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视频在线观看日本/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精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在线人免费视频/17c一起草

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投資的時代性

2014-08-06 01:16:24

 每經編輯|文/蔡海洪    

“只有時代的企業,沒有成功的企業。”這是海爾首席執行官張瑞敏在2012年的一個演講主題,最近在很多場合被引用。在那次演講中,張瑞敏舉了一些例子,包括沒有趕上數碼時代的柯達公司以及被蘋果逆襲的諾基亞,張提出“時代發展得非常快,哪怕是全世界頂級的企業,你在一瞬間跟不上時代的發展,也可能會萬劫不復。”事實上,伴隨近幾年美國以及國內一批創新模式的制造業和互聯網企業崛起,大大加速了企業發展的新陳代謝,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積累的護城河一夜間反而變成了制約企業創新和發展的桎梏。這些變化使得企業家和投資者產生了一定程度的焦慮——是選擇“變”還是“不變”,如何“變”?成為大家思考的焦點。

回顧自身十來年的從業經驗,不難發現投資的時代性非常明顯,2003年至今的主流投資包括五朵金花(指鋼鐵、汽車、石化、能源電力及金融板塊)、資源主題、消費升級和當前的互聯網。這當中涌現了不少優秀的企業,在欽佩這些企業卓越的管理能力之余,我們也要看到其時代特征。典型的是有色金屬類股票,再優秀的管理也抵不過2005~2007年的價格飛速上漲周期;工程機械的兩家龍頭管理能力非常突出,在努力提高產品質量的同時也對銷售模式進行了創新,加大了金融杠桿,但是在投資增速下降的周期內這種銷售模式成了一種風險;家電連鎖經營模式成功逆襲了傳統百貨業態,卻無法抵擋電商的沖擊。剔除資源股,多數牛股的共性是:優秀的管理能力,創新的技術、產品或者商業模式加上需求爆發的行業背景。

具體到投資,我們確實無法忽視時代的變遷,特別是在全球經濟增速放緩,國家和企業都在尋找轉型和創新的時代背景中;否則,就像那些逐漸離我們遠去的、曾經輝煌的優秀企業一樣,無法適應時代的發展。我們需要開拓新的視野、培養創新的研究方法,至于如何守住一些不變的方法和應付層出不窮的新事物,就像存在“時代的企業”也存在“跨時代的企業”,需要每個人自己去平衡,這也就是投資的科學性和藝術性。 (文/蔡海洪)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