款余額253.32億元,較上年末增長40.52%。主要是受當前經濟金融形勢和企業間存在的聯保互保關系影響,部分企業經營困難,融資能力下降,出現貸款逾期、欠息情況,導致關注類貸款有所增長。
截至6月末,平安銀行撥貸比1.83%,較年初上升0.04個百分點;貸款撥備覆蓋率198.18%,較年初略降2.88個百分點。根據《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試行)》,平安銀行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1.02%、8.73%和8.73%。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